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栽培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樱花品类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经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系。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成长,重要在日本国成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期间,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种植。唐朝时樱花已普遍产生在私家庭院。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樱花象征热烈、清纯、高尚。被尊为日本国花。 怎样判断樱花病理症状
成长季节中樱花病害的重复侵害频繁产生,对樱花成长影响较大,对病害的诊断重要从叶、干、枝、根等几方面判断及处理。
1.樱花叶具有光泽,春天叶绿肥厚,夏天常绿,秋天变红,这些均是樱花成长健壮的体现,同时也说明晰樱花第二年开花状况将比较梦想。
2.①樱花树干上有流胶症状,此类征象不是病,而是蛾类钻入树干产卵所酿成的,要准时用刀挖出虫卵并注射药物,同时改良土壤,增加水肥管理,合理修剪。②树干上长出很多蘑菇和青苔的东西,这说明有很多病菌侵入樱树的枝体内,应准时剪掉,集中烧毁,减少病源,创造不利于病菌发病的条件。
3.观察樱花四季成长,发现枝叶不茂(叶色发黄易早落,花开较少,花期短)这说明其根部存在问题。一般来说是“根癌”,它是由根癌土壤杆菌浸染所致,该菌在肿瘤皮层内,或随破裂的肿瘤残体落入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和灌溉水以及地下害虫和园艺工具传播,并借带病苗木作远距离传播。病菌经过各种伤口侵入植株,通常土壤潮湿,积水,有机质充盈时发病严重,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要准时切除肿瘤,对病株周围的土壤可按每平方米50至100克的用量,撒入硫磺粉消毒,也可将病株根颈与根部置于500至1000倍链霉素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使用腐叶土木炭粉及微生物进行改良土壤,治疗成效较好。
樱花秋天树体管理
一、防病保叶。
樱花叶子易受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病害的侵害,如防治和治疗不准时,会引起叶子过早脱落,影响营养积累,从而对明年开花不利。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5天喷施一次。尽量防止应用敌敌畏,以免导致落叶。恰当浇水,并加强叶面喷肥(0.3%至0.5%尿素、 0.3%磷酸二氢钾),以 保证叶子完整、质厚、浓绿。
二、秋施底肥。
一般在9月上旬施底肥,这时肥料有充分的时间腐熟,能让树体在休眠前吸取应用。此时施肥割断的根能很快愈合并萌发大量汲取根,提升树体对肥料的汲取使用率。施肥种类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配合少量化肥。一般幼树每株施土杂肥50至75千克,秋施底肥不宜过深,以40至50厘米为宜。幼树可采用沟施法,健壮树采用撒施法,如发现树体有缺素症,可恰当混入少量微量元素。
三、深翻树盘。
秋天樱花根系成长高峰到来之前,结合底肥的施入,深翻树盘,可加强深根量,蓄水保商,提升地温。将树盘内枯枝、落叶、杂草等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虫原和菌源。
四、秋天修剪。
结合树体的成长情况,准时疏去密集枝、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增强树势。用利刀削平刮净伤口,涂以石硫剂5度液消毒,再涂上桐油等呵护剂以预防伤口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