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各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就可以看见一排排摆放整齐的木耳菌棒,村民们在丰收季节,采摘、分拣、包装,忙里忙外,现场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近年来,水尾镇以新场村为基点,以强村带弱村,积极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目前该镇建成食用菌大棚125个,按照“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模式自建市场主体,以发展食用菌产业为核心,打通食用菌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不断推动产业提质扩量增效,不仅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水尾镇党委副书记黄均隆表示,通过探索“党社联建、社企联建”的经营模式,积极吸纳各类经营主体、致富带头人到水尾镇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水尾镇有龙头企业4个,村级合作社14个,种植大户100余人。
接下来,水尾镇将积极发展木耳种植产业,扩充产品销路,着重打造食用菌产业品牌,把食用菌产业发展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帮助各村实现产业强村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