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资讯 | 河南卢氏县食用菌产业产销两旺

时间 : 04-23 投稿人 : 喜嘉 点击 :

近日,卢氏县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绿色科技园内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三门峡广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迎来了正式投产运营,优质的卢氏香菇、羊肚菌等农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呈现出一幅产销两旺的蓬勃态势。

河南卢氏县食用菌产业产销两旺 | 菌菇种植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刚刚投产试运行,目前每天收购卢氏鲜香菇5万斤,后期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天将收购卢氏鲜香菇50万斤以上。

在公司二楼的干品车间存储间内,新采购的羊肚菌、香菇、花菇、黑木耳、黄花菜等货品整齐摆放,确保成品加工货源充足。在成品加工区,一盒盒经过精心加工的羊肚菌、香菇、木耳等产品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包装精美的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商超同步销售,主要以永辉超市销售为主,预计每年干菇产值能达到1个亿左右。

近年来,卢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补链延链扩链强链工作,各乡镇做好引导和服务保障,菇农生产积极性高涨,全县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年产香菇菌棒3亿棒,实现一产产值30亿元,综合产值50亿元,菇农户均收入3万元。目前,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菌棒工厂化加工、大棚智能化养菌、规模化出菇、科学化分拣、精细化提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小小香菇已经成为卢氏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胞菇培养料的堆制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胞菇培养料的堆制

    (一)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二)堆制与翻堆。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麦秸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1.5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马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厚薄15-20...

    139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优质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蘑菇优质保鲜技术

    1、低温保鲜法实践证明,低温可以保持蘑菇的新鲜和优良品质。蘑菇采收后,其湿度为90-95%,此时将蘑菇贮存在0-3℃的温度条件下即可达到保鲜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蘑菇在保鲜期间,应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相对稳定,不宜多变或骤变。2、速冻保鲜法在100℃的沸水中添加0.3%的柠檬酸(体积比质量比均可),而后每...

    143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利用温度防治香菇绿霉菌

    1、室内着菌期。疏散菌袋降低堆叠层次。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香菇菌丝呼吸作用增强释放热量,当室温达28℃时停止刺孔。 2、越夏期。越夏期间外界环境温度高达30℃以上,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若在出菇棚中度夏,棚高最好达2.8米,后墙每隔12~1.5米留60厘米× 60厘米通风孔。棚膜前底脚全部揭起,棚...

    14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八种病虫害防治总结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八种病虫害防治总结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 一、褐腐病 又称白腐病、水泡病,主要危害草菇、蘑菇等的子实体。若覆土被污染,在覆土上...

    1473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杏鲍菇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和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更重要的是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杏鲍菇提取物主要就是杏鲍菇多糖。杏鲍菇多糖的功能主要有:①降血糖作用病小鼠高血糖有防治作用,使实验小鼠葡萄糖耐受量及耐受量曲线得到明显改善,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②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且能降低机...

    2926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遇畸形,究竟怎么“破”?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遇畸形,究竟怎么“破”?

    当气温低于零下温度时,大棚管理既要加温、保温效果,又要通风。菇农往往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造成棚内畸形菇的发生。为避免不必要损失,现将低温条件下大棚常见畸形菇及防治措施列举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1、花菜型畸形症状 子实体原基形成后菌柄不断分叉,上部形成很小的菌盖,形成花菜球似的球形或半球形的子实体原基团...

    131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资讯 | 湖南:羊肚菌种植成为宁乡市青山桥镇朝阳产业
    食用菌资讯 | 湖南:羊肚菌种植成为宁乡市青山桥镇朝阳产业

    近日,走进宁乡市青山桥镇芙蓉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条大大的横幅清晰可见,上面写着“奋进新时代 建设新农村”。横幅下,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施工,将现有的羊肚菌大棚全部换新,准备下个月开始羊肚菌下种。据了解,芙蓉村2021年开始发展羊肚菌种植特色农业产业,共种植羊肚菌30多亩,年产量达150公斤,每公斤能卖...

    555 食用菌种植项目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技术

    双孢菇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物质。其蛋白质含量高,鲜菌中含量占2.9%左右,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并存等优点。它不仅味鲜、营养高,而且能调节人体代谢,增强体质等,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在双孢菇收获的季节,由于数量较多,难以储存,一般用盐渍方法来达到加工目的。但这...

    293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双孢菇的酸渍加工工艺

    双孢菇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等多种物质。双孢菇不仅味鲜、营养高,而且能调节人体代谢,增强体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在双孢菇收获季节,由于数量较多,难以储存,一般用盐渍方法来达到加工目的。但这种加工方法,在进行终端加工或食用时,必须将食盐降低到一定浓度后方可进行加工食用。这个...

    126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母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组织分离是一种用子实体的某一部分来分离菌种的方法。因为组织分离法操作简便,不易带入杂菌,容易获得纯菌种。后代不易发生遗传重组等变异,能保持原菌株的优良特性。因此组织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手段。组织分离的方法1. 选择无污染并菇形健壮的蘑菇幼菇(6分成熟),采摘后及时放入灭过菌的纸袋中带回接种室,...

    999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采收标准是什么?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采收标准是什么?

    作为商品的草菇,要求菌膜未破裂,外观呈蛋形。这时肉质幼嫩,风味佳。菌盖突破包膜后,菌柄尚未伸长,这时肉质也还幼嫩,但风味略差,已不适合作为制罐原料,但仍可制作干品草菇。菌柄充分伸长,菌盖开伞的菇已无商品价值。草菇栽培正值高温季节,生长迅速,从原基形成到开伞只需要4~6天,从破膜到开伞只需数小时。为获...

    146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科学加工香菇两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科学加工香菇两法

    香菇采收后,应力争在当天加工、干燥,以免其发黑变质和腐烂。干制后的香菇香味更加浓郁,既可内销,也可出口。加工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日晒干燥和烘烤干燥两种。 一、日晒干燥法 香菇干燥以日晒最为方便易行,且晒干的香菇维生素D的含量较高。方法是:将采收的香菇及时摊放在向阳的晒谷场或水泥地面上。晒时先将菇盖向上,...

    2198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保鲜

    1、采收:加工盐渍鸡腿菇的菇体,应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呈现出平伏状鱼鳞片、高度10—15厘米时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的品级。采收时应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整,菇脚切削整齐、干净。 2、清洗:将采收分类的鸡腿菇分别置入洁净的清水中漂洗或用...

    287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基地 | 湖北省郧西县:小香菇撑大“致富伞” 2021年总产值达13.5亿余元
    食用菌基地 | 湖北省郧西县:小香菇撑大“致富伞” 2021年总产值达13.5亿余元

    阳春三月,万物勃发。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的10个香菇制棒车间内,工人们忙着装袋、点菌、养棒、送棒。三月底前,全县将完成种植香菇1200万棒。3月8日一大早,河夹镇来家河村村民岳玉庆前往诚友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查看预定的菌棒制作情况。小香菇撑开农民“致富伞”。郧西县处于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余脉,日照充...

    149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被污染的几个主要原因分析

    (一)菌种容器污染主要原因:1.装瓶(袋)、接种及运输过程中未轻拿轻放或机械破损所致;2.灭菌时温度急骤上升或压力急骤上升、下降、排气速度过快,致使容器破裂造成污染。(二)棉塞或套环污染主要原因:1.试管口或瓶口未洗干净,沾有培养基或培养基与棉塞接触;2.棉塞或套环被打湿;3.灭菌时叠放不当,加水过...

    197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