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羊肚菌出小菇后出现黄脚死菇的原因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江俊 点击 :

种植羊肚菌时,地温大概在8-10度左右,空间温度在20度左右时,保持这个温度7-8天,通常就能看到菌床上面会长出来一层白色的丝状物,这就是俗称的菌霜。此时也进入到了羊肚菌的生殖转化阶段,需要在地面上补充有机营养物。这个营养袋并不是说胡乱弄一些玉米芯、棉籽壳、木屑、小麦,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而成的,营养袋需要划两道口子向下放在菌床上,羊肚菌生长时所需要的主要营养就是通过营养袋来吸收的,能提高羊肚菌80%以上的产量,如不放置营养袋,羊肚菌极有可能不出菇。

羊肚菌出小菇后出现黄脚死菇的原因 | 菌菇种植

营养袋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羊肚菌的菌丝提供营养,以利于形成更多的菌核,为羊肚菌的高产奠定基础。那么营养袋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一般制作营养袋需要用到小麦,小麦在营养袋中占有25%的比例,木屑占有40%的比例,还有麸皮、石灰、玉米面和豆粕加水混合而成。营养袋制好以后,摆放的时间也要注意,如果摆放的时间过早,羊肚菌的菌丝还没有生长到表面,菌丝进入营养袋时间延迟,就为其他杂菌创造了条件,容易引起杂菌干扰营养袋。如果摆放过迟,又会容易影响羊肚菌菌丝营养的供给,土壤中的菌丝一老化,同样影响菌核的形成。

所以,原则上我们应以土壤缝隙中的菌丝已向上延伸到地表时摆放营养袋比较适宜。当拿到营养袋时,将营养袋划开,之后将开口向两边扒开,然后将营养袋开口朝下用力按到地面上,目的是营养料和土壤大面积的接触,有利于菌丝往营养袋里走,也有利于营养往土壤里去。营养袋经过高温灭菌后一直处于密封状态,摆放到田间时需要破口,以便于羊肚菌菌丝生长进入营养袋,分解吸收养分。将开口面接触地面并用力压,让它和地面紧密接触就可以了。这种方法既减少了感染几率,又有足够大的破口面,以便于羊肚菌菌丝快速进入营养袋。

摆放时还需要注意,位置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大概就是每个袋子间隔之间20-25公分左右,一平方米大概摆放10-20个袋子。合理摆放营养袋既能对羊肚菌合理供给养分,又能降低成本,摆放营养袋要根据地面宽度来决定,总体来说,每个营养袋供给养分的范围以营养袋为中心,以25厘米为半径,就能满足营养袋周围羊肚菌菌丝所需要的养分。那么营养袋摆放过后又该如何管理呢?营养袋摆好以后,我们需要将之前覆盖菌丝的黑色薄膜拉上去继续覆盖,覆盖上薄膜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土壤湿度,另一方面就是为了遮光,因为羊肚菌生长过程中需要暗光培养。

羊肚菌袋式栽培脱袋覆土后在正常气温下,约一个月即可出菇。野外畦床栽培到第二年3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2一18℃时羊肚菌子实体才开始发生。从栽培到出菇,这一阶段主要是保持床面覆土潮湿。具体管理是经常用喷雾器向表面覆盖树叶上喷水,只宜少而勤,切不可使多余水分流到料内。每7天左右喷洒一次营养液。当有部分子实体出土时,应去掉部分树叶,喷洒少量水。如盖膜应将两头掀起,保持空气新鲜,湿度提高到54%一81%,几天后可长出大量羊肚菌。羊肚菌盛产期在3月底至4月底之间,温度在12~18℃是其生长高峰期。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谈储藏菌种的经验启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谈储藏菌种的经验启示

    食用菌菌种保藏可有效保持其优良种性,延长优良品种使用的年限,因此,它与新品种的选育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食用菌生产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正规、严格的贮藏方法需要一些设备,对操作技术也有很高要求,对广大的菇农来说,一些简单的土办法更可行,更有推广价值。现将储藏菌种的几点经验浅述如下:一、井底低温...

    184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防治方法

    跳虫又叫烟灰虫,最常见的有紫色跳虫、黑扁跳虫等,跳虫为害的食用菌有平菇、草菇、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大球盖菇、木耳、猴头、姬松茸等。防治技术如下: 一、清洁卫生,消灭虫源 1.彻底清除制种场所和栽培场所内外的垃圾,尤其不要有积水,防止跳虫的孳生。 2.跳虫喜温暖潮湿,但不耐高温,培养料最好采用发酵料...

    2508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类病害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螨类病害防治措施

    螨类常集中在菌块周围咬食菌丝,使被害菌丝不能萌发。螨类严重为害黑木耳、银耳的耳根和菌丝,影响出耳,并造成烂耳和畸形耳。 防治措施:菇种培养室、菇房应远离仓库、饲料间和鸡棚等地。要经常检查菌种,如发现螨类,用棉塞蘸50%敌敌畏熏蒸,可以杀死螨类而对蘑菇菌丝无影响。菇房播种1星期后,在料面放1块塑料布,...

    174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绿霉菌的最新防治方法

    绿霉菌又叫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在平菇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几年的探索实验,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一)搞好菇房消毒 对菇房及四周要进行彻底消毒,消除各种杂物。用石灰或黄泥抹墙缝。用10%的新鲜...

    1272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检查要细心

    检查母种是每一个食用菌母种制作人员必须的工序之一,从菌种萌发开始每隔48小时就应检查一次。检查母种必须具备的前提是必须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明确的了解,主要关注点是生长的适宜温度、正常的长速和长相、适宜的培养基。并且使菌种处于标准环境条件下。这是因为任何品种的母种特性特征的所有数据都是在其一定条件下和...

    1474 菌类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五措施”有效防治金针菇黑头病
    食用菌病虫害 | “五措施”有效防治金针菇黑头病

    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反应。 一、发生条件 该病害发病的内因是品种的不抗病性,外因是高温、高湿或喷洒不干净的水把细菌带到子实体上,如菌盖表面长时间有水滴或湿度过大极有利于该病害的发生,通风不畅能加剧病害的发展,中温...

    223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少食用菌虫害的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减少食用菌虫害的方法

    1.保持菇场清洁 菇房在栽培前要彻底清扫干净,并用800倍的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均匀喷一遍。室外种菇,要清除栽培场地周围的杂草,并用250倍的敌百虫溶液喷洒土壤和场地周围。 2.防成虫入室 室内栽培用菌,要将门窗、通风孔等用60目的细纱网钉上,防止蝇、菇蚊等成虫入室危害。 3.药物熏杀 室内栽培食用菌...

    1125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香菇可以分离菌种吗?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香菇可以分离菌种吗?

    野生香菇是可以分离出菌种的,但分离出的菌种是不是能够成活,能够成活,是否在人工种植中,能够适应人工模拟的生长环境,也具有着不确定性。如果要它成为人工种植中能使用、并且具有优良的抗性、出菇性能、产量性能、质量性能还需进行无数次的驯化,驯化成功才能做为新品种进行推广使用。对野生香菇进行分离并不难,其中最...

    205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近几年来,我市的平菇栽培发展很快,但在生产上常因各种原因造成不发菌、发菌慢、烧菌、不出菇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1菌种已老化,菌丝生命力差;2培养料含水量过多,料已变质,产生大量杂菌,抑制菌丝生长...

    2320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资讯 | 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野生鸡油菌 成采摘新宠
    食用菌资讯 | 四川攀枝花市中坝乡野生鸡油菌 成采摘新宠

    眼下,正是采摘野生鸡油菌的季节,走进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乡学房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可以看见颜色鲜艳,呈喇叭花状的鸡油菌,一簇簇的从地里“冒出来”,有很多客人慕名前来采摘,体验采摘蘑菇的乐趣。学房村村委会副主任陈伟:“这个月地里长出很多鸡油菌,真的是丰收了,游客们边参观种植基地,边采摘鸡油菌,仅一天时间...

    1389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培养料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培养料

    棉籽壳常配方有如下几种:配方一:棉布籽壳90%,石膏1%,过磷酸钙1%,鼓皮8%。配方二:棉籽壳68%,木屑(阔叶树种)20%,石借1%,过磷酸钙1%,鼓皮10%。配方三:棉籽壳44%,木屑44%,鼓皮(或米糠)10%,石膏1%,过磷酸钙1%,另加尿素0.3%。木屑常用配方有如下几种。配方一:木屑5...

    2090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简易贮藏方法介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母种的简易贮藏方法介绍

    食用菌菌丝繁殖快,易变异,菌种贮藏难度较大。现介绍几种效果很好且简单易行的菌种贮藏法。液体石蜡贮藏法:选用化学液体石蜡,高压灭菌后放入40℃恒温箱中数小时或干燥器中数日,用无菌吸管或注射器吸取液体石蜡,注入菌种试管。注入量应高出斜面尖端1厘米左右,塞上棉塞,用蜡封好,直立贮藏在低温处,可贮藏5年。麸...

    1651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巧培育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巧培育

    一、母种培养: 培养母种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18-20克,葡萄糖20克。 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入1000毫升水中煮沸30分钟,用6-8层沙布过滤,补足损失水分。将琼脂加入溶化后,加...

    177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等。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该病是由一种名叫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主要特点为: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故叫湿泡病。但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不同,病症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则有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

    61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白瘤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白瘤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平菇褶子处长了一颗颗白色瘤状物,俗称平菇白瘤病。很多人刚开始以为是病害,其实这是一种线虫病害,今天就来讲讲具体防治措施。线虫侵染平菇后会产生白色的瘤状凸起,在平菇菌褶中形成许多不规定的瘤块。严重时,整个菌褶里面都布满白色小瘤,导致平菇失去商品价值。线虫会在瘤中产卵,幼虫孵化后不久就会从瘤中钻出来。发...

    1944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