香椿(学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斑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能够繁育。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朝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养分充足,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
香椿是人们熟知和喜爱的树种。紫红香椿因味浓备受人们青睐。为加速紫红香椿生产的扩大,现将阳光温室(冬暖棚室)高效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一、阳光温室的设置 阳光温室冬天补温可提升土壤和室内温度,满意香椿发芽对积温的要求,促使腋芽萌发早长。阳光温室东西长30-50m,南北宽10m,南墙高0.5m,北墙高1.5m,离北墙2m处起脊,脊高2.5m。材料为砖、竹竿、水泥柱、塑料薄膜、草苫,墙厚60cm,内外抹泥,避免透风,竹竿作拱,覆盖塑料薄膜,再加盖草苫。
二、种植方式、密度 每667平方米施厩肥2500-3000公斤,深翻30cm,整平土地,南北开沟栽植。采用1-2年生截干壮苗,每667平方米栽植4500株。大小行配植,小行距30cm,大行距50cm,株距30cm,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管理。栽植后准时浇透水,待表土微干时准时松土,促使苗木成长。
三、冬天管理 扣膜加温,当枝芽叶封顶进入休眠期即气温降到15摄氏度时,阳光温室覆盖农膜,加盖草苫。最好选用株高1m以下经矮化处理的多头壮苗。土壤湿度要适宜,湿度过大,地温上不去,延迟发芽。盖膜后室内温度可达32摄氏度,通过一个月的自然积温,当气温降低到5摄氏度时开始生炉加温,加温用土暖气或家庭式小烟筒炉。白天坚持15摄氏度以上,夜间8摄氏度以上。晴天9-16时揭草苫,除掉露水,加强光照,从加温到芽开放约需36-40天。采芽管理,萌发开绽,一般应掌握在18-25摄氏度,温度低,嫩芽成长缓慢,延迟采芽时间,一般待香椿长到20cm以上即可采摘。采芽次数一般1周1次,可采3-5次,共采3茬。为使2-3茬多采芽,在头几次采芽时,应小心留抚育叶加强同化能力。气温回升,一般在4月下旬揭膜,揭膜后进行平茬,重短截,留杆高度可掌握在20-25cm,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2公斤,结合浇水,早先即进行成长期矮化密植园管理。
四、矮化密植园种植 为培育壮苗木,在春初夏末追施尿素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12.公斤。夏天苗木成长旺盛,为促其矮化,培养多头植株,要适期中耕锄草,堤防控水和排涝,准时摘心。5月初待萌芽长到30cm左右时进行第1次摘心,剪留长度15-20cm(即7-8片叶时摘心),早先于6月初、7月中旬分别留2-3片叶摘心,当年可培养枝头数2-8个,最多10个。每667平方米总头数为7000-30000个。根径1-1.5cm的2-3年生苗子比根径0.3-1.5cm的1年生苗促发的头数显著增多。9月初再施1次肥,每667平方米施厩肥3000千克,尿素10公斤,断根促发秋芽,施后浇水。进入晚秋,枝条已趋于封顶,刺激再萌发是采芽的关键。
重要对策有:(1)去叶带顶芽;(2)去叶短截;(3)重短截;(4)去叶去顶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