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丽菊的种植技术简单,加上姿态万千、色彩华丽、花期颇长、适应性强、种植容易,各地种植普遍,除用作布置花坛花境外,也可盆栽观赏和用作切花,是世界名花之一。
一、形态特性及品系
多年生球根类花卉,具肥大的纺锤状肉质块根,多数聚生在根颈的基部,内部贮存大量水分,经久不干枯。株高随品系而异,约40厘米-200厘米不等,叶对生,l-3回羽状分裂。头状花序,总梗长伸直立,花色及花形多变,花期因品类而异,夏秋二季开花,一般不结实。
大丽菊同属植物约15种,常见种植观赏的原种有红大丽菊、卷瓣大丽菊、光滑大理菊等,通过长期选育,其花型、花色、植株高矮变化甚大。当今约有1.4万多个园艺品系,按花型大致可分为:单轮型、领饰型、托挂型、牡丹型、蟹爪型、蜂窝型、装饰型、睡莲型、仙人掌型、菊型、球型等11型;按其株高可分为高型(200厘米左右)、中型(10厘米-150厘米)、矮型(80厘米-90厘米)、极矮型(20厘米-40厘米)等4型。
二、生态习性
原产墨西哥高原地区,既不耐寒又忌酷暑。夏天宜成长于干燥而凉爽的气候条件,并且每年要有一段时间的低温,以满意其休眠。我国辽宁、吉林等地夏天气温条件颇适合大丽花成长,而南方因夏天高温多雨,成长不及北方,但秋冬大丽花成长正常,花大色艳。
大丽菊性喜日光和温暖而通风的环境,忌粘重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盆栽时盆土尤其要小心排水和通气。
三、养殖措施
分根养殖
此法最为常用。因大丽花仅于根颈部能发芽,在支解时必需带有一些根颈,否则不能萌发新株。为了便于识别,常采用预先埋根法进行催芽,待根颈上的不定芽萌发后再支解栽植。分根法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苗壮,但养殖株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