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较高。采用新型双核臭氧杀菌技术,可预防杂菌对接种环节的污染,能有效提高食用菌的接种率、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且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高分子多糖、β-葡萄糖和RNA复合体、天然有机锗、核酸降解物、三萜类化合物等,有多种保健价值:抗癌;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强心;健胃、助消化;止咳平喘、祛痰;利胆、保肝、解毒;降血糖;通便利尿;免疫调节。
在接种环节,污染食用菌菌种的杂菌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酵母菌。该种菌的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粘稠性,多为乳白色、白色,也有粉红色、淡褐色、黄色。食用菌菌种被酵母菌污染后,会导致培养料发酵变质,产生酒酸气味,食用菌菌丝不能生长。
2.霉菌。霉菌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杂菌,品种很多。霉菌菌丝多数无色,也有呈褐色或绿色的,还有些霉菌初期的菌丝无色,后期渐渐变为有色,菌落呈棉絮状或绒毛状。
3.细菌。菌落多为白色、无色或蓝色,呈现粘液状;常包围食用菌的接种点,使食用菌菌丝不能扩展,菌落形态特征与酵母菌相似。
细菌污染培养基后,会发出难闻的气味,细菌的菌落较小,多数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培养基受细菌污染后,呈现粘湿、色深,并散发臭味,严重时,培养料会腐烂发臭。
食用菌菌种遭受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
1.菌种培养室不卫生。2.培养基灭菌不彻底。3.接种室消毒不严。4.接种人员操作不当。5.食用菌菌种中含有杂菌。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接种率,必须消除接种环节的杂菌污染,从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一要选用无污染、种性好,菌丝长势强、菌龄适宜的优良菌种。
二要科学灭菌,合理摆放培养基,确定合适的灭菌压力和灭菌时间。
三要规范操作,在菌种制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应严格按照卫生要求进行。接种室的操作规程主要包括:1.严格按顺序完成整个接种过程。2.接种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衣帽裤必须清洁干净,指甲不宜过长,指甲中不得残留明显的污垢。进出接种室,必须更衣、消毒。3.按生产的需要量,领取菌种,当天灭过菌的培养基,应在当天用完。4.接种需要使用的瓶子、袋子、接种工具、用具等物品,应使用臭氧水等消毒剂杀菌消毒,或使用高温灭菌。5.操作人员在接种前,戴好口罩,并对手部消毒。在接种过程中,人的手、接种钩、瓶口必须消毒彻底,手不准摸瓶口、接种钩的前部,接种钩不准碰到其他任何地方,严禁用手摸袋子的里面。6.在接种过程中,不交谈和咳嗽,不做搔痒等引发较大尘屑的动作,不轻易中断操作和离开接种场所,否则需重新消毒。7.接种结束后,要打扫卫生,擦净超净工作台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