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又称蒙古黄花木、冬青、蒙古沙冬青。常绿灌木,高达2m,冠幅约3m。产于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是我国北方干旱半荒漠地区惟一的旱生常绿阔叶灌木,是很有指望的水土坚持、固沙、观赏和药用树种。
耐旱性强,在旱季吸水力高于柠条、花棒及沙枣。抗沙压,能在流沙地边缘成长。枝叶茂密,为北方沙区、干旱丘陵地带主要造林树种,也是组成阴穴固沙林的优异灌木树种。枝叶含黄花木素,牲畜不食。枝叶煎汤可熏洗冻疮。
采种应选择10-11年生母树采种。种子千粒重42.838,发芽率85%-90%。种子吸水力强,发芽快,出土整齐,适于直播造林。种子耐贮藏,密封于布袋中的种子,发芽力可坚持5-6年。每公顷播种量78-83咏,播种后5-6天即发芽出土,出土3个半月苗高达16.9m,地径0.23cm,主根长34cm,侧根24条,侧根长12-21.8cm,根瘤多。1年生小苗可出圃造林。栽植3个月,主根成长快速,深达40cm。小苗耐严寒。
1.器具育苗
在器皿育苗播种前先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即先用凉水浸泡种子数分钟后,倒出凉水,改用50-60摄氏度的温水浸种,并匀称搅拌,涝出批粒,待自然冷却后,每天换清水2次,浸?2-3天后,将吸胀的种子捞至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30分钟,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种子摆放在麻袋夹层中,进行催芽处理,每天向麻袋上部洒水2-3次,坚持较高湿度和通气条件,并经常翻动种子,使种子出芽整齐,也可避免种子霉烂。在温度坚持20-25摄氏度的状况下,4-6天种子即可露白达60%-70%后,可进行播种。
器皿育苗可采用高6.5(18cm的器具塑料袋。养分配制采用70%的山坡草皮熟土、加入厩肥20%、过磷酸钙3%,硫酸亚铁0.5%,锯末或蛙石6.5%。用0.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养份士消毒,混在一起搅拌匀称后,用勺子挖去上部中央一些再用lm粗的小木棍在凹处来回摇动,使其成为凹陷漏斗形状,将处理好的种子播种在器皿袋内2-3粒,后用蛭石覆盖1-1.5cm,按照湿度状况,每天喷水数次,待7-10天后新苗可所有出齐。
器皿育苗有着另外育苗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小苗出苗整齐,苗木大小匀称,在移植造林中不易伤根,造林成活率高,在育苗过程中更要增加水、肥管理,特别要小心抑制好水分的管理,增施叶面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