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花(学名:Hydrangea macrophylla)又名绣球、紫阳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植物。八仙花花洁白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好看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中国种植八仙花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八仙花。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八仙花的配植。当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出现景观。
八仙花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旱,不耐寒,喜肥,用水量较多,但忌水涝,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成长。土壤的酸碱度对八仙花的花色影响非常显著,土壤为酸性时,花呈蓝色,呈碱性时,花呈红色,但以种植于酸性土壤中为好。
1、养殖:八仙花很容易成活,可用扦插法或分株法进行养殖。扦插宜在春夏时进行,用1年生枝条,截成10~15厘米长的段子作插穗,插在沙床中,约20天生根,然后移植在盆中培养。士分株养殖宜在早春植株萌发前进行,可按照母株根势将其分开成数株,剪除巧根和过长根,移植于事先预备好的盆中进行培育管理,同时进行修枝。
2、施肥和浇水:八仙花喜肥,成长时期一般每15天需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施用饼肥应避开伏天,以免招致病虫害和损害根系。为使盆土经常坚持酸性,可在每50kg液肥中加100克硫酸亚铁,进行浇灌;同时经常浇灌矾肥水,可使植株枝繁叶绿;孕蕾期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液,能使花大色艳。
八仙花叶子肥大,枝叶繁茂,用水量较多,在成长发育的春、夏、秋天,要浇足水分,使盆土经常坚持湿润状态。尤其是炎夏,由于蒸发量大,除浇足水分外,每天或隔天还要向叶面喷水1次。八仙花为肉质根,水分过量易烂根,故浇水不宜过多,雨后要准时倒掉盆内积水。9月份早先,天气渐凉,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使枝条成长健壮,以利冬天休眠。
霜降前移入室内,室温坚持在5摄氏度左右,促其休眠。入冬前,要摘除叶子,以免烂叶。从12月中旬开始,陆续移到向阳处,翌年谷雨后出室。
3、翻盆换土:盆栽八仙花,一般每年要翻盆换土1次。翻盆换土一般在春天进行为宜。培养土用腐叶土、园土、沙土按4:4:2的比例配制,再加入适量腐熟饼肥作底肥。换盆时,要对植株的根系进行修剪,剪去腐根、烂根及过长的根须。植株移放新盆后,要先把土压实,再浇透水,摆放在荫蔽处10天左右,然后移置室外,进行正常管理。
4、修剪整形:要使盆栽的八仙花树冠秀美,株形端正,并多开花,就要对植株进行修剪。由于八仙花花头过大,还应准时设支架绑扎,这样既可坚持花株屹立,又能使植株显得丰满。
八仙花成长旺盛,耐修剪,一般在扦插苗成活后,新梢长至10~15厘米高时,即可作摘心处理,促下部腋芽萌发分枝;待新枝长至8~10厘米时,再进行第2 次摘心。八仙花一般在两年生的壮枝上开花,开花后应老枝剪短,保留2~3个芽,以制约植株长得太高,并促生新梢,以利来年开花。秋后剪去新梢顶部,使枝条停止成长,以利越冬。早先每年早春3月,应从基部剪去病虫枝、纤弱枝,只保留强枝,并对强枝进行短截(每枝留2~3个芽),促发新枝,使之开花繁茂。 通过上述的修剪整形,树形紧凑、饱满、均匀,花多、朵大、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