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蔷薇目、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 根粗壮,深切土层,根颈发达。茎直立、丛生以至平卧,四棱形,无毛或微被柔毛,枝叶茂盛。种子卵形,长1~2.5毫米,平滑,黄色或棕色。花期5~7月,果期6~8月。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世界各地都有种植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栽培为饲料与牧草。
紫花苜蓿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使用相关的技术办法,使种子达到最佳播种状态。
种子清选使用风力、浮力、过筛等方法,清选出种子中的菌核、虫瘿、杂草种子、病瘪种子和另外杂质,保证种子的纯净度和整齐度。
种子消毒物理对策即使用日晒、烘干、水烫、蒸气等物理办法,杀灭种子中存在的菌核、成虫、虫瘿等活体。
化学办法选用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低毒、低残留和广谱等特点的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拌种、浸泡或熏蒸,杀灭种子中存在的菌核、成虫、虫瘿等活体。化学处理一般在播种前的1~2周前进行,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根瘤菌接种工作。
硬实处理紫花苜蓿种子具有硬实性,约在10%~20%之间,一般不做处理即可利用。当硬实率太高时,则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常用办法有日光暴晒、热水浸泡、物理碾磨、药剂处理等。其中,药剂处理的办法是:用浓硫酸浸种3分钟左右,或用万分之一的钼酸铵及万分之三的硼酸溶液浸种,浸种后立刻用清水洗净即可。
根瘤菌接种紫花苜蓿在播种前应进行根瘤菌接种,特别是未栽培过紫花苜蓿的田地更需要接种。接种根瘤菌可提升紫花苜蓿的成苗率,小苗结瘤率,加强产草量,提升蛋白质含量,同时还能够加强土壤肥力,促使后茬作物成长。
常用接种对策有老土拌种、根瘤拌种和根瘤菌剂拌种,也可做成丸衣种子进行接种。接种过程中防止阳光直射根瘤菌,并且堤防土壤干湿度、酸碱度、温度,以及农药、肥料等外界条件对根瘤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