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道黄杨是由中国林科院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进的黄杨新品系,它是卫矛科卫矛属的常绿阔叶乔木,是大叶黄杨的种植变异。具有树体高大,树姿挺拔,四季常绿,冬有红果可观等特性。随着新农村建设被逐步提上日程,绿化美化环境将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组成一些。为改变温带地区落叶树木的单一模式,向高档次绿化美化扩展,多栽四季常绿、无环境污染的绿化美化树种日益得到看重。实践证明,北海道黄杨是不可多得的绿化美化树种。
一、形态特点
北海道黄杨为常绿乔木,高达8-10米,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反面为浅绿色,在严寒的冬季叶色碧绿,无落叶征象。该树叶有卵形或长椭圆形,长5-6厘米,宽4-5厘米,叶缘呈浅波状,叶柄长1厘米左右。花浅黄色,直径为0.1-1厘米,蒴果近球形,有4浅沟,直径1-2厘米,果嫩时呈浅绿色,向阳面为褐红色,种子近圆球形,11月份成熟,成熟时果皮自动开裂,橙红色追赶种皮的种子暴露出来,满树红果绿叶,远看近观,颇有情趣,景象怡人。
二、生物特点
北海道黄杨性喜光,又较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在最低温度为~23.9摄氏度时可坚持绿色。年高成长量最高可达170厘米,平均成长量约为70厘米,成长速度比普通大叶黄杨快3-5倍,5年生苗高可达3米以上;3年生的苗木可达3.5米,地径3厘米以上,苗木前三四年的成长特别显著,发侧枝量较少,顶梢粗壮,顶端优势显著,单干直上,体现出优异的乔木性状;5年后进入结果初期,6-8年进入结果盛期,繁育容易,枝条扦插成活率高,能迅速大量繁育。
三、抗逆性强
北海道黄杨抗白粉病、黑斑病能力较强。通过多年的驯化、繁殖、优选,成为适宜中国北方气候条件的优新品系。其耐旱能力也优于普通的大叶黄杨;汲取有害气体的能力强,对二氧化硫、氢气、氟化氢等有害气体都有很大的抗性。
四、适生范围
适合于我国北方冬天寒冷、干旱的地区栽植,在城市庭院绿化中能够孤植、列植、亦可群植。在北方可以正常开花结果,且种子有发芽力,能够繁殖后代。
五、展现新品
北海道黄杨引入我国20余年来,选育出了北海道黄杨两个新变异,值得在生产中运用。
1.冬红北海道黄杨
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光明革质,春、夏、秋三季呈深绿色,冬天枝条和叶子均呈明艳的红色,果实比普通品类多两倍。观赏性极强,耐寒性强,适合北方城市绿化应用。
2.彩叶北海道黄杨
系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一年四季叶子始终呈金黄与翠绿相间,直立性强,耐严寒。冬天满树红果,可做绿篱或修剪造型利用。
六、绿化现状
淮河以北地处暖温带地区,冬春天节干冷、风大,树叶凋零后,耐寒、耐旱的常绿树少。目前,仅有侧柏、圆柏、千头柏、黄杨、女贞、石楠、小叶黄杨、小叶女贞和近几年引种的桂花、广玉兰、香樟、深山含笑、杜英、棕榈、钩骨等常绿针阔叶树种,这些树种中有些属于亚热带树种,在淮河以北栽植时间短,不能因为目前几年可以越冬,就算引种成功;像广玉兰、香樟、钩骨、深山含笑存在着区别程度的黄化,大煞风景。固有的常绿树多为灌木,乔木树种只有柏类,但因其成长慢、冬天叶子色彩深暗而单调,很难满意人们视觉、景观和建设新农村的需要。
七、用途广泛
北海道黄杨树冠呈美丽的绿色,入秋后,它满树结满成熟的果实,露出红色的假种皮,成串红色的果实镶嵌在绿叶丛中,即使在干冷的严冬,整个树冠仍呈美丽的绿色,绿叶红果,观赏价值极高。北海道黄杨树姿挺拔、四季常青,耐修剪整形,是我国北方小城镇及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的优异品类。由于具有一定耐荫能力,可用于营造道路混交林。
八、扩展前景
为了加强北海道黄杨的适应性和观赏性,近期已由园艺工作者将其嫁接到北方土生土长的丝棉木上,获得了成功。现在能够使用农村较多野生的丝棉木作砧木嫁接北海道黄杨、冬红北海道黄杨、彩叶北海道黄杨、金叶冬青卫矛、彩叶丝棉木或金心、金边黄杨等卫矛科的彩叶树种,产生别具一格的景致。在不时加大苗木繁育的基础上,使北海道黄杨及其同类品系走出城市、集镇、园林、街道、公园、庭院,在道路、河岸、田间、地头经常闪现其身影,建设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