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鸡腿菇子实体常见病害及防治

时间 : 04-03 投稿人 : 日月花铭 点击 :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Cuprinuscomatusc(Mull:Fr)Gray),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食药兼用菌。因其原料来源广,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并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病害的危害程度也逐年加重。笔者根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对鸡腿菇子实体常见的真菌性、细菌性和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加以总结如下:

鸡腿菇子实体常见病害及防治 | 菌菇种植

1、真菌性病害

1.1总状炭角菌病(Xyiaria forca fr)又名鸡爪菇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寄生性杂菌,可造成鸡腿菇减产甚至绝收。

病状及病因:病害子实体主要出现在鸡腿菇脱袋覆土后的地畦或菌床上,初期为浅棕褐色,内部白色,呈鸡爪或枝珊瑚状分枝。成熟后为棕褐色或灰黑色,表面有许多黑色突起似桑椹状的子囊壳,可形成大量子囊孢子粉,借助通风或喷水等途径传播。受害子实体长3-8cm,粗0.3-0.5cm,顶端尖细,色较浅,干后韧性强不易折断。据笔者试验,总状炭角菌纯菌丝在PDA培养基上为白色棉絮状,在25-28℃条件下培养,长满18*180mm常用试管斜面需要28天左右,而鸡腿菇菌丝10天左右即可长满。在污染鸡腿菇时其菌丝表现粗壮呈树根状成束生长,用手拉有韧性。地畦或菌床内温度在25℃以上生长蔓延极其迅速5- 7天可使整个地畦或菌床大面积污染,而后鸡腿菇子实体不再形成,个别已经形成的菇蕾也会萎缩死亡,菌床内部逐渐变黑软腐,鸡腿菇菌丝消失。

防治方法:①覆土要用干净无杂质的肥田土,加入3%的石灰粉后搅拌均匀,再用65%的多菌灵1:500-800倍液调至适宜的含水量。也可用4%-5%的甲醛液调节至适宜的含水量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后堆闷24-36小时,摊开晾至无药味后使用;②.发现病原物子实体后,马上用混合油浇灌其子实体及土内菌丝,使其萎缩后摘除烧掉。忌用手直接去拔。以免传播:③在自然温度偏高的季节出菇时,最好采用不脱袋直接向袋口覆土出菇,可避免袋温升高和相互传染;④适时栽培,严格控制菌床温度在25℃以下,高温高湿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蔓延。

1.2疣孢霉病又名湿泡病,褐腐病,水泡病,白腐病。是一种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子实体病害。

病原:疣孢霉(Mycogoneperniciosa Magn)属半知菌纲、从梗孢目、从梗孢科、双孢亚科、疣孢霉属。该菌常先在轮制形孢字梗上产生薄壁分生孢子,其后产生侧生孢子(厚垣孢子)。

症状及病因:鸡腿菇在现蕾期感染此病,常在幼小的菇蕾上形成白色绒毛状菌丝团,使菇蕾不能正常发育,从而造成菇柄肿大,菌盖尖小的畸形菌蕾堆,初为白色,后变为黄褐色,并有黄褐色水珠渗出而腐烂;子实体生长后期受侵染时,在菌盖或菌柄基部出现黄褐色至灰黑色病斑并深入菌肉组织,在病斑表面长出灰白色霉状物,即病原物的菌丝及分生孢子,最终使整个菇体变为黄褐色并渗出褐色汁液而腐烂。该病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浅表层,靠孢子通过覆土、昆虫、气流等途径传播。据观察,菇棚内温度在17-32℃之间,湿度在90%-95%,通气性差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出菇场所最好选择没有种过鸡腿菇的大棚或菇房。使用前搞好环境卫生,用50%的多菌灵800倍药液或1:200-300倍的克霉灵药液对大棚或菇房进行消毒处理覆盖用土选择没有栽培过食用菌的地块取地表10厘米以下的深层土用70℃蒸汽消毒2h左右或用Ⅱ型克霉灵1:600倍液拌土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③装钉窗纱或防虫网,定期喷洒专用杀虫剂,防止菇蚊等带菌传播;④改善菇房环境条件,出菇期内菇房内温度控制在15℃左右,湿度80%-85%,定时通风换气,可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⑤一旦发病,加强通风,及时将病菇摘除并集中处理对发病区用Ⅱ型克霉灵1:300倍,50%的多菌灵1: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800倍液,65%的代森锌 1:500倍液喷施,均有较好的效果。

1.3 轮枝霉病又名褐斑病、干腐病、黑头病、干泡病,除为害鸡腿菇外,对平菇、双孢菇、草菇等均有危害。

病原:真菌轮枝霉(Verticillum fungicola Preuss)属半知菌纲、从梗孢目、从梗孢科,分生孢子为单细胞,分生孢子梗轮生。

症状及病因:该病多在鸡腿菇子实体发育期侵染菌盖。常在菌盖顶端出现黑色斑块。在环境湿度偏低条件下因鸡腿菇的生长发育会使病斑龟裂成不规则的斑块。在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白色霉状物形成,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孢子。该病不会造成子实体发生腐烂及散发出臭味,基本上不影响其正常发育,只是造成商品质量的下降。该病原物生长在土壤及有机物上,通过覆土及喷水传播。直接向菇体喷水,菇房内温度在15-25℃,湿度在90%-95%,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极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子实体生长期间,覆土层已偏干不粘手为宜,若出菇环境湿度过大,可加强通风换气;②出菇期间严禁向菇体直接喷水增湿或向畦床浇水。③药物防治参照疣孢霉防治部分。

2 、细菌性病害

2.1荧光假单胞杆菌病(Pseudomonas sp)又名细菌性腐烂病。主要为害鸡腿菇子实体。造成减产甚至绝收。

症状及病因:该病侵染部位多以鸡腿菇菌盖开始,在菇体上形成淡黄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扩展使整个菇体变成淡黄色水渍状腐烂,触摸有粘湿感,散发出难闻的臭味。严重时腐烂的菇体上长满菌蛆,病菇周围直径5CM左右的覆土表面亦为粘湿状。若此时出菇畦内料温度在18℃以上,湿度在90%-95%病害传播极为迅速。3-5d可使大部分菇染病腐烂,病菇完全丧失食用价值。该病原菌存在于土壤和不清洁的水中,借助喷水、虫害、和空气传播。

防治方法:①最好采用两场制栽培,即在固定菇棚内发菌,在简易菇棚内出菇,每栽培一次更换一次场地;②用固定大棚栽培时,要在夏季不用时拆去草帘和棚膜进行自然曝晒,并在下批栽培时更换覆土;③通风孔和棚门要覆盖防虫网或双层窗纱,并定期施药杀虫;④适当降低覆土层中的含水量,对环境湿度控制在90%以下。特别是在湿度高时禁止向菇体直接喷水,同时防止大棚凝结水或漏雨滴到菇体;⑤出菇湿度大时可将草木灰和石灰粉按1:1混合后撒在覆土层表面,能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⑥化学防治:一旦发病,应将病菇摘除病清理出菇房,向病区喷撒克霉灵或漂白粉1:600倍药液;或用100国际单位农用链霉素或5%石灰水上清液,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2.2 假单胞杆菌病(Pseudomonas agarici)又名黑腐病

症状及病因:染病初期在鸡腿菇菌盖上出现褐色至黑褐色斑块,随子实体生长斑块扩大并深入菌肉,逐渐使整个菇盖全部腐烂仅残留菌柄。该病原菌分较广,可通过土壤、水、空气、培养料、害虫等传播子实体从染病到死亡只需2-3d。特别在高温季节或反季节栽培中,遇到环境湿度大、温度偏高和通风不良时,极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参照荧光假单胞杆菌病防治方法。

3、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由于出菇期间温度、湿度、通风等管理不善而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当环境适合时鸡腿菇又能正常生长。这类病害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发生也十分普遍,对鸡腿菇生产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生产上应当切实加以防范。

3.1死菇蕾

症状及病因:鸡腿菇子实体大量形成后,不再继续生长发育,而逐渐变黄萎缩死亡。该病病因有多种:①出菇棚内相对湿度及覆土含水量过低或通风量过大,风直接吹到菇蕾上使其失水;②覆土出菇时铺料太厚或摆袋过密,覆土后随着菌丝生长和菇蕾形成,畦床内料温逐渐上升至25℃以上;③覆土偏薄,出菇太密,菇蕾形成不同步,使营养供应不均衡;④菇棚内温度偏高或偏低(高于25℃或低于10℃)⑤湿度过大、通风不良、CO2浓度过高;⑥采菇不慎或防虫用药不当均易造成该病发生。

防治方法:①认真调节覆土含水量。在子实体形成发育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并缓慢通风,以免吹干菇体;②脱袋覆土出菇一般料后在15cm左右袋行间距应在3-5cm之间,以免料温升高;③覆土厚薄要均匀,一般控制在3-5cm;④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严格控制出菇棚内温度于12-20℃,湿度85%-90%,并定时通风换气⑤谨慎操作,合理用药。

3.2.早开伞病

症状及病因:菇蕾形成后不能进一步发育成菌柄粗壮、菌盖紧密的商品菇,而是形成菌盖薄小且松动开伞的次品菇,严重影响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这一病害的原因有:培养料营养过于贫乏或铺料太薄;出菇过密加上温度偏高:菇棚内相对湿度偏低或覆土层偏干等均易出现早开伞。

防治方法:①培养料要营养丰富,配比合理,铺料厚度不能低于10cm;②通过摆放菌袋的疏密来控制出菇密度;遇自然温度偏高时,可采取加厚草帘等覆盖物,夜晚通风,向人行道浇水等措施来降低温度;③畦床铺料覆土后,可覆盖薄膜保湿或向覆土适当喷水保湿。

编辑:皮皮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星孢寄生菇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害防治技术―星孢寄生菇病

    星孢寄生菇病 星孢寄生菇病是一种寄生性菇引起的病害。 一、症状表现在菌盖上长出许多小“蘑菇”。 二、发病条件这种寄生性蘑菇的孢子随空气进入菇房,当孢子落在双孢菇子实体上时,便在子实体上萌发生长,最终在菌盖上长成“小蘑菇”。 三、防治方法搞好环境卫生,切断寄生性蘑菇孢子的传播途径,一旦出现病菇,...

    2114 菌类病虫害防治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小花菇的种植品种要选对,加前期的管理,实现小花菇高产不是问题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小花菇的种植品种要选对,加前期的管理,实现小花菇高产不是问题

    选择小花菇栽培品种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很多人选择的一些是什么样的小花菇品种呢?都是一些农资店店主推荐给他们的,或者说他们从市场上随便购买的一些垃圾小花菇品种,而且这种落后的淘汰掉的小花菇品种在产量方面是非常差的。而且即使产量高一点,他们的品质也不好,所以说很难用这种落后的淘汰的小花菇品种卖一个好的...

    395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江西崇义县香菇长势喜人
    食用菌资讯 | 江西崇义县香菇长势喜人

    近日,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铅厂镇铅厂村食用菌产业种植基地,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摘长势良好的香菇。据了解,铅厂村食用菌产业种植基地占地10余亩,预计总产量10万斤左右,产值80余万元。土地闲置期间,还可以轮种其他品种的菌类。同时,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吸纳务工、技术帮扶等方式,可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增收。为助...

    2259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麦粒栽培种的培育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菇麦粒栽培种的培育

    双孢菇麦粒栽培种具有制作简单,发菌快、易于播种的优点。但在制作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否则容易引起细菌等杂菌污染的现象。其制作技术如下: 一、煮麦。选择无虫蛀的小麦,倒入沸水中煮20?25分钟(水用石灰调pH值8?9),在煮沸期间捞去?麦等漂浮杂物,并不断搅拌,煮至麦粒无白心时,立即停火将麦粒捞出,切...

    820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种花菇富了内蒙古五原县先锋村
    食用菌资讯 |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种花菇富了内蒙古五原县先锋村

    近日,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丰办事处先锋村花菇产业园看到,花菇大棚一座连着一座。走进菇棚,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阵阵菇香扑面而来,一朵朵花菇破包而出、长势喜人。五原县佰通农资专业合作社社员蔺志兵正和工人们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蔺志兵用来种植的花菇棚都是由五原县佰通农资专业合作社免费提供使用的,除...

    243 菌类资料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

    金针菇软腐病,又称绵霉病、腐烂病等,是金针菇栽培中发生叫普遍的一种真菌病害,且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的第2~3茬菇上,尤以袋栽或床栽方式的发病较重。其病原菌为异形葡枝霉,属于半知菌类。其菌丝白色,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反复轮状分枝,产孢细胞近圆柱形,基部宽,末端渐细,顶部钝。分生孢子椭圆形,...

    1298 蘑菇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制种技术

    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3个层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二级、三级菌种。其中母种的分离选育技术性强,要求精化;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则相对比较简单。下面介绍各级菌种的制作技术。一、母种的分离选育母种主要采用人工选择、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原生质融合等手段获得。作为一般制种专业户,可以采用...

    224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退菌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退菌的防治

    1.症状: 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

    607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减少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减少食用菌虫害

    食用菌的虫害主要有菇蚊、菇蝇、跳虫、螨类及线虫等,其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保持菇场清洁: 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 防成虫入室: 室内栽培食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

    2699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菇盐渍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菇盐渍方法

    一、水洗将分级后的滑子菇用流水洗出杂质,水洗后放到竹筛上滴去多余的水分。二、杀青杀青的目的是杀死菇体组织,便于盐分进入。将滑子菇分批少量放入10%浓度的盐开水中,用竹、木器轻轻翻动,水开后经2-3分钟后捞出。杀青时最好用铝锅,以保持菇体的正常颜色,生产量大或集中加工的单位最好用不锈钢的蒸煮锅加热杀青...

    1989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蘑菇菌种制作步骤?
    蘑菇菌种制作步骤?

    蘑菇的菌种制作时间因不同蘑菇种类、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而异,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 蘑菇的菌种制作时间因不同蘑菇种类、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而异,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首先,制作蘑菇菌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免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影响到菌种的生长和品质。蘑菇菌种制作包...

    2773 食用菌 种植教学
  •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灵璧:“小菌菇”成就大产业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食用菌资讯 | 安徽灵璧:“小菌菇”成就大产业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带动等措施,强势对接长三角,加大与沪、苏、浙合作攻关,使食用菌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优,短短3年时间便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今年上半年,灵璧县食用菌栽培面积多达80万平方米、350万袋,产量达1.06万吨,实...

    1670 菌类资料 食用菌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绣球菌母种的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绣球菌母种的制作技术

    母种是指经规范方法选育后而获得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通常又称为一级种或者试管种。关于绣球菌原始母种的来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子实体上自行提取,但是由于制作过程要求严谨,难度较高,所以一般的生产单位都是从国家认可的研究单位购买而来的。买回后直接...

    1696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加工食用菌保健饮料的原料及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加工食用菌保健饮料的原料及制作方法

    香菇保健饮料:取鲜香菇100公斤,洗净,切成约1厘米见方的小碎块,放入装有搅拌器并用蒸汽加热的不锈钢容器中,再添加椰子水100升,升温到60℃,搅拌15个小时后用压榨机压取滤液。取100升滤液,对入溶有50克乳化剂(1:1的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脂和硬脂酸单甘油脂的混合物)的椰子油2公斤进行搅拌,再添加...

    1577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害:毛壳菌的防治技巧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害:毛壳菌的防治技巧

    毛壳菌是蘑菇栽培中发生普遍并为害较重的一种杂菌。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播种后15天内,影响蘑菇菌丝的定植和发菌,使堆肥变质,导致不出菇或严重减产。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防治该病害。 一、为害症状播种后一周左右,堆肥表面及内部出现灰白色绒状菌丝,和食用菌菌丝很像,因此难以区别。几天后,在灰白色绒状菌丝...

    2916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