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定、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作黄色染料。
人工种植栀子落花落果征象严重,据对产地调查,近两年栀子落果率达到20~40%,严重的达到50%以上。酿成落花落果的重要 因素:
一是缺乏养份,二是营养物质成长与生殖成长不平衡,三是花芽分化期营养提供不足,四是开花期授粉受精不良,五是病虫为害。为此,在生产上必需采取以增加肥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防治和治疗办法。
一、科学施肥。栀子成长前期,以施用氮肥为主,加快营养物质成长,增强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当进入生殖成长期,应抑制氮素肥料,增施磷钾肥,促使多开花结果。如在春天萌发后,每亩施尿素3~4千克,促使萌产生长;开花后,施碳酸氢铵4~5kg,以利座果;立秋后重施秋后肥,施尿素6千克,加入人畜粪水100千克,于株旁挖穴对水施入,施后培土;冬天采果后,重施腊肥,施厩肥或堆肥加过磷酸钙、饼肥混在一起堆沤的混在一起肥300千克,于植株旁开环状沟施入,施后进行覆土,以利安全越冬和恢复树势。
二、喷洒植物成长素。在栀子盛花期,喷0.15%硼砂;谢花3/4时,喷洒5×10~6浓度的赤霉素(GA)或8×10~6~105浓度的2,4~D加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在一起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两次,可促使栀子成长,加快细胞增殖,减少果柄离层的出现,从而能提升座果率。
三、合理整枝修剪。订植后小心抹除主干下部的萌蘖,将栀子树整成树冠开张的自然开心形。订植后第一年将主干离地表20厘米内的萌芽抹除,作为定干高度。当夏梢成长18~20厘米时,从中选留3~4个成长偏向差别的壮枝,培养成为主枝。第2年夏天在3个主枝的叶腋间,选留3~4个茁壮的分枝,培养为副主枝,向差别的偏向成长,依次延长顶梢。早先再在副主枝上放出侧枝。第3年便进入结果期,经过合理的整形修剪,使树冠外圆内空,枝条疏朗,通风透光,调节了成长、发育、抽枝、开花、结果之间的平衡关系,减少了营养物质无谓的消耗,加强了结果面积。此外,每年还要剪去枯枝、纤弱枝、密生枝、重叠枝、疯长枝和病虫枝,经常抹除主干、主枝上的赘芽和萌蘖。每次整形修剪之后,要配合追施1次有机肥,以利恢复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