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栽培高产栽培要点

时间 : 06-06 投稿人 : 利泽 点击 :

选择培养料:

双孢菇栽培高产栽培要点 | 菌菇种植

选择奶牛粪和玉米秸的效果最佳,要求粪草新鲜、无霉变,玉米秸需要揉搓,需放入一定量的玉米轴效果更好,有条件的加些骡马粪更好,每立方米粪可种12平方米双孢菇,每平方米需要33~35市斤秸草,秸杆需要用生石灰水浸泡后方可堆发,粪的湿度手握刚能溢水为宜,在首次翻料时需加入斤石膏/平方米、斤磷肥/平方米。

发酵料的堆建和翻堆:

选择一个背向阳地面坚实的场地,第一层铺寸厚浸泡后的秸草,宽度为2.2米,长度视情况而定,然后再铺一寸厚湿润的畜粪,紧接着再铺一层三寸厚的秸草,秸草上再铺一层一寸厚的粪,依此类推直至1.41.5米高,最后一层是以粪压顶呈龟背形。要求在堆制过程中四边整齐垂直,呈车厢状,此时可量出该堆的体积,每立方米可种5平方米双孢菇。堆好后过八到九天进行第一次翻堆,此时料内温度可达75℃左右,料堆明显下沉,此次翻堆应加入要求量的磷肥和石膏。翻堆后的堆形尺寸应为宽2米,高1.31.4米,长不限,仍呈车厢状。每翻一次,堆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减少0.1米和0.2米,间隔天数减少天、料堆温度降低3~4℃,翻堆次便可铺床接种。

播种时及发菌期技术要点(自然条件下栽培):

1、播种时的要求:所用菌种应是无杂菌污染,无虫害、菌丝生长浓壮洁白的优质菌种,凡是菌丝灰暗,吐黄水,菌丝老化的菌种不能使用。气温和料温都在28℃以下方可播种。选择低温凉爽的天气播种,可降低杂菌污染率。

2、初期保湿:播种后的料床可覆盖报纸,纸表面喷0.5%的福尔马林溶液,以防止水分从菇床表面蒸发和病菌的孢子等落入菇床。播种后天内,要求菇棚保湿、微通风,以促使菌种萌发。若菇房保湿差,要喷水保持菇房湿度;若温度高或阴雨大气,可在播种后第天选择早晚开窗通气1015分钟,促进菌种萌发生长。

3、中期通风:播种7天后菌丝已基本封面,可打开通风孔加大通风量,即使料面干燥也无妨,以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蔓延。适度吹干料面,不但促使菌丝向料内生长,还防止料面滋生杂菌。

4、后期撬料:用木棍、双齿叉等细短工具撬动料层,主要作用是松动堆肥,排除菌床内废气,改善料层的透气性能,调节菌床的温度、湿度,促进菌丝快速生长。撬料措施在发菌期和产菇后期经常采用。播种后10天后,当菌丝长入料层约一半左右时,用厘米粗的锥形木棒撬料,自料面撬插至料底,间距15厘米左右。2~3天后还可根据菌丝生长情况,再反方向撬料一次。

5、“吊菌丝”:在覆土之前把菌丝从菌床的表面之下较快地引生到表层来,称为“吊菌丝”,一般采用调水增湿的措施来实现。例如,在菌床覆土前对干燥的料面适度喷水,可使料内菌丝返回料面蔓延生长。菌床覆土后,对上层适度调水,以促使堆肥菌丝长入土层,这也叫“吊菌丝”

覆土的消毒:

覆土材料是病虫入侵菌床的重要媒体,覆土材料消毒处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覆土材料中常见病原菌及害虫的含量,如疣孢霉、葡枝霉、假单胞杆菌、线虫、蚊蝇、螨类等,从而减轻病虫危害。无论是喷雾消毒还是气雾消毒,施药后土堆都必须迅速用较厚的塑料薄膜覆盖,薄膜四周要压严,密闭熏蒸48小时。然后揭去薄膜盖,扒开土堆并翻动土粒,待土粒上残留的甲醛气味逸散消失后(3天)才可覆盖菌床,否则会产生药害,影响土层菌丝的正常生长,推迟出菇。

出菇期用水技术:

蘑菇堆肥自进入菇房到出菇结束,菇房管理工作都是围绕水分管理这个中心环节来进行的。

菇房水分管理技术要点:

1、喷“结菇水”:

菌床覆土后形成原基到双孢菇成熟的过程大致为:土中许多菌丝体成较粗的纤维(菌索);土表旺盛生长的气生菌丝倒伏,纽结出菌丝团;菌丝团发育膨大成原基,在解剖镜下可看出菇体各部分的分化组织;从原基长到大豆粒大小的幼菇,约需4~5天时间,此时菇体各器官的分化很明显,如内部已形成了菌褶;豆粒大的幼菇发育成不开伞的商品菇需要4~5天;如菇体不采收,就会继续长大开伞,露出红褐色的菌褶,散布无数孢子之后,菇体逐渐衰败。菌床覆土调水以后,当菌丝在土层内已充分繁殖并长到一定部位时,需及时喷一次重水,以迅速增加土层的湿度,促使绒毛状菌丝倒伏变粗而形成索素,进而扭结出菇,因而第一潮菇形成之前喷的“结菇水”又称为“转潮水”或“返潮水”

喷水方法:

(1)“结菇水”用量要掌握偏重的原则,每次喷至细土层发亮,水分渗至粗土的上半部,要让粗土水分吸贮充足,同时将少量露头菌丝打退到粗、细土层之间。“结菇水”喷完后,粗土要捏得扁、无白心、无裂口。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的菇房,此时菌床喷水量要适当提高,一般1平方米喷水量约1.8千克,2天内分次喷完,以防菌丝徒长或结菇部位偏高。

(2)喷“结菇水”时的气温一般较高,故宜在清早或夜间进行,喷水时的室温最好在18~20℃。若室温高于22℃,应避开高温再喷水,否则易造成菌丝萎缩,引发菌丝向上生长,升高出菇部位,防止形成“地雷菇”。

(3)喷“结菇水”时要加强通风,喷完后通风1~2天,待土层表面水分适度散发,再逐渐减少通风,这样可防止土表“冒菌”。若温度适宜,从业者需昼夜通风,若温度偏高,白天关门窗,夜间大通风,尽量满足原基发生时所需要的温、湿、气条件。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保鲜五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保鲜五要点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湿度:要求湿度在95-100%之间。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利...

    275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巧治食用菌虫害八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巧治食用菌虫害八法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虫害(菇蚊、菇瘿、跳虫、螨类、线虫类等)的防治是让菇农头痛的事。现向菇农朋友介绍几种巧治食用菌虫害的方法,供菇农们参考。1.尽量采用发酵或熟料栽培,控制培养基地内虫口;双孢菇的栽培床要采用发酵料。拌料时加入0.5%食盐、3%石灰、50%~8%草木灰等,有较好的驱虫和预防效果。2.菌袋...

    2923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少食用菌病虫害的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少食用菌病虫害的方法

    1、保持菇场清洁: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2、防成虫入室:室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菇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3、诱杀成虫:菇蝇、菇蚊等成...

    64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香菇“六要六防”
    食用菌病虫害 | 春季香菇“六要六防”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温度、湿度均适合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此时菇蕾盛发,菇潮集中,正是香菇长菇的高峰期。但春季气候多变,时晴时雨,温度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当,产量和品质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出现霉筒烂菇,因此春季香菇必须精心管理,做到“六要六防”,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一、喷水...

    1748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优质香菇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优质香菇加工技术

    1.晒干法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并选择晴朗天气。当花菇、厚菇生长至五七成熟(菌膜部分破裂)或冬菇、薄菇七八成熟(菌膜已破、菌盖沿未完全展开)时采收。采收后的鲜菇,按大小厚薄分级,以柄朝下摊放在晒筛上,筛上可衬垫遮阳网,以吸收更多热量,3~5个晴天即可晒干鲜菇。晒干时间越短,干菇质量越好。此时...

    242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遗传学分析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遗传学分析

    食用菌苗种是食用菌产品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菌种退化是食用菌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食用菌菌种退化至今没有明确定义,其机制也无定论。本文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探讨菌种退化的机制和原因。1 菌种退化的概念与表现菌种退化是指食用菌菌种群体经济性状发生劣变的现象,实质上是指某菌种因遗传变异而导致产量、品质、抗性等...

    1051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预防出现异态花菇
    食用菌病虫害 | 预防出现异态花菇

    1.温度与光照调节 原基和幼蕾的枯死,主要是受干燥和直射光照的影响,因此必须注意温度和光照管理。在原基分化成蕾,蕾生长至2~3厘米大小时,大棚内要防止空气湿度大幅度下降(60%以下),杜绝直射光照到幼菇上,保持湿度85%~90%,阳阴比3:7,保持幼菇生长的最佳 温度条件,以培育大菇和圆整菇,为幼菇...

    1828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基地 | 广东湛江市两万多株灵芝长势正旺
    食用菌基地 | 广东湛江市两万多株灵芝长势正旺

    近日,走进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长岐镇新联亿圣蚕桑种养基地,两万多株灵芝长势喜人,远远望去,整齐一片,惹人喜爱。据基地技术人员介绍,该基地的灵芝菌种来自野生灵芝,从栽培到长出灵芝只需40天左右到了两个半月灵芝就能长到鸡蛋大小。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该基地特意把灵芝种在盆子里,在室内培育出来的灵芝,仅需半...

    141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绿霉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绿霉如何防治

    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先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取生石灰9份、多菌灵1份与适量水混合洗刷霉菌处。用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待霉菌消失后排除石灰水,补上...

    1430 木耳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七项注意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七项注意

    通过加强对双孢菇栽培的综合管理,创造利于双孢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是有机双孢菇生长的关键。1.搞好环境卫生。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建立起正常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清除污染物并加以药剂消毒,菇房、用具以及室内的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进菇房注意鞋底以及衣着整洁,最好能及时更换。2.消毒方式的...

    56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调味精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调味精

    (1)原料配方香菇浓缩汁25%―50%、氯化钠8%―12%、麦芽糊精12%―18%、细糖粉15%―30%、食醋1.6%―3.2%、白酒3%―6%、植物油0.3%―0.6%、辣味素0.01%―0.05%。 (2)制作要点: ①将香菇料洗净,切成碎片,用40℃―55℃的热水浸提4h―6h,菇水比为1:1...

    2830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栽培接种发菌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栽培接种发菌

    白灵菇采用袋栽法较适宜。栽培袋采用15厘米X32厘米x0.05厘米或17厘米X34厘米x0.05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膜薄袋。常压灭菌上100℃时保持16小时,冷却到25℃时,在无菌条件下启开扎口或拔棉塞接入白灵菇菌种。发菌培养温度25-28℃,空气湿度70%以下,经常通风换气。菌袋培育期间防止强光照射。...

    2513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的灭菌与接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的灭菌与接种

    香菇培养基多采用常压高温灭菌的方法,达到杀灭有害生物的目的。(1)袋料灭菌:将装好料的袋子装人灭菌灶内,常压灭菌。料袋进灶前,先将蒸锅内加足水量,料袋装灶时不能装成“品”字形,要自上而下重叠排放,排与排留 有空隙,使气流上下畅通。袋进仓后,立即大火猛烧,使温度在6小时内迅速上...

    1746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白腐病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白腐病的防治

    白腐病 白腐病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棚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防治时需要做到:1、培养料在菇房内二次发酵时,用通蒸汽法进行处理。具体做法是:用巴氏消毒法灭菌处理,温度保持在60℃左右,并持续6—10小时。2、覆土时用福尔马林(2公斤/立方米)消毒,并在覆土后调节水...

    2875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蝇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菇蝇防治方法

    菇蝇可为害秀珍菇等多种食用菌,发生普遍,为害较重。1、为害病状:主要以幼虫进行为害,食性复杂,在菇架上取食菌丝及子实体,引起菌袋变黑湿病 。幼虫多从菌柄基部钴蛀,留下肮脏的孔洞,成虫虽不直接为害,但可传播病害。子实体受害后生长发育受阻,严重的造成萎缩及腐烂。2、生活习性:菇蝇平时多栖息在腐烂水果、垃...

    613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