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草、猪笼草种植简介
捕蝇草原成长于北美洲,多年生植物,常年叶子碧绿,中间电视台“人与自然”曾有报导。它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是每片叶的构造,叶端长着像一个蚌壳似的捕虫器,能够随意开合,其边缘上还成长很多象眼睫毛一样的细短毛,平常两半是向外张开的,一旦有苍蝇等昆虫触动了里面的刚毛(也可用小细棍子触动),那叶瓣就在很短的时间象鼠夹子一样相互交错,将猎物关在“蚌壳”里。在非猎物时叶瓣数分钟后便慢慢张开,十分有趣。
捕蝇草株形小,重要用于室内观赏,叶子长5-10厘米左右,喜欢荫凉湿润环境,成长时期日光要充溢,成长温度为15-30摄氏度,冬天不要低于7摄氏度以下。土壤选择:用阔叶树林内的腐叶土,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透气。并进行土壤曝晒、消毒后方可上盆,但土表面需长期坚持湿润,不用施肥,冬天在家庭中种植时.要避免干燥,蚊蝇较少,它的叶子能使用光合作用供自己营养物质,有时也能够切少量的肉丝饲养。病害:一个月左右喷施千分之一的多菌灵避免软腐病的形成。
猪笼草原产荷兰、马来半岛的热带地区,属多年生捕虫类草本植物。每片叶端长有一个捕虫笼(成品笼约长10-15厘米左右),口部朝上、还有一个盖子。笼内能分泌出带有香味的蜜汁捕捉蚂蚁、蜘蛛、苍蝇等,使昆虫进得去出不来,死在笼内腐烂后变为营养物质物质吸取。也是目前吃虫植物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土壤选择:同上,每盆栽1株(10-15厘米口径的吊盆)把苗叶子紧锁、端正,使其捕虫笼自然下垂以便观赏。温湿度:该植物如长期处于7摄氏度以下,不但不长反而叶子容易冻坏,捕虫笼口上部会干枯。种植管理:(两栽培物都可)事先搭建一个塑料小拱棚(温室),猪笼草怕烈日曝晒,必需遮荫,否则叶子易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长期处于阴暗环境,叶笼产生慢而小,笼面色彩暗淡。将小拱棚底部放些水苔来进行保湿,水苔上放猪笼草花盆。这样以便长期坚持良好的温度及空气湿度来促使猪笼草的成长。扦插:选取枝条,剪取一段茎节带三四片叶为插穗,插后坚持30摄氏度高温,约20-25天可生根。生根后的新苗可喷些叶肥,根部可加些氮素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