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资讯 | 陕西柞水大力推进木耳产业提档升级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聚宝盆园艺 点击 :

今年以来,陕西省柞水县抢抓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机遇,针对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创新工作思路、举措和方法,大力推进木耳产业提档升级。

柞水县出台《柞水县切块下达镇办支持木耳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将县级整合配套资金40%以上切块直接下达到镇办,由镇办自主用于木耳产业发展,有效破解木耳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使用不精准、镇办产业发展权责不对等、带农益农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

陕西柞水大力推进木耳产业提档升级

针对部分群众缺乏产业启动资金的难题,县上创新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的发展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签订“借袋”合同、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借袋还耳”协议,村集体经济免费为农户提供木耳菌袋,待木耳销售之后,再扣除农户“借袋”成本。2021年,全县3800多户群众通过“两借两还”模式发展产业,户均实现增收5000元。

针对农户发展木耳产业缺资金难题,柞水县积极与金融、保险机构对接协调,创新推出木耳“富民贷”,实行“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立风险补偿金”的产业小额贷款政策,不断促进木耳产业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无公害采收和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无公害采收和加工技术

    一:采收猴头菇从菌蕾出现到子实体成熟,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般15~20天即可采收,有的还可提前成熟,10~12天就可采收。1.成熟标准子实体呈白色,菌刺粗糙并开始弹射孢子,在菌袋表面堆积一层稀薄的白色粉状物,即表示子实体已成熟。猴头菇的孢子量很大,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孢子的弹射量也不断增加,而子实...

    1297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么防食用菌菌种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么防食用菌菌种退化

    菌种退化会导致菌丝体生长缓慢,对环境、杂菌等的抵抗力变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引起菌种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菌种不纯和基因突变是主要原因,另外温度过高、不同菌株的混合栽培等都会引起菌种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有: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

    2473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木耳接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木耳接种技术

    1.对耳场和耳棒进行消毒(用消毒药品或火烧就可,对所用工具用酒精或开水消毒,人工可用肥皂水洗净。选择阴凉处进行,不要让阳光直射菌种,切忌下雨天进行。2.接种时间,一般从2月到5月上旬,秋季在白露至寒露之间都可进行。接种时,视其不同种型,选用不同工具,如枝条种、三角木种;可用砍花斧砍口,把锯末和枝条或...

    1293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育种 | 如何提纯复壮平菇菌种
    食用菌育种 | 如何提纯复壮平菇菌种

    平菇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的食用菌。平菇菌丝虽然具有生长速度快,并且抗杂菌能力强的优点,但平菇菌丝在不良条件下发菌生长,菌丝活力更容易衰退,以致菌丝更容易带毒带菌,所以对于平菇的菌种提纯复壮尤为重要,由于平菇栽培和制种简单,多数菇农自制平菇菌种,保藏母种,特别对一些相对有...

    2929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采收及干制保存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采收及干制保存技术

    1. 采收方法子实体大概出土7~10天成熟,当羊肚菌的菌盖色泽从深灰色变至浅灰色或者褐黄色,菌盖的表面蜂窝状的凹陷充分得到伸展时可采收。此时菇肉质地结实,分量较重,外形美观。采收时,要一手抓住菇体,另一手用锋利的小刀从接近菌柄基部下刀,将菇切下。成熟的子实体要及时采收,避免影响品质。遭遇细菌、真菌病...

    784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新鲜香菇能储存多久?除放冰箱外,这样做保存时间最长!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新鲜香菇能储存多久?除放冰箱外,这样做保存时间最长!

    新鲜香菇常温保存时间香菇不耐热,在常温条件下大约能保存2-3天,储存环境应避光、干燥。如果放的时间太久,可能导致变质、细菌滋生。食用后有造成腹痛、腹泻的风险。新鲜香菇冰箱保存时间冰箱的低温环境能够延长香菇的保存时间,大约能保存3-5天。冰箱中储存香菇要记得独立、密封包装,因为香菇有较强的吸附性,冰箱...

    486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防病综合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防病综合技术

    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都有其规律,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因此,防病应从源头抓起,至生产完全结束为止,中间环节亦不能稍有放松,以彻底杜绝病害发生。选用优良脱毒菌种选用优良脱毒菌种是保证菌种不带任何病毒或病菌、确保菌丝健壮、提高菌丝抗性的有效措施。脱毒...

    2048 木耳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五香干加工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五香干加工要点

    1.2 原料配比 于黑木耳10kg,砂糖0.2kg,食盐0.4kg,甘草0.6kg,茴香0.1kg,丁香40g,桂尔通60g,柠檬酸24g,苯甲酸钠10g,甘草粉和糖精钠少许。 1.2.1 选用无霉烂虫蛀的黑木耳,水中浸泡1h,剪去基部及培养基等,洗净后再放入含1.5%的明矾溶液中,浸泡40min,...

    2498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锈斑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锈斑病的防治方法

    金针菇锈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子实体菌盖上出现锈斑,从而降低产品质量。该病原菌为假单胞杆菌。 防治方法: ①配制培养料要用清洁井水或自来水,料袋灭菌要彻底。 ②套袋用塑料袋要求干燥,最好使用新塑料袋。③子实体生长期间,加强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温度控制在20℃以下,并要减少温...

    63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大棚内蘑菇常见的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大棚内蘑菇常见的病虫害

    ①“白腐病”又称褐腐病、疣孢霉病,是棚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真菌病害。 ②“鬼伞苗”又名野蘑菇。虫害主要有菇蝇、蚊、线虫、螨虫等。怎样防治这些病虫害呢?一、自腐病 要想彻底消灭这种真菌并不太容易。但我们可以从“防”...

    2763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食用菌螨虫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食用菌螨虫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菇螨,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播种初期发生菇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发生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由于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菇螨容易乘机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

    1163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害虫是跳虫,线虫,菇蛆等。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危害极大,须认真防治。跳虫又名烟灰虫,弹尾虫。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跳虫和黑角跳虫。 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蜕皮,色逐渐转...

    31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病虫害防治

    鸡腿菇是一种美味可口的稀珍食用菌,各地栽培面积逐年增多,但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逐渐增多,轻则减产,品质下降,重则完全失收。现就鸡腿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害1、胡桃肉状菌:又名假“木耳”,是鸡腿菇栽培中易发生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发病初期多在覆土层内产生浓密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在土表层发...

    449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资讯 | 寿仙谷品牌价值10.01亿元
    食用菌资讯 | 寿仙谷品牌价值10.01亿元

    9月5日,新华社、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主办,《中国品牌》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活动在京线上举行。今年参加评价的品牌数量达到1056个,涵盖大部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对其中645个品牌进行了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寿仙谷以929的品牌强度,10.01亿元品...

    1142 食用菌种植技术 菌类文化
  •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走进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高新区武寨社区,村民武刚的平菇种植大棚内,一股幽幽的菌香便扑鼻而来。一垛垛菌菇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争相从菌棒两端的袋口长出,有的展开伞柄,有的刚刚冒头,像是花朵一样鲜嫩肥硕,非常壮观。小蘑菇,大收入。提起平菇种植,武刚便滔滔不绝,从平菇大棚根据天气情况一天要喷淋两到三遍,并且...

    292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菌类报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