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子周围,除了具有汲取空气中养份的作用外,还有成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分布在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台湾。
荷兰的消费市场对蝴蝶兰的要求为花梗结实、花朵尺寸大,包括盆器的植株总高度为45~70公分。由于有些品类的开花特征为长梗,因此无法合乎市场需要。荷兰的种植者因此指望有适用的技术以调解蝴蝶兰花梗长度。
花梗长度的调节技术分辨为化学办法与非化学法。化学办法为利用成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s)。非化学措施包括调节光、温度、植株缺水、改变营养配方与物理性应力等。种植者选用的调节技术所应考虑的条件包括可用的资源、生产的环境、利用的容易程度与效率。
一. 化学法
很多温室种植者利用成长延缓剂以生产短而结实的盆栽。植株的茎干茁壮,高度能够一致。但是应用此种化学药剂成本昂贵、对人与环境具有毒害。在药量不恰当时问题加倍严重。但是利用化学药剂的优点为反应快,成效明显。
应用成长延缓剂的基本原理是阻止激勃素的发生,此种荷尔蒙(激勃素)的重要功能是促成茎干与花梗细胞的延长。在园艺作物生产上常用的化学药剂如下:
1. B~Nine 或Alar(daminozide)
2. Cycocel(chlormequat chloride)
3. A~Rest (ancymidol)
4. Bonzi(paclobatrazol)
5. Sumagic (uniconazole)
上述的延迟剂并未有任一种药剂特别适用于蝴蝶兰。适用蝴蝶兰的药剂除了与品系特征相关,也受到施用浓度、环境条件、施药办法与施药时间等因子所影响。
很多盆栽作物种植者在面对茎干疯长的问题,重要利用的延迟剂为Bonzi。此药剂由茎部或根部汲取,再藉由木质部输送至终端部位以阻止激勃素发生。但是在施以叶部后,则无法自叶部移送至另外位置。
在已有的研究讲演(Wang,Y.T. and Hsu,T.Y. 1994. Flowering and growth of Phalaenopsis orchids following growth retardant applications, HortScience 29:285~288),以Bonzi滴灌(浓度为50~ 400 ppm paciobutrazol)有用地制约花梗的延长,并在第二季延迟了开花期间。其试验品系为P. amabilis(L.)Blume × P. Mount Kaala“Elegance”。以Bonzi在差别的花梗发育期间施用125~ 500 ppm paciobutrazol于叶面也可得到相似的结果。
在荷兰的研究结果显示以Bonzi(浓度为250 ppm paciobutrazol)在抽梗时间进行叶面施用,对三种品系的花梗长度并无明显的影响。此结果显示以叶面施用必需肯定药剂与茎干能有最佳的接触,而且在抽梗之前应用有最高的效率。
以滴灌方式效率最佳,但是浓度不恰当对植株容易出现损伤。对于部分品系,Bonzi的施用引起延迟开花,因此可延后供货期,但也可能错过销售期,因此必需注意施用此种延迟剂。
在蝴蝶兰叶部施用Alar或B~Nine对减短茎长度并没有协助,然而所有植株本体在移植之前施用高浓度剂量daminozide可延迟开花5~13天。
Cycocel可用于叶面或是介质内。Alar与B~Nine或B~Nine与Cycocel以低浓度混在一起应用有协同效应而且减少毒性。但是Alar与Cycocel混在一起应用对减短蝴蝶兰花梗长度并没有成效。
差别的蝴蝶兰品系对延迟剂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无法随意的推荐适用的药剂。利用者必需对于自己种植的品类进行少量试用,以测试可适用的技术,包括试用药剂利用对策、利用浓度、应用时间等。对于有机生产的农场,则无法应用此种药剂。
二. 非化学法
1. 光量抑制法
蝴蝶兰于低光状态常常产生太长的花梗,如果盆器摆放过于密集而影响光量,也容易出现过高的花梗。相反地在高光量下则得到短而结实的花梗。部分蝴蝶兰在10,000 lux以上的光量环境,叶绿素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吸取量加强,气孔开度与蒸散率也增大。荷兰温室减少光量的措施有应用遮荫布、在房顶喷白漆、在墙壁施用反射物质等。
使用光质调解也能够影响花梗长度,加强红光与紫外光B的透光比例可抑止花梗过长。因此温室披覆材料应用塑料布能够藉以调节光质,玻璃则无法改变光质。
2. 给水
蝴蝶兰的根系应维持于高湿的环境。如果植株处于水应力(缺水)状态,则阻缓作物生长因此可缩短花梗。但是处于缺水状态对于植物是一种逆反应,花梗容易枯萎。
3. 给肥
以营养物质应力(尤其下降磷肥)可制约根部生长,因此间接影响节间的增长能力,引起花梗长度缩短。因此个别蝴蝶兰的肥料配方即将磷肥比例下降10%。如果花梗长度比预期更高,磷肥比例要降的更低。
4. 物理应力
以触摸、振动、吹风等方式能够减少植株高度也能够下降花梗长度。此方式在蝴蝶兰产业曾有尝试。但是实施物理应力作业为消耗劳力的作业方式,需要针对每一株植物一些处理。也容易损伤蝴蝶兰植株。
5. 温度
应用日夜温度的差异(DIF)能够影响节间长度与茎部长度。正的DIF值代表日温高于夜温。负的DIF值则是夜温高于日温。DIF为零代表温室内部处于恒温状态。
DIF愈大,植物高度与节点长度都为之加强。DIF愈小,植株高度变低,节间缩短。
传统的种植技术,蝴蝶兰的日夜温度环境维持在27摄氏度与19摄氏度。在催梗阶段,夜温降低至15摄氏度,三周后可形成花梗。目前蝴蝶兰产业以27摄氏度恒温生产蝴蝶兰,对部分品类反而容易酿成疯长的花梗。
以恒温环境生产蝴蝶兰,夜间加温的成本极高。植物节间在早晨开始伸长,因此将夜温调低数小时能够缩短节间。因此已有研究讲演显示在日出之前调低温室温度约两个小时,能够有用地下降植株高度与节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