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马蹄莲(Zantedeschiaaethiopica)属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球根花卉。其花为肉穗花序,被红、橘红、橙黄、粉或红黄等大型佛焰苞包在里面。大多数数彩色马蹄莲的绿叶带有部分月白色斑点与条纹,可作为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近年,彩色马蹄莲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21世纪的“花卉之星”。
我国市场上的彩色马蹄莲大多数来自荷兰、新西兰等国,现国内云南、广西、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也有栽植,现结合我公司的经验介绍彩色马蹄莲的栽培技术。
1.生物学性状
彩色马蹄莲是由5个原种Z.allxnuaculata、Z.ellioltiana、Z.jucunda、Z.pentlandii、Z.rehmanii杂交而成的。原产于非洲,性喜温暖湿润环境,成长最适温度为25摄氏度,夏天最高气温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冬天最低气温在6摄氏度至7摄氏度的范围内均能成长开花,否则易休眠。要求土壤呈微酸性,土质疏松,排水透气能力强,有机质含量高。忌积水,否则导致根腐病。花期较长,花期12月至5月。能够按照需要经过抑制温度和光照达到市场需要。
2.栽培技术
彩色马蹄莲的养殖多用分球养殖法和组织培养法。前者一般在休眠期进行,取小块茎进行支解即可用于栽培,第二年即可开花,该法养殖系数较低,不适宜大面积栽培,且多代无性养殖后易导致品系退化。组织培养法是取彩色马蹄莲丛生块茎纵切成若干块,每一小块保留2至3片小叶,接种到含有各种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基的组成为MS+6-BA2.0mgL-1+0.2mgL-1,培养条件温度抑制在25摄氏度±1摄氏度,光照在2000Lux,12hd-1的光照,培养3至4周后可得到大量的不定芽。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培养基质为MS+IAA0.2mgL-1+NAA0.3mgL-1,10至15d后形成大量的细根。从试管中将分化苗移出进行驯化,一个月后即可用于各种栽培。
若用种球进行栽植的,选择花色艳丽、健壮、无病毒侵害、芽眼饱满、色泽光明的种球,大小直径在4至5cm的范围内为宜。通过75mg公斤-1浓度的赤霉素处理10min后,即可用于栽植。堤防处理的时间不宜过长,应用浓度不要太高,否则出现畸形花。通过赤霉素处理的种球栽培在疏松、透气、微酸性的土壤基质中,栽培深度为10cm左右。栽培后浇透水,盖上一层塑料薄膜,保湿保温,促使种球发芽。成长期适宜温度白天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晚上不得低于10摄氏度。
彩色马蹄莲性喜日光,但在夏秋天仍需一些遮阴,遮去25%至35%的日光。彩色马蹄莲对水分要求严格。在成长初期要求较湿,后期则抑制水分,使其开花和休眠。堤防初期水分不宜过量,否则导致根的腐烂。成长初期用1000倍Ca(NO3)2叶面喷施2次,间隔时间为7d,堤防不要将肥水浇入叶柄内,以免腐烂。开花后施入复合肥促使种球充实成熟。
彩色马蹄莲从到开花大约需要60d,采花时间选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切花的工具都要消毒,防止病毒传染,切花后的种球第二年还可利用。种球收获的时间一般在彩色马蹄莲地上部叶子所有枯黄时进行,将种球从土中取出,洗净土壤,置于阴凉通风处或冷库贮藏待用。在成长时期,若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导致细菌性软腐病,常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有时也有蚜虫出现,一般用40%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