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防治

时间 : 06-23 投稿人 : 泽安园艺 点击 :

该病在北方地区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欠收,重则只菇无收,发病率高。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防治 | 菌菇种植

病害症状:

该病由假单胞杆菌引起,假单胞杆菌在平菇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可发生病害。病原菌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为传播介体,从幼菇期到成熟都有可能发病。被染菌后初期菇柄根部或菌盖局部呈微黄色,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成菇菌褶扭曲,萎缩干巴,属典型的干腐病。另一种为菇体发病时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发病部位有潮湿感,并逐渐向组织内部渗透,直至菇体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恶臭,为典型的湿腐病,上述病害菇农称之为黄菇病。

发病因素

1、菇场作用老菇场多年连续栽培,病原菌基数高,是诱发黄菇病主要因素。

品种问题菇农多年习惯使用同一品种,致使抗病能力降低。从外地盲目引进带有病菌的菌种,致使病菌泛滥。

2、管理不当:在每潮菇采收后对残留菇床上的死菇未被清除,特别是菇体生长期水份管理不科学,多次浇淋,菇体吸水处于饱和状态,有利细菌繁殖生长,加之菇棚通风不良,湿度过大,闷湿是诱发细菌性黄菇病的主要原因。初期局部或个别菇体出现严重水渍,1-2天后菇体开始变黄并逐渐蔓延,直至腐烂,菇棚内成爆发性发病。

3、水源不清洁:菇农使用小河塘水直接喷洒菇体,若河溏水被污染,含有大量病菌,则会造成菇体感染。

4、土壤带菌 :平菇的覆土栽培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已被广大菇农认可,但土壤内含有多种病原菌,尤其是腐植高的土壤,若不进行处理就用于栽培,极易诱发此病。

5、自然因素:在菇体生长期因自然因素尤其是在秋冬春季出现连续2-3天大雾天气,造成地区性突发病,发病范围可覆盖整个雾区,尤为深灰黑色平菇品种发病率高于灰白色品种。

6、虫害传播 :双翅目害虫咬食腐烂变质物质后,进入菇棚后咬食腐烂变质物资后,进入菇棚咬食菇体传染此病。

防治措施:

1、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发病原因,应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对老菇场在使用前要彻底清除废料,菇棚两侧和地面撒白灰粉,用火碱重重喷洒一遍,然后用克露等熏蒸消毒。经调查发现,老菇房发病率明显高于新菇场,发病率高低还与菇农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管理粗放的发病率高,反之则低。在出菇管理阶段采用在菇棚地面墙壁浇水,保持稳定的空间湿度,可减少向菇体喷水量。喷施菇体使用的水源要清洁,可加入1%漂白粉消毒水源,喷雾状水,做到轻喷、勤喷,一次喷至菇体表面有湿润感即可,切忌用大水直接浇灌,最好采用雾灌方式,投资少,效果好,而且又节省了大量劳力,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注意通风换气,还要定期喷洒菇虫净,菇虫速杀等杀虫剂。

2、选用抗病强品种:不同品种在同一菇棚内的抗病能力有相当的差异,从南方引进的平菇高产品种,不一定适合北方的条件,抗逆力性差就会导致发病,应选用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有条件的对平菇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提高其抗病能力,更有利于高产稳产。

3、药物防治:

细菌性病害发展迅速,最快2-3天,慢则也只有5-7天,在幼菇生长期一旦发生细菌性病害应及时用药物防治。常用药物为:

(1)黄斑消:属广谱强力杀菌剂,1:500倍2-3天一次,连喷2-5次。

(2)洁霉净:将10g药片,兑水25~35市斤,喷洒病菇3-6次。

(3)黄菇一喷灵:在使用黄斑消药物防治无效的情况下,使用黄菇一喷灵效果较佳。出菇期每3-7天对菇棚内地毯式喷洒一次以预防外来病菌的侵染。出现病害时,直喷菇体或料面,一般病情喷洒1-2遍即愈,病情严重时连喷2-3遍即愈,用药不妨害子实体生长。喷药后注意加强通风。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霉菌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霉菌防治方法

    冬栽、草菇春栽宜早不宜迟,一般冬栽最佳制袋接种期为11月至翌年2月底。春栽最佳制袋接种期从1月上旬至3月下旬,不可过迟,过迟气温高,易受杂菌污染。菌袋发菌成功率低,而且有碍菌袋转色和菌丝生理成熟,增加越夏困难。下面就介绍一下栽草菇培霉菌措施:常见的霉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曲霉和链孢霉。草菇的整个...

    869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资讯 | 西安高新区:羊肚菌里好“钱”景
    食用菌资讯 | 西安高新区:羊肚菌里好“钱”景

    今年,西安高新区灵沼街道诚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了6亩羊肚菌,合作社负责人杨齐英把羊肚菌以精品礼盒的方式包装出售,单价达120元/斤。与此同时,高新区庞光街道炉丹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今年也种植了40亩羊肚菌,合作社负责人杨建民表示,每亩产量350斤左右,收购商直收50元/斤。高新区将持续加大羊肚菌等...

    285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科技下沉帮扶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科技下沉帮扶永胜县食用菌产业发展

    近日,云南省级人才对口专家团队下沉基层帮扶“食用菌”专家团队到永胜县,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专家团队先后到永胜县长坪林下松露保育促繁、羊肚菌仿生栽培基地,松坪、光华等乡(镇)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指导。对松露保育、羊肚菌栽培管理技术、木耳栽培提出指导意见。专家团队认为,松露保育促繁需要结合当地气候...

    2511 食用菌种植 菌类文化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理病害的防治??红根或绿根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理病害的防治??红根或绿根病

    此病症状是菇脚发红或发绿,菌盖颜色正常。发病原因:出菇前喷水过多,喷施葡萄糖过多;培养料偏酸;通风不良等都可发病。防治方法:应加强通风,避开在高温时喷水,喷水与喷糖液时,根据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菇的干湿情况,尽量掌握在籽实体生长最适宜的范围内,出菇期土层含水量不宜过高。采菇前停止喷水,并适当通风。...

    262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菌种生产中平皿的使用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菌种生产中平皿的使用

    传统母种的生产以试管(斜面)为准,因此母种也被称之为试管种。食用菌生产中,试管被用于进行母种生产主要是因为管口较小不易污染,且在存放和观察方面比较方便。依据菌种保藏、活化和生产等目的的不同,常使用15×150mm、18×180mm和20×200mm等大小不同的规格...

    1860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菇霉菌污染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滑菇霉菌污染的综合防治

    1.霉菌种类及为害 滑菇栽培,常见污染霉菌有木霉、青霉、链孢霉和曲霉。这类霉菌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迅速繁殖蔓延,后期在培养料表面形成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或黑色霉状物。此时霉菌与滑菇菌丝争夺营养,有的分泌毒素,影响滑菇的生长和发育,其中以木霉菌危害最为严重。 2.污染方式 2.1...

    84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杨树菇品种介绍及栽培技术
    杨树菇品种介绍及栽培技术

    杨树菇的拉丁学名为Agrocybe aegerita(Brig.ex Fr.) Sing,种名附加词“aegerita”来源于拉丁文aegerite,意为杨树的,指本种自然发生在杨树上。在分类学上,杨树菇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粪锈伞科,田头菇属(田蘑属)。杨树菇的...

    134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食用菌病虫害 | 段木木耳杂菌裂褶菌如何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段木木耳杂菌裂褶菌如何防治?

    裂褶菌,学名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别名:白参(云南)、树花(陕西)、白花、鸡毛菌(北方)。裂褶菌子实体小型。菌盖直径0.6-4.2cm,白色至灰白色,上有绒毛或粗毛,扇形或肾形,具多数裂瓣,菌肉薄,白色,菌褶窄,从基部辐射而出,白色或灰白色,有时淡紫色,沿边缘纵裂而反卷...

    2049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平菇常见问题及防治对策

    近几年来,我市的平菇栽培发展很快,但在生产上常因各种原因造成不发菌、发菌慢、烧菌、不出菇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试验及生产实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 1.原因:1菌种已老化,菌丝生命力差;2培养料含水量过多,料已变质,产生大量杂菌,抑制菌丝生长...

    2320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有机滑菇的接种方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有机滑菇的接种方式

    目前有机滑菇菌棒接种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用接种箱法,另一种是开放式接种法。该方法是近年来为适合单户种植数量增加,在接种箱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实用接种法。(1)料棒冷却 开放式接种法的冷却场所即为接种场所,因此冷却场所必须相对密封,卫生条件较好的环境,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若空间太大,则应挂接种帐蓬(用...

    1999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北方香菇为什么常见畸形菇、萎烂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北方香菇为什么常见畸形菇、萎烂菇?

    在北方有很多人都在种植香菇,可是有些人的香菇产量非常可观,可有些人香菇总是出现畸形菇、萎烂菇呢?这其中的原因你真的了解吗?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畸形菇:大脚菇—菌柄粗而短,菌盖肥厚,原因主要是高温品种制棒较迟,出菇时遇低温影响而形成,防治措施主要是选用的品种要符合对温度...

    216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

    金针菇软腐病,又称绵霉病、腐烂病等,是金针菇栽培中发生叫普遍的一种真菌病害,且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的第2~3茬菇上,尤以袋栽或床栽方式的发病较重。其病原菌为异形葡枝霉,属于半知菌类。其菌丝白色,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反复轮状分枝,产孢细胞近圆柱形,基部宽,末端渐细,顶部钝。分生孢子椭圆形,...

    1298 蘑菇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基地 | 云南临沧市赤松茸铺就致富新路
    食用菌基地 | 云南临沧市赤松茸铺就致富新路

    赤松茸是近年来兴起的食用菌新品种,是一种能“吃”秸秆的经济作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眼下,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曼莱村的赤松茸采摘园里热闹非凡,随着园内的赤松茸陆续进入采摘期,吸引了不少市区及周边游客前来采摘。“采摘园充分利用了村里的闲置资源,让闲置资源产生出更大价值。”相关负责人表...

    262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蜜饯加工方法

    1、选料及处理:选菇体体形饱满,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草菇,采收后立即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2、烫漂及硬化:将处理后的草菇投入沸水中烫漂2-3分钟,以杀死酶的活性,烫漂后立即捞起,放入冷水中冷却。冷却后捞出,放入0.5-1%的氯化钙溶液中浸渍10-12小时...

    902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猴头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在猴头菇栽培管理的各个技术环节,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措施,杜绝或减少病虫害入侵的途径和机会,创造有利于猴头菌生长发育但不利于细菌和害虫发生繁殖的生态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到最低限度。在确实需要用化学药剂防治时,只能使用低毒药剂,且应在未出菇前或每潮菇采收后进行,并注意少量...

    2416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