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槐为国槐的一个新变异,落叶乔木,由国槐芽变选育而成。小枝浅绿色,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子金黄色,长15-20cm,小叶5-15枚,长25-75cm,宽12-3cm;卵形或椭圆形,全缘。枝条在成长到50-80cm时发生较强的下垂性。落叶后枝条呈半黄半绿,向阳面为黄色,背阴面为绿色。它最突出的特性是,叶子在整个成长季叶色均为金黄色,远看似满树金花,十分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经过近几年的观察,金叶槐体现出了相当稳定的成长性状。其习性和年成长量与国槐基本相同,年成长量略低于国槐。北自辽宁,南至广东、台湾,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四川、云南,在国槐能成长的地方均可种植。喜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及烟尘等抗性更大。抗风力也更强。是优异的城市绿化风景林绿化及公路绿化树种。为了使金叶槐这一优异树种更快更广泛地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利用,笔者近年来对其养殖办法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现将其养殖措施总结归纳如下。
1 养殖办法
金叶槐的养殖一般采用嫁接养殖。以原种普通国槐作砧木。嫁接可采用芽接和切接两种办法。
1.1 嵌芽接
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一种嫁接措施,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在春、夏、秋天都能够进行,以春末至秋初为最佳期间,此时温度高,愈合快,容易成活。芽接时选择当年成长健壮、叶芽饱满的枝条作接穗,剪去叶子用湿毛巾包好或泡于水中,以备取芽片用。选取1-2a生的苗木作砧木,砧木不宜过大。嫁接时先从接穗上削取盾形芽片,首先从芽上方1cm左右处斜向下削一刀,切口长约2cm,再从芽下方1cm左右处斜向上削取芽片。芽片的大小一般长1-2cm,宽约05-1cm,使芽居于芽片中部或稍偏上些。砧木在离地表5cm左右处选一平直光滑位置与削芽片同样措施,削一形状与芽片相吻合的切口,长度要能刚好装下最好。将芽片插入切口,使发生层对齐,最后用塑料薄膜绑好。
1.2 切接
切接适用较粗大的砧木。一般只在春天进行。嫁接时首先选取2a生接穗长6-10cm,有2-3个饱满芽。下端两侧削生长约3cm的平滑削面,削面要平直并超过髓心。再将长削面反面末端削一05-08cm的小斜面。砧木在2-5m处锯断,削平茬口,随即用劈接刀将砧木沿皮层和木质部之间向下垂直切一刀,切口长约4cm。把接穗从砧木切口沿木质部与韧皮部中央插入,长削面朝向木质部,对准出现层,削面上部也要“留白”03-04cm,然后用塑料布将接穗缠绕固定,外部罩上15cm×20cm的塑料袋,用塑料绳缠绕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