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血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颇受大众喜爱。据考证野生芦荟品类300多种,而可食用的品系只有六种,有药用价值的芦荟品系重要有:洋芦荟 ,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盆土要选用中性疏松的培养土。培养土用田园土4份,堆肥4份,沙或木屑2份混在一起而成。或用河泥晒干研碎,与猪粪混拌堆积发酵,待腐烂后再加适量的沙或木屑混和而成。
水分盆栽芦荟以盆土干爽为主,坚持盆土见干见湿,切勿浇水过多。夏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一般需2天至3天浇一次水,早晚可叶面喷水,春天、秋天,坚持以干为主,少浇个别水。冬天,也应以干为主,一般一个月浇一次水。
温度芦荟性喜温暖与日光,夏天应避免烈日直射,芦荟又耐阴,可置室内通风良好的半阴处,深秋移到室内养护,仍需给充盈的光照。冬天和初春要小心防寒,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要采取保暖办法,办法很简单,将植牵连盆体用透明塑料袋套住扎紧即可,但要堤防按时透风透气,以利正常成长。
施肥芦荟在成长过程中对氮、磷、钾的需要量大,通常需要经过追肥补充。盆栽的肥源,春天或秋天换盆时从新的培养土中得到,春夏气温适宜芦荟迅速成长时在每月施肥一次,一般可施复合肥(空施),也可施腐熟的菜饼和豆饼等。但尽量不要接触到植株,以免分苗。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芦荟几乎没有什么虫害,病害也轻。一般病害重要有褐枯病等,一旦感病,应以通风、透光松土和锄草等综合预防为主。发病严重的可用百菌清、菌特灵等农药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