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蕨(拉丁学名:Asplenium nidus),又名山苏花,为铁角蕨科巢蕨属下的一个种,属多年生阴生草本观叶植物。植株高8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约2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阔披针形,长约1厘米,先端渐尖,全缘,薄膜质,深棕色,稍有光泽。鸟巢蕨是一种附生的蕨类植物,原生于亚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部、印度尼西亚、印度和非洲东部等,在中国热带地区广泛分布;有茁壮筋骨、活血祛瘀的作用,也可用于跌打损害、骨折、血瘀、头痛、血淋、阳痿、淋病。
鸟巢蕨栽培种植技术
1.栽植
盆栽鸟巢蕨土壤以草炭土或腐叶土最好。成长2~3年依靠栽巢蕨,株形开张,根部挤满盆架,可从盆内脱出,去除一些残根和基部枯萎的孢子叶,取出于株,分别重新栽植上盆。春天换盆时,应在盆中添加腐叶土和苔藓,并加少许碎石。
2.温度与光照
鸟巢蕨成长适宜温度为22~27摄氏度,夏天要进行遮荫,或放在大树下疏荫处,防止强日光直射,这样有利于成长,使叶子富有光泽。在室内则要放在光芒敞亮的地方,不能长期处于阴暗处。冬天要移入温室,温度坚持在16摄氏度以上,使其继续成长,但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
3.浇水与施肥
夏天高温、多湿条件下,新叶成长旺盛需多喷水,充分喷洒叶面,坚持较高的空气温度,对孢子萌发有利。随着叶子的增大,叶子常盖满盆中培养土,浇水必须浇透盆,才可防止植株因缺水而酿成叶子干枯卷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