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生产如何防曲霉污染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凯乐园艺 点击 :

蘑菇等多种食用菌培育过程中常受曲霉菌污染危害,常见的有黄曲霉、黑曲霉、灰绿曲霉等,受害后可见疏松的呈现黄色、黑色、灰绿色等不同颜色的颗粒状物。曲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分生孢子随气流飘浮扩散。黄曲霉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空气相对湿度为80%左右;黑曲霉生长最适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85%以上;灰绿曲霉耐旱性强,温度20~35℃、空气相对湿度65%~80%最适宜其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偏高、空气相对湿度过大,以及通风不良等环境,有利于曲霉生长和危害。预防曲霉菌危害食用菌应采取综合措施。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培养室周围及栽培地清洁,及时处理废料;接种室、菇房要按规定清洁消毒;接种时操作人员必须保证灭菌彻底,袋装菌种在搬运等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严防塑料袋破裂;经常检查,发现菌种受污染及时剔除,不播种带病菌种;适当提高培养料的pH值,在拌料时加1%~3%的生石灰或喷2%石灰水,可抑制杂菌生长;采用干料重量0.1%的甲基硫菌灵拌料,效果更好。在菇床培养料上发生曲霉危害,可及时通风干燥,控制室温在20~22℃,杂菌受抑制后再恢复常规管理。

食用菌生产如何防曲霉污染 | 菌菇种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患于未然,让食用菌远离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患于未然,让食用菌远离病虫害

    食用菌一旦发生病虫害,治理起来难度很大,且难免影响其产量、质量。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防患于未然。 1、保持菇场(房)和周围环境清洁或选用新场地。旧菇房(场地)因残留的培养料中潜藏着各种杂菌孢子和虫害。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对菇房(场)、用具及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240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河南延津县鑫宇农业专业合作社王曦罡:把菌菇产业发展纳入街道农业产业大盘子里
    河南延津县鑫宇农业专业合作社王曦罡:把菌菇产业发展纳入街道农业产业大盘子里

    6月10日,河南延津县鑫宇农业专业合作社王曦罡的食用菌喜获丰收。他正在大棚里忙碌地采摘。他骄傲的说:“菌棒都是由我们自己生产的,因为拌料机、装袋机都具备。我们用的食用菌培养料绿色无污染,原料主要包含玉米芯与棉壳等,销售单价比别人高,因此,供不应求。”据了解,河南延津县潭龙街道小油房村的王曦罡是当地众...

    48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六要点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六要点

    侵染食用菌的病虫种类多,危害重。据初步统计,侵染培养料、菌丝体和菇体的杂菌、病菌和害虫种类达100多种,各种病菌和害虫在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方式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侵害菌丝和菇体。对于种植者来讲,如何高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重中之重,具体措施整理如下,供参考:1、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

    141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食用菌种是指人工培养的食用菌纯菌丝体,通常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是通过严格筛选,确认为生产上有价值的纯菌丝体。母种用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又称试管种或一级种。母种再扩繁转移到木屑或谷料培养基上所得到的菌种,称为原种或二级种,培养容器多用罐头瓶或菌种瓶。由原种再扩繁的菌种称栽培种或三级种,可直接用...

    100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退化和复壮

    1、灵芝菌种经过若干次的接种栽培后,若平时不注意选优,会呈现菌丝稀疏,即是退化现象,而且菌丝丛中出现褐色无菌丝的斑块,前端菌丝参差不齐、灵芝子实体产量低、小、开片迟、畸形等现象。 2、退化原因:接种时菌丝受到机械损伤,菌丝老化,自然退化退化后菌丝酶活性下降,或者是受到病毒感染。 3、菌种复壮:菌种发...

    1247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岳西县映山红爱心协会帮助太阳村农户推广滞销木耳435斤
    食用菌资讯 | 安徽岳西县映山红爱心协会帮助太阳村农户推广滞销木耳435斤

    近日,安徽岳西县映山红爱心协会了解到由于疫情导致木耳滞销,便帮助和平乡太阳村村民陈裕民家销售435斤木耳,协会还勉励村民积极稿产业建设,增加经济效益,提升生活水平。当地食品公司的媒体团队还积极在木耳基地宣传销售木耳。据了解,陈裕民种植木耳已有六年之久,六年里,他由产业小白逐渐成长为种植专家,还不断拓...

    244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运输保鲜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运输保鲜要点

    排湿 香菇刚采摘,含水量较高,如包装贮运,须进行排湿处理。晾晒 鲜菇置于晒帘上,菇盖倾斜向上,均匀排列。晾晒时间,秋冬菇3-6小时;春菇6-7小时;夏菇1-2小时。用热风 菇盖向下均匀摊在晒帘上,置于热风回转窑内,在40摄氏度环境中排湿。用排湿机 排湿后的鲜菇,采用大包装时含水量须在70%-80%,...

    271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 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

    2319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10种地产精品菇菌介绍
    10种地产精品菇菌介绍

    闽东地处福建东北部,依山临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极适合各种野生菇菌生长,菌类资源相当丰富,现介绍10种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精品菇菌。一、美味牛肝菌是一种驯化中极美味的野生菌。出口远销欧美各国,尤受法国、意大利人所喜爱。该菌形体肥厚,俗称大脚菇,每年春秋多雨时生在...

    57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特效防污剂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特效防污剂

    一种由防污、助长、发酵等多种有益生物制剂,与化学防污剂组成的食用菌特效生化防污添加剂,由已陕西宁强县二郎坝食用菌开发部研制成功。该剂无臭、无腐蚀、无刺激性、广谱高效,具有生物和化学防污双重作用。适平菇、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生、熟料制种栽培应用,掌握好应用方法,成品率达100%左右。在生料栽培中,只需...

    798 蘑菇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接种有三招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接种有三招

    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是蔬菜中的珍品,所以被誉为“山珍之王”,然而香菇接种是一种技术活,那么,香菇如何接种呢?密接种。增加椴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椴木。椴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椴木内...

    442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灵芝曲霉的防治意见
    食用菌病虫害 | 灵芝曲霉的防治意见

    灵芝曲霉病是灵芝种植过程最常见的病害,由曲霉真菌诱发导致,曲霉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曲霉属真菌,种类很多,为害较普遍的为黄曲霉,曲霉在灵芝栽培上常有发生。曲霉对灵芝有哪些危害?灵芝受曲霉危害后有哪些特征?曲霉的发生规律是怎么样?种植灵芝如何防治曲霉,今日小编作上述问题进行简单介绍,供大...

    1867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

    1639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黄背木耳“牛皮包”病菌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黄背木耳“牛皮包”病菌的防治技术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培养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发现,可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的速度相当的快。典型症状菌丝体长满袋或采收一茬木耳后,在菌袋表面局部出现褐色斑块,斑块较硬,呈胶质状,并逐渐扩展,使整个菌袋变成褐色。产...

    1485 菌类病虫害防治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蘑菇白腐病防治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

    2602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