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学名: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10~11月开花。球果翌年成熟,椭圆状卵形,熟时赤褐色。产于亚洲西部、喜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中国只有一种喜玛拉雅雪松,分布于西藏南部及印度和阿富汗。分布于阿富汗至印度,海拔1300~3300米地带,中国多地有种植。
雪松为常绿乔木,是珍贵的用材树种和观赏树种。
雪松大多数数是雌雄异株,自然授粉比较困难。在种源不足的状况下,可应用半木质化带叶的枝条进行扦插来繁殖雪松。
一、选地作床。育苗地选在河旁、渠边的林间空地上,以地势崎岖、开阔、排灌良好、坡度不超过3~5度的沙壤土为宜。若土壤粘重,可恰当混在一起细沙、锯末或草炭和蛭石,以改善土壤通气和保水性。扦插前用1%~3%的黑矾水溶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喷3~4公斤。
二、采条剪穗。插条应从3~5年生健壮的实生母树冠中部当年新抽出的主梢或粗壮的副梢上选取。采集插条一般在7~8月份雨季进行,插条容易成活。剪穗时,10厘米左右长的枝条可直接从基部剪取;较长的可剪成二、三段,每段长10厘米。插穗要小心保留顶梢及个别针叶,以便进行光合作用。插穗的下端要用刀片削成平滑的切口,这样可加快愈合。
三、激素处理。为提升扦插成活率,可将成捆的插穗下端速沾500毫克/升的奈乙酸溶液(用50%的酒精作溶剂,把奈乙酸的结晶粉末先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500毫克/升)5~7秒钟。待酒精蒸发后,再行扦插。
四、扦插盖膜。扦插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扦插时先将激素处理过的插穗基部沾上黄泥浆,再行扦插。南北行向,株行距5×10厘米。插入土中深度4~6厘米。可先用苗签(用竹子制生长约20厘米上粗下细的竹器)打孔,然后插入插穗压实,使之与土壤密接。插完立刻喷水,坚持土壤及叶子湿度。扦插后,用2米左右的竹杆隔一米扎一个拱,再用2米宽的农用薄膜覆盖在上面,两边用土压好。
五、插后管理。雪松扦插生根时间较长,故在插后经常喷水,坚持土壤湿润,拱棚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坚持在80%以上。从扦插到生根愈合前这段时间,除雨天外,每天都要多次喷水;愈合生根后,晴天可每天喷4~5次,阴天早晚各一次;大量生根后,可隔3~5天喷一次水。塑料拱棚内的温度以25℃为宜,太高太低对生根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