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为什么会退化?如何防止菌种退化以及复壮菌种呢?

时间 : 06-14 投稿人 : 阳瑜 点击 :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常使菌种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进而出现优良性状减退或消失、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等现象,这就是菌种退化。

菌种为什么会退化?如何防止菌种退化以及复壮菌种呢? | 菌菇种植

(一)菌种退化:

1.菌种退化的实质:菌种退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菌种退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当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在群体中显著增多,以致占据优势时才会表现出来。对于群体来说,个别细胞的退化变异会随着细胞的分裂而逐步增加,使衰退的个体逐渐增多,最后使整个群体发生严重的衰退。虽然菌种退化现象普遍存在,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延缓其退化进程,将群体的退化控制在最低限度。尽管个体的变异可能是一个瞬时的过程,但菌种退化却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退化的菌种中,经常有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这是菌种复壮的基础。

2.菌种退化的原因与表现: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感染、自体杂交、基因突变、培养条件不适等,病毒感染也会引起菌种退化。食用菌菌种感染病毒后,病毒数量不仅会随着菌丝体的扩大繁殖而增加,而且还会通过带毒的孢子传给下一代。当菌种携带一定浓度的病毒粒子时,在栽培中就会表现出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等退化现象。菌种退化除了与其自身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之外,还受转管次数、机械创伤等外界因素影响。菌种退化的主要表现是理想的优良性状逐渐丧失,继而出现菌丝生长势弱、代谢能力下降、产量降低、易受病虫害感染等。

3.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在某种意义上,菌种退化是必然发生的现象,但依然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防止菌种过早衰退。

(1)控制母种转管次数:从理论上讲,菌种可以进行多次转接;但由于在操作中菌丝受机械创伤等影响,会使菌种产生突变,而多数突变对菌种是不利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转管次数。实践证明,生产上用的菌种转接控制在5代范围内较为合适。

(2)防止菌种混杂在菌种转接、出菇管理等过程中,加强品种隔离管理,减少品种间相互混杂的机会,防止不同品种的孢子四处传播,以保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相对稳定。

(3)经常改变培养基配方:经常改变培养基配方,增强菌种对不同培养基质的适应能力,有利于防止菌种退化。

4.采取适宜的方法保藏菌种:保藏菌种时应将短期、中期和长期保藏方法相结合,根据不同需求选取不同保藏方法,减少保藏菌种转接次数,尽量避免菌种在保藏期间出现衰退。

(5)尽量为菌种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创造适宜的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促使菌丝健壮生长,减缓菌种衰退速度。营养条件包括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比例,营养不足和过于丰富对菌种生长均不利。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适宜才能使菌种正常生长。

(6)防止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可以造成菌种退化,应及时淘汰可能感染病毒的菌株,尤其是淘汰病毒含量高、菌丝体及子实体性状已受到严重影响的菌株。

(二)菌种复壮:从衰退的群体中寻找尚未衰退的个体,进行分离培养,达到恢复菌种优良性状的过程,称为菌种复壮。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在菌种尚未退化之前进行菌种复壮。

1.菌种复壮的原理:自然界生物以遗传变异为基础通过自然选择得以进化。变异提供了选择的基础,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个体,这些个体使优良特性得以遗传。如此再变异、再选择、再遗传,循环往复,使生物得以不断进化。

2.菌种复壮方法:

(1)菌丝尖端分离:挑取健壮菌丝体的顶端部分,进行纯化培养,使菌种恢复原有的生活力和优良种性,达到复壮的目的。

(2)适当更换培养基:长期使用同一培养基继代培养菌种,可能会使菌种生活力逐渐下降。在菌种继代培养中,要经常改变培养基成分,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酵母膏、维生素等物质,以刺激菌丝生长,提高菌种活力。

(3)进行分离复壮:从栽培的群体中,找出尚未衰退表现的个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菌种,进行提纯复壮。采用菌丝体进行菌种复壮时,用无菌水将斜面上的菌丝稀释,再将菌丝体放入装有无菌蒸馏水的三角瓶中摇匀,然后转接到平板培养基上,使菌丝分布均匀,适宜条件培养至萌发成菌落。从中挑选生长健壮的菌丝转接后作为母种。需要进行栽培试验,如果复壮菌种与原来菌种性状一致,表明菌种得到复壮。

(4)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对生产中应用的菌种,每1~2年分离1次,才能起到复壮的作用。通常选择具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重新获得生长旺盛、活力强的菌丝。反复进行无性繁殖,也会造成菌种衰退。可定期采集有性孢子通过单孢杂交或多孢杂交进行菌种复壮。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得到的菌种只有经过出菇检验证明其性状优良后,才能在生产上应用。(把八吧街)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虫草的采挖及简易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虫草的采挖及简易加工

    虫草为麦角菌类的野生植物药材。寄主为鳞翅目蝙蝠蛾种的一种幼虫。幼虫受虫草孢子囊菌感染后,喜蛰居于向阳湿润、土质松软肥沃的山坡。于小叶杜鹃树丛中较为多见,杂树丛中小见,一般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 西藏是虫草的主要产区之一,昌都、那曲两地每产相当可观的虫草,尤以生长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那曲地区...

    205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烂棒的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菌棒烂棒的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逆性强的菌株用于生产。135类(秋平5号、庆功1号)等长菌龄、短柄花菇品种,其菌丝生长温度为5℃~32℃,且不耐高温。当菌棒生长环境长时间超过32℃时,易造成菌丝“自溶”而死亡,使菌棒霉烂报废。故历年来用135、秋平5号、庆功1号等品种烂筒严重的农户可选择抗逆性相对较...

    2832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种植食用菌怎么防治鼠害?
    食用菌病虫害 | 种植食用菌怎么防治鼠害?

    害鼠是食用菌生产中的大敌,它不仅造成菌袋机械破坏,还间接引起病害和虫害,导致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危害人体健康。为此,食用菌鼠害防控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时刻绷紧食用菌鼠害防治的每一根弦,将鼠害防控贯穿于食用菌综合管理...

    2868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出菇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出菇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

    1、畸形菇(1)、症状:子实体长成不规范形状,即为畸形菇,从而降低商品价值。(2)、发生原因:子实体生长期间,遇到22℃以上高温,抑制了菌盖分化和发育。此外,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也易长成畸形菇。(3)、防治方法:合理安排出菇季节,将出菇温度控制在13-20℃之间,避免在20℃以上出菇。子实体生...

    1400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香格里拉:种植羊肚菌 乡亲收入增
    食用菌资讯 | 云南香格里拉:种植羊肚菌 乡亲收入增

    天气转暖,春到高原。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省级“一村一品”的羊肚菌产业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羊肚菌。“引进羊肚菌种植企业后,大家在基地务工每年收入1万多元。”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古都村村民小组长墨红光说。他口中的企业是香格里拉市天境农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专门从事食用菌菌种研...

    47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母种的制作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母种的制作

    制种注意事项 羊肚菌的菌种性能与其它食用菌不同,菌种分离方法和育种手段及栽培管理技术与其它食用菌也有很大差异。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退化、变异、生霉。这对栽培羊肚菌带来很大困难。对此,首先要控制菌种传代,无论母种、原种、栽培种,若违反技术要求,多传一代就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或不长子实体。母种只能经过原种栽...

    1535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害虫是跳虫,线虫,菇蛆等。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危害极大,须认真防治。跳虫又名烟灰虫,弹尾虫。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跳虫和黑角跳虫。 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蜕皮,色逐渐转...

    242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要点

    栽培种是直接用于生产栽培的菌种,也叫菌种或生产种。栽培种比原种的需要量更大,所用的培养基配方和制作方法与原种相同,将发满瓶的原种,接种到栽培种瓶子或薄膜袋里即可得到栽培种。一般每瓶原种可扩接60--100瓶栽培种。①母种培养基配制。应根据不同食用菌的不同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常用的配方有:配方1...

    378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的保鲜方法

    中俄边境乌苏里江流域地形复杂、生物种类丰富,今年8月,中国科学家将与俄罗斯科学家联手对乌苏里江流域的真菌资源进行考察。据了解,这是中国真菌学家首次对这一地区进行菌物资源的系统考察工作。 这次考察的课题负责人之一吉林农业大学图力古尔教授介绍,这项科研课题是由吉林农业大学的李玉教授和他本人主持,并与俄罗...

    84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

    灰树花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害有黄黏菌、霉菌等。 (1)黄黏菌 没有细胞壁,是一团原生质团,会移动,扩散快。该蓖直接吞噬灰树花的菌丝和子实体,致使子实体分解腐烂。 〖防治方法〗加强通风换气,尤其在雨季,菌床上不能积水,覆膜上的积水要及时排除。在人行道上铺一层细沙和撒一些石灰,可阻止黄黏菌传播。也可...

    896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对天麻产量影响较大的病害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受到有害微生物侵染而引起的病害称为病原性病害;另一类是生理性的块茎腐烂病。 1、块茎软腐烂病 ⑴病状:发生软腐烂病的块茎,皮部萎黄、中心组织腐烂,掰开茎,内部变成异臭稀浆状,有的组织内部充满黄白色或棕红色的蜜环菌菌丝,严重时整窖腐烂。⑵发生原因...

    127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藏加工香菇过程中注意事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贮藏加工香菇过程中注意事项

    一、晒干法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并选择晴朗天气,当花菇、厚菇5-7成熟(菌膜部分破裂),或冬菇、薄菇7-8成熟(菌膜已破、菌盖沿未完全展开,有少许内卷、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采收。用手捏住菇柄基部,轻力旋起菇体。采收后的鲜菇,按大小厚薄分级,以柄朝下摊放在晒筛上(筛上...

    693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乌尾病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乌尾病防治技术

    乌尾病又喊粗菌性褐斑病,是一类真双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构成玄色菌落,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正该。 1.保持菇场洁净卫生,及时断根病菇和亡料;菇房、床架、器具等用先要用1:50倍的金星长毒液或者2%的漂黑粉等彻顶长毒,特别是原收病利较重的菇棚。 2.拌料时该将疣霉洁按1:1000...

    2193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措施

    (1)严格把好菌种关在确定生产用的优良品种以后,菌种是否被杂菌污染则是优质菌种最基本的条件。优质菌种可采用目测和培养的方法来确定。凡菌丝粗壮,打开瓶塞具特有香味,可视为优质菌种。有条件的,还应抽样培养,同时还可检查菌丝生活力。 (2)严格把好菌袋加工关塑料袋应选择厚薄均匀、无沙眼、弹性强、耐高温、高...

    70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综合防治食用菌主要病虫害新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综合防治食用菌主要病虫害新技术

    一、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意义与原则: 防治食用菌病虫害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利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等进行综合技术防治,在防治上以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基础,从整个菇类的栽培布局出发,选择一些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综合利用,组成一个...

    113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