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片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片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别名又叫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与大一些果树差别,在秋季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季至初夏成熟,比另外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能够作为蜜源作物。
为克服枇杷因管理不善而酿成的大小年征象,必需增加采后管理工作,为明年获得好收成作好预备。
一、增加肥水管理 (1)在采果后的4-5月份采用树冠下周围环状沟施肥法,每株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牛猪栏粪100千克,另加250克尿素;(2)到8-9月间,枇杷开花吐蕾前,开环沟施腐熟菜饼或豆饼肥5千克,以促使花蕾长得健壮;(3)在12月中旬,用火烧土及草木灰或塘泥100kg,施于根部或环沟内,有利于提升座果率及促使春梢;(4)恰当淋水抗旱,有利于夏梢成长。
二、防治和治疗病虫害 重要虫害有天牛、黄毛虫等。对天牛幼虫可用人工捕杀或用药剂堵塞虫洞杀灭,5-6月有黄毛虫危害时,可人工捕杀,也可用乐果或敌百虫100倍液喷杀。重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在叶子展开时用2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40%乙膦铝5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