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灵芝病害:指孢霉

时间 : 07-01 投稿人 : 舞香风园艺 点击 :

指孢霉(DactyliumdendroidesFries)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丝孢科,指孢属。

灵芝病害:指孢霉 | 菌菇种植

1.形态特征菌丝洁白,棉絮状。分生孢子梗细长、稀疏,轮状分枝呈辐射状排列。分生孢子长圆形,无色,着生于小梗顶端,单生或呈小簇,多为4个细胞。

2.发病规律

(1)传播途径指孢霉生活于土壤中,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分布很多。灵芝覆土栽培时,土壤未经消毒处理,易传播此病菌。

(2)发生条件高温、高湿、不通气和覆土过厚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

3.为害症状该菌在覆土表面局部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继而迅速扩展形成1层厚度达1-2厘米的白色菌被,将床面覆盖。受害的灵芝菌柄被纤细的菌丝侵害,使菌柄基部呈水渍样腐烂,形成黄褐色或淡褐色软腐症状,使子实体正常发育受到抑制。

4.防治方法

(1)覆土前用5%甲醛溶液进行熏蒸处理。

(2)拌料采用于净的流水或自来水。

(3)染菌初期可局部扒去菌被撒石灰粉或喷雾2%的甲醛溶液,加强通风并停水1-2天。

(4)在不损害幼芝生长的前提下,及时清除杂菌的覆土,重新盖上1-2厘米的火烧土或消毒处理土。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中菌丝萎缩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栽培中菌丝萎缩原因

    通常情况下,草菇播种后12小时左右,菌种块就应该萌发,并开端向料内生长。如果播种后24小时,菌丝仍未萌发或仍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菌丝发生萎缩。1、高温烧菌:当培养料内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5℃时,就会使菌丝萎缩死亡。2、药物影响:草菇对农药十分敏感,播种后,菇农为了防病杀虫喷洒了农药,致使菌丝因药害而...

    235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春栽银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春栽银耳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春季银耳栽培大多数是绿霉为害,也有部分根霉、毛霉污染,而链孢霉极少。绿霉、毛霉、根霉常发生在菌袋接种穴边,或接种后9-10天两穴菌圈接头时,在菌丝前端出现,也有在袋壁出现。绿霉也发生在子实体上。使耳片霉烂。链孢霉多发生在袋口扎缝隙。造成污染原因主要由于料袋灭菌不彻底,无菌操作不严,袋膜破孔,菌种不纯...

    168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在香菇生产的过程中,常受到病虫的危害,如果防治不利,会使香菇栽培陷入恶性循环的境地,轻则造成减产,重则栽培失败,所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木霉 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

    2132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自制香菇酱的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自制香菇酱的制作工艺和注意事项

    1、选用新鲜、风味正的面酱(或豆酱)、辣油、猪肉、香菇、花生米、春笋、豆腐干。2、将猪肉洗净,切成肉丁;将香菇洗净,沥干,切成小块。在锅中倒入少许色拉油加热,先放入肉丁,炒至变色,再放入香菇丁一起炒熟,待用;将花生在锅中炒熟后出锅,用刀拍碎至绿豆大小待用;春笋去皮,切成丁块,豆腐干用水发至柔韧,切成...

    136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识别的经验启示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识别的经验启示

    金针菇病害病菌在金针菇基部侵染,菌柄变褐并腐烂。进而向上发展覆盖整个子实体,被害处呈水浸状并逐渐变成褐色状软腐。金针菇软腐病,又称绵霉病、腐烂病等,是金针菇栽培中发生叫普遍的一种真菌病害,且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的第2-3茬菇上,尤以袋栽或床栽方式的发病较重。其病原菌为异形葡枝霉,属于半知菌类。其菌丝白...

    570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

    灰树花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害有黄黏菌、霉菌等。 (1)黄黏菌 没有细胞壁,是一团原生质团,会移动,扩散快。该蓖直接吞噬灰树花的菌丝和子实体,致使子实体分解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换气,尤其在雨季,菌床上不能积水,覆膜上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在人行道上铺一层细沙和撒一些石灰,可阻止黄黏菌传播。也可...

    85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采摘后的新鲜食用菌,常温下易腐烂变质,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破损,降低质量,造成损失。在生产旺季要鲜销食用菌,在炎热的季节要收集加工食用菌产品,必须作好保鲜和贮藏。为了调节、丰富食用菌的市场供应,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必须搞好食用菌的加工。现介绍食用菌最常用的保鲜贮藏与加工方法。(一)保鲜贮藏法1...

    1313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原因所产生。牛皮包病菌在发病之前很难被发现。可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的速度却相当快。现将防治牛皮包病菌及绿霉的方法与配方介绍如下: 一、原料配方:硼2克、锗2.5克、钼2克、锌3克、铁1.5克、锰2.5克。渗...

    1795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为什么会得黑头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为什么会得黑头病?

    金针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菌类之一。它不像其它的蘑菇那样粗又大,它是由很多个小菌组成的。有一定的价值的,很多人都在种它,可是有的种植户说,在种植的时候处理不好的话会使它遭受病害,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金针菇黑头病该怎样应对,及预防的措施是什么。金针菇适合生长在5~32度左右的环境中,不过最适合的温度还是在...

    1493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灵芝菌种的分离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以及基质内菌丝分离法。这3种分离方法各有特点:基质内菌丝分离因易污染较少采用;孢子分离法又称有性繁殖,一般在研究及菌种复壮时采用;一般大规模生产时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该操作简便,且能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品性。 一、子实体组织分离法 选取形态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未...

    81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高温热害减灾技术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高温热害减灾技术措施

    高温热害对食用菌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使处于发菌阶段的香菇、黑木耳等烂棒和感染杂菌的风险大增,引起出菇阶段的秀珍菇、高温香菇、平菇等出菇率下降、死菇、病虫害感染,甚至出现烂棒烂袋等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及早采取措施降低高温干旱造成的损失。1 菌棒制作避高温高温期制棒(袋)接种影响菌种成活生长,并且易污...

    2055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生产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菌种生产技术要点

    1、菌种培养室要选在通风、干燥、无直射光线的清洁场地。 2、利用空调调节温度的培养室,不可以住人,温度控制在22 —— 24摄氏度,并定期通风换气。 3、采用菌种瓶和菌种袋生产菌种相结合,以保证菌种成活率和有足够的新鲜空气,保证菌丝粗壮。 4、菌种培养料缓冲剂应选用石膏,切...

    189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菇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死菇的原因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现把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一、通气不畅 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播种1-4...

    254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让食用菌母种更健壮的妙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让食用菌母种更健壮的妙方

    大多数食用菌母种的外观要求菌丝洁白、密集、粗壮有力。而长期单一的使用PDA培养基很难做到,这是因为食用菌同样有“贪吃、喜新厌旧”的毛病。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菌种取自于野生食用菌,大自然是它的老家,细心的朋友可观察到,各种菇都有它各自的适生树种。比如榆黄蘑多长在榆树上,榆耳只长在...

    257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资讯 | 贵州安龙县“五才”融合 推进食用菌产业人才培育
    食用菌资讯 | 贵州安龙县“五才”融合 推进食用菌产业人才培育

    贵州省安龙县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食用菌产业全力推进人才强产战略,以职业能力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强对在职科技干部和企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及菇农的种植技术培训,“五才”融合发力,不断提高职业素质和科技转化水平,奋力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产链支撑,政策强才。以3万余亩食用菌种植规模和全产业...

    367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报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