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桂森,男,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已退休),阜平县食用菌专家组组长,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先进工作者。
“我把100多项新成果、新技术推广应用到阜平县的食用菌产业之中,在太行山深处绽放了朵朵致富蘑菇伞……”10月17日,在河北廊坊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廊坊市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侯桂森掷地有声地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侯桂森在食用菌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在国内外不少地方指导过食用菌产业,但真正触动灵魂、甘愿奉献的地方是保定市阜平县。阜平县是革命老区,也是纯山区县,号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可就是这“半分田”,不是在沟底就是悬挂在半山腰上,群众一度靠天吃饭,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
“看到老区群众生活贫困落后,我心里很不平静,觉得能为这里的百姓作点贡献不仅应该而且光荣。”当阜平县领导提出聘请侯桂森担任技术专家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自2015年9月28日受邀参加阜平县发展食用菌产业誓师大会开始,侯桂森就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新征程。
为确保食用菌产业科学起步,侯桂森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承担了《阜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任务。在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依据阜平的产业现状、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明确了构建现代化食用菌产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目标和主栽品种,为产业稳步推进起到了引领作用。
为实现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弯道超车,侯桂森与有关学者、企业及各界人士研讨,总结形成了“六位一体、六统一分”运营模式。该模式整合各方优势、快速形成合力,为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已在河北省食用菌产业体系推广应用。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引起很大反响,被专家称为现代食用菌产业运行的“阜平模式”。
为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由侯桂森担任院长的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根据产业发展轻重缓急,实施课题研究,开展科研攻关。几年里,共与省内外16家科研院所和20多位行业专家建立了横向联合,有针对性地指导产业发展。几年来,侯桂森行程40多万公里,考核工作日将近1000多天,开展各类培训班近200次,培训各级技术人员和菇农1.5万多人次,为食用菌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
在以侯桂森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导下,阜平县还建设了现代菌棒集约化生产体系和产业园区,克服了以往食用菌产业菌棒生产环节生产设施简陋、重复性投资大、设备使用效率不高、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弊端。他们攻关研发并投入使用的香菇专用栽培棚,可以实现周年出菇,单棚产值可达20万元,纯收入可达6至8万元。
经侯桂森等各界人士几年的不懈努力,阜平县食用菌产业从零起步迅速发展壮大。目前,食用菌产业已覆盖全县140个行政村,建成高标准产业园102个,出菇棚室4610栋,年产鲜菇耳5.5万吨,实现产值8亿多元。产业直接带动1.5万户,其中贫困户8620户实现脱贫致富。
“我坚信,作为一名党培养出来的老知识分子,只有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把科研论文写在太行大地上,才能真正体现出我的人生价值。”侯桂森表示,他将不忘初心,以强农兴农为已任,一如既往,率领团队,用小蘑菇撑起大产业,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再鼓干劲、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