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掌握这几种方法,准确鉴定食用菌菌种优劣

时间 : 05-26 投稿人 : 霖泽 点击 :

1、培养观察鉴定

掌握这几种方法,准确鉴定食用菌菌种优劣 | 菌菇种植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等方面的适应特性。如将菌丝体置于偏干、偏湿和干湿相宜的条件下培养,若菌丝在前两种条件下能良好生长,而在干湿相宜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则说明是好菌种。

2、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3、液体培养鉴定

配制2%糖水溶液,经常规灭菌消毒,挑取黄豆(4322,-11.00,-0.25%)粒大的菌块,放入100毫升上述溶液中,置于25——28℃温度下培养3——7天后,若液面出现气泡,产生“油皮”,发生浑浊现象,说明菌种本身有杂菌;如果苗块下沉,或迟迟才长出很薄的菌丝层,则说明菌种生活力弱;如若液面四周的菌丝生长快,且浓白呈棉絮状,则表明菌种生命力强。

4、锯木屑瓶栽鉴定和周期产量鉴定

瓶栽鉴定的做法与培育栽培的方法相似,把锯木屑培养料装得松一些,适当加大湿度,把需要鉴定的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做好记录,在26℃恒温下培养15天。然后使温度降至15——20℃,并给予较好的散射光条件,再培育半个月左右,在瓶壁和料面上就会出现子实体原基和少量子实体。若未发现杂菌和异常现象,再把菌种接在木段上,做周期产量鉴定。如果子实体生长旺盛,高产优质,具备优良品种特性,并且没有杂菌混生,说明菌种可靠,可以保存并投入大面积生产。实践证明,以上菌种质量的鉴定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可以筛选出优良菌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盖斑点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盖斑点病防治方法

    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大省﹐绿色食品的开发起步较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绿色食品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得天独厚 在国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历十二年的发展﹐到 2002年底﹐全省获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已达 47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 9...

    739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青岛丰科生物日产40吨,数字技术为食用菌种植插上腾飞翅膀
    青岛丰科生物日产40吨,数字技术为食用菌种植插上腾飞翅膀

    在山东青岛,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种植基地内水、光、肥、气等生长要素的变化;无需人工就可实现标准化种植、自动化采收;不需要见面就可坐收新鲜、绿色的农产品……不少农业企业也瞄准这一赛道不断发力,位于青岛市即墨区大信街道的青岛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自主化创新模式核心竞争力向强向上“菌类的种植要...

    84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相关知识
  • 四川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加快推动银耳产业发展
    四川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加快推动银耳产业发展

    6月10日,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委书记李玉甫在专题调研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提升站位、打开思路、坚定信心,加快推动通江银耳产业发展,全面提升通江银耳产业附加值。在通江银耳科学技术研究所,李玉甫认真询问科研所编制设置、专业人才、研究成果等工作情况,并走进标本室、实验室等地,详细了解标本...

    1982 菌类资料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褐腐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双孢菇褐腐病

    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湿泡病、水疱病等,病菇幼时受浸,该病是由一种叫做疣孢霉的病菌引起。后期,其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或畸形菇,且在表面生一层“白毛”。即其病原菌菌丝体温度在20℃以上时,短短4-5天的时间,病菇色泽变暗,继以腐败,渗出褐色的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度时,该过程变长,约需...

    1363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根霉防治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根霉防治要点

    (1)发生条件自然条件下,生长在土壤、动物粪便和各种有机物上。孢子通过空气传播。(2)防治方法一、培养料要求新鲜、干燥。消毒要彻底,杀灭培养料中的根霉孢子。二、接种时,接种环境要彻底消毒,防止接种工具沾上生水。三、培养菌种期间,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培养室内干燥。四、出现根霉侵染后,及时将培养料挖出,...

    63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的死菇原因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的死菇原因及防治

    滑子菇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我县食用菌主要栽培品种。但在出菇阶段,经常出现死菇造成减产或绝收。则出菇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强对流风吹干死菇。当滑子菇的子实体菌盖生长黄豆粒大时与上菇棚内的温度不够,加之通风口过大,较强的干热风进入菇棚,使菇体被风吹干而死,浇水后则烂菇。 防治措施:1.每天菇棚...

    514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资讯 | 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野生鸡油菌 成采摘新宠
    食用菌资讯 | 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野生鸡油菌 成采摘新宠

    眼下,正是采摘野生鸡油菌的季节,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乡学房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可以看见颜色鲜艳,呈喇叭花状的鸡油菌,一簇簇的从地里“冒出来”,有很多客人慕名前来采摘,体验采摘蘑菇的乐趣。学房村村委会副主任陈伟:“这个月地里长出很多鸡油菌,真的是丰收了,游客们边参观种植基地,边采摘鸡油菌,仅一天时间...

    1389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病害防治技术标准
    食用菌病虫害 | 滑子菇病害防治技术标准

    滑子菇生产要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标准,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就必须严格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药品。如果必须使用药时,也必须要严格遵守农业部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标准》。 一、滑子菇发菌阶段常见的杂菌及特征 曲霉:...

    72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木耳的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木耳的贮藏方法

    木耳又名黑木耳、黑菜、细木耳、木耳菇、去耳、光木耳、木茸或木菌。它是木耳科、木耳属,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类蔬菜。以胶质的子实体供食用。常见的木耳有两种:一种是外表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光木耳,它体轻、质优;另一种是背面有毛、灰褐色的毛木耳,它质粗体重,口感硬、脆。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上市,分别称为春耳...

    44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罐头加工步骤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罐头加工步骤

    (1)鲜菇验收严格按等级标准进行验收。鲜草菇质量要求:菇色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新鲜幼嫩,直行2~4厘米,单个重应小于25克。菇体完整,不开伞,不伸 腰,允许有轻微畸形,无霉烂变质、异味、破裂、机械伤,无病虫、死菇,无表面发黄、发新、萎缩现象,菇脚切面平整,不带草丝、泥沙等杂质。 (2)修整鲜菇采收后,...

    229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浅谈蘑菇的储存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浅谈蘑菇的储存保鲜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 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 湿度:要求95-100%。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 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

    1716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购菌种

    栽培食用菌,菌种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因此,为了买到优良菌种,在选购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闻:就是闻菌种的气味。购买菌种时,必须打开1-2瓶(袋)闻一闻,如有独特的香菇味,则为优良菌种,如有酸味,霉味和臭味,说明菌种已被杂菌污染,是变质的,千万不能买。 二看:看外形。首...

    191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茶树菇粘菌病的技巧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茶树菇粘菌病的技巧

    茶树菇又名茶薪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菌类,如果茶树菇不幸感染上了粘菌病怎么办?我们需要分出两块来进行有效防治1、发病后处理。菌袋一旦发生粘菌应停止喷水,加大通风,并在培养室周围及走道撒些石灰粉。发病初期,若长菇要待子实体采收完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加100-200国际单位链霉...

    2004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鸡腿菇菌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鸡腿菇菌种的制作方法

    (1)母种制作组织分离法简单易行,后代变异小,能保菌株的优良特性,它是生产上常用的菌种分离法。种菇应选择外观典型,大小适中,菌盖表面鳞片较少,颜色纯白无病虫害的头潮菇,采摘种菇应在鸡腿菇生长的棒状后期或梭形前期。母种培养基可选择PDA培养基,也可用如下配方:小麦600克,鲜子实体100克,葡萄糖20...

    254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菌棒消毒后散发酸臭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菌棒消毒后散发酸臭味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可能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有如下三点:1.培养料存放时间过长,并且在存放时条件不好,导致雨雪浸泡后变质,而带有大量杂菌。在普通的灭菌灶消毒时,很难达到彻底灭菌的效果。导致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料内的各类杂菌在拌料后条件适宜大量繁殖滋生,使培养料酸败,产生难闻的酸臭味。解决办法:原料存贮条件要好,一定要...

    1063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