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称神奇果,狐狸桃、藤梨、羊桃、木子、毛木果、麻藤果、杨汤梨等,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养份充沛,风味鲜美的水果。
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形容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在一起。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充溢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 秦岭北麓是中国猕猴桃资源最充盈的地区,民间人工种植的历史达一千多年。
种植价值
猕猴桃原产我国,因其鲜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特别充盈而风靡世界各国,成为一种新兴果树。果实中除维生素C的含量比苹果、甜橙高几倍到十几倍外,还含有维生素P(即卢丁)和蛋白分解酶,有下降血压和协助消化的作用,为一种保健营养物质食品。在药用价值方面,据当代医学临床试验,其鲜果及果汁对麻风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等疾病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辅助疗效。
除供采果外,猕猴桃还宜作为庭院中长廊、花架、绿篱等建筑物的装饰树种,是一种梦想的攀缘植物。目前,除大城市宾馆外,市场上优质猕猴桃的供应较少,有待开发。
重要种类和品类
猕猴桃属的植物种类许多,其中果实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是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两个种。中华猕猴桃果实上的茸毛短而柔,果实成熟时几乎完全脱落,故果皮较光滑(有时也略粗糙);美味猕猴桃果实上的毛较长较粗硬,脱落晚,果熟时硬毛犹存,故果皮较粗糙,一般耐贮性较好。
猕猴桃原本野生于山林中,我国种植化较晚。近年已陆续从野生猕猴桃及引入品系中选出一批优异的株系和品系。其中综合性状好且耐贮性好或较好的优异品系(株系)有庐山香、魁蜜、金丰(江西79-3)、武植3号,河南高维,湖北通山5号,怡香、皖蜜、秋魁等,它们在许多性状方面已超过新西兰的良种海沃德。此外,金魁、徐香也是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类(株系)。琼露则是优异的加工制汁品系。从新西兰引入的品系中首推海沃德(属美味猕猴桃),它以味美、耐贮著称,唯产量较低。近年,我国又自行选育出和引进几个优异的雄性授粉品系。
优异品系(株系)的标准除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异外,要求果实采后有一定的耐贮性,能在常温下贮藏10-15天以上(即货架寿命)而果实不变软。各地引种时还要小心品类的适应性。
成长结果习性
猕猴桃是一种落叶藤本果树,长枝先端具有逆时针缠绕性,能攀附于其他植物或支架上成长。新梢年成长量更大,有时可达3米以上,故能很快布满架面,成长后期顶端自枯。根系带肉质性,主根不发达,侧根分布较浅而广,须报特别发达,不耐旱涝。
一般栽植后3-5年开始结果。幼树达结果年龄后,一年生枝上极易出现花芽,除疯长性枝蔓外,其余枝条都可成为结果母枝,于第二年抽梢开花结果。长而壮的结果母枝从基部第2-3节开始,直到20节以上的叶腋间都可产生混在一起芽,以中部混在一起芽抽生的结果新梢结果最好,15节早先结果新梢的产生率便下降。
猕猴桃为雌雄异株植物,偶有雌雄异花同株的。形态上虽均为两性花,但雄株上的花小,子房退化而花粉多,雌株上的花大而雄蕊退化。雌花多单生于结果新梢的叶腋间,以第2-6叶腋间居多。雌花授粉受精后一般都能着果,极少生理落果。每个结果新梢上可结2-5个果实。中、长果枝结果后常能成为第二年的结果母枝而间断结果。无论长、中、短结果枝,其上的结果位置结果后,因叶腋中无芽而成为盲(芽)节。
种植技术特征
1.养殖生产上多采用嫁接或扦插法养殖苗木,以坚持母本优异种性,并抑制好苗木的雌雄株比例。砧木则多用种子育苗。
猕猴桃种子细小,育苗时必需过细注意。选充分成熟的果实,待后熟变软后取出种子,洗净阴于贮放。播种前40-50天将种子先放在温水中浸泡2-3小时,然后置小器皿中低温沙藏。器皿可放在背阴冷凉处,上盖稻草,隔20天左右将种子上下翻动一次,使湿度匀称,透气良好。当有30%-50%种子开始萌动露白时即可作畦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约在3月上、中旬。播种前将种子放在百万分之一百(100PPm)赤霉素溶液中浸泡6小时,然后播种,可提升种子出苗率。
猕猴桃小苗顶土力差,故床土要细,畦面要平。播种前,畦内先灌足水,待水下渗后再播种。一般可按15厘米行距、20厘米播幅进行宽幅条播。每平方米床面掌握1克左右的播种量,混杂沙藏的湿沙一起播下。播后盖细土2毫米-3毫米,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保商。如土壤缺水,需用喷壶准时喷水。通常7天左右种子能够伸出胚根,15天左右即可出苗。这时.要准时除去覆盖物,保证顺利出苗。小苗不耐强光曝晒,出土后需搭盖前棚恰当遮阳。
小苗长至2-3片真叶时减苗一次,并逐步除去遮荫物。至4-5片真叶时按10厘米-15厘米的间距定苗。间出的幼苗可供移栽补缺。当实生苗基部直径达0.6厘米-1厘米时,即可供嫁接用。嫁接办法在6-8月间可用嵌芽接,春天可用切接法,小心避开伤流期。
打插法也常用来养殖猕猴桃苗木。在成长时期,进行带叶绿枝扦插比春天硬枝扦插更易生根。但插床上须搭荫棚,做好保湿降温工作。在进行嫁接及扦插时,都要小心将雌雄株分接、分育,不要混同。
2.栽植及架式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疏松肥沃、水源充盈、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成长良好,适应性较广。江淮流域,特别是丘陵山区最宜扩大种植。
栽植猕猴桃时,雌雄株一般按8:1的比例配植,雄株要分布匀称。栽植距离依架式而异,单篱架式种植,行间坚持3米-5米,株间坚持2米-4米,每公顷栽植500-1600株。水平棚架式种植,行距坚持4米-6米,株距坚持4米-5米,每公顷栽植330-620株。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单篱架式。此外,还有在单篱架的柱顶上架设1米-1.5米长的横梁,上拉铁丝,出现T形小棚架的。这类架式可充分使用空间,提升单位面积产量。国外近年则采用V形架式,留两主枝分向左右攀缘在60度倾斜的支架上,适于密植高产和机耕。江苏邗江县果农采用直立单干形整形法,对重要枝蔓采用弓形引缚或吊挂,尤宜密植种植。架材投资较少。篱架的详细设置参阅葡萄一书。
3.整形修剪和其他管理整形修剪依架式而异。篱架式种植时,可采用双臂式水平整形。订植时选留一个成长势强的枝蔓作主干,在第一道铁丝下方10厘米-15厘米处短截。第二年冬剪时由剪口芽抽生的枝条继续坚持直立延伸,在第二道铁丝下方剪截,其下选留两个枝条分向左右作为第一层主蔓。早先各年都按整形要求分生第二、三层主蔓,向两侧引缚。各层主蔓上每隔30厘米-40厘米选留结果母枝。新梢成长旺盛时也可早期摘心,促发分枝,使出现各层主蔓及结果母枝。
修剪按照枝条的结果习性,对能成为结果母枝的健壮枝条一般剪留10-15节。枝条数量较多时则对一些枝条留3-4芽短截,作为准备枝。幼树恰当多留结果母枝可达早期丰产。
已经结过果的长、中果枝常能间断结果,冬剪时依枝条强弱在最后结果位置以上留2-4芽短截。短果枝结果后一般不加短截,以免干枯,成长衰弱的需疏除。对间断结果2-3年后的枝条应缩剪到干部健壮位置准时更新。对疯长枝可按照其抽生的位置或疏剪,或留5-6芽短截,作为更新枝。全部细弱枝和密生枝在冬剪时都应疏除。
成长时期,要进行新梢管理和疏花疏果。在枝梢尚未木质化和卷绕前应经常摘心并加绑缚,摘心按照架面空间一般留长15-20节。如抽生二次梢或三次梢,则留2-4叶反复摘心。旺势枝从基部疏除,或在1米左右处环缢,以控制成长和促进下部芽子饱满。全树新梢旺长时,可在新梢快速成长前喷布比久、乙烯利或多效唑等成长延缓剂,对长果枝和疯长性果枝在最上部果实前留7-8叶摘心,或将先端弯曲固定以控制顶端优势。结果母枝上抽生芽梢过于密集时需恰当疏除,大约每隔30厘米选留1个结果新梢。
猕猴桃属虫媒花。花期遇有低温、连阴雨天气影响昆虫运动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天气正常着果过量时,则应及早疏花疏果。同一枝条上疏去基部的花蕾和幼果,留中上部果。中、长果枝一般每枝留2-5果,短果枝上每枝留1果或不留果。
底肥施用可参照葡萄进行。追肥直在萌芽前15-20天和着果后果实成长前期施用,以促使花芽分化、花器发育、新梢成长和果实的快速膨大。
重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和治疗
危害猕猴桃的病虫害较少。常见病害有褐斑病和根结线虫病。常见虫害重要是个别杂食性的害虫,如金龟子类、卷叶虫类、介壳虫类、斑衣蜡蝉及透翅蛾等。目前生产上基本不酿成大的经济为害。一般可采用以农业防治和治疗为主的综合防治和治疗法。
采收、贮藏和加工
猕猴桃果实成熟时外现变化不显著,当果个长足、种子已变褐,果实易从树上摘落时即为成熟适时。采收过早,果小味谈,贮藏时期烂果率高;采收过晚,果实容易软化,且易遭早霜为害。通常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达到7%以上时,掌握霜前采收为宜。
果实采收后需经4-7天后熟才能食用。但一经后熟,果实即快速变软,货架寿命很短。预备短期贮放的果实,宜在八成熟时采收,并用SM保鲜剂进行处理,以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和减少腐烂。贮放地宜冷凉通风。
我国野生猕猴桃资源极为充沛,除优选单株进行养殖外,还可对这些野生资源充分进行加工应用。猕猴桃的加工制品许多,如果汁、果酱、果脯、果冻等。因果实中果胶物质的含量较充足,故最宜制作果酱。选八、九成熟的果实为原料,洗净,待果实后熟软化后去皮,打碎果肉备用,不必除去种子。再将与果实等量比例的白糖配成75%的糖水,过滤,先以1/3糖水倒入锅中煮沸,加入果肉后用大火煮沸20-30分钟,至果肉煮成透明、无白心时再加入剩余的糖水,继续煮20-25分钟进行浓缩,后期再以小火煮熬,以免糊锅焦化。当折光计糖度达66%-68%或口尝风味优异时,立刻出锅,可供家庭短期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