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这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象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养殖人员称这种病叫“白疙瘩病”,。
病因: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病曾在日本香菇原木上发生过,名叫“大钮扣菇”,菌丝呈白色,无光泽,白须状,用肉眼观察很象平菇菌丝,繁殖时有股难闻的气味,它是一种寄生菌,以平菇菌丝为营养源,它的侵染方式是分泌一种酶,破坏菌丝的细胞壁,吸收菌丝中的养分,导致平菇菌丝死亡。该病一旦发生,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只要注意预防,就可有效防止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 、更换品种,增强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反复养殖同一品种,发病率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新品种,特别要选育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养殖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正确排放,防止烧菌。近几年,平菇出菇大部分采用的是墙式立体覆土,该法易管理,产量高,补水方便,但缺点是不易散温,容易烧菌,因土壤中自身也带有病菌,极易发生该病。最好采取不覆土,单行排放,两头出菇的方法,层与层之间要用小竹杆或高梁秸隔开,袋与袋之间要留一定间隙,以利于降温。单排放只要补水及时,加强管理也能获得高产。如果采取覆土出菇,也要注意以下事项:①对土壤严格灭菌,用甲醛薰闷土壤;②要覆湿土,不要覆泥,因合成泥易板结,透气性差,不能满足平菇生长所需氧气,废气也不易及时排出;③水槽中补水要适当,补水过多,培养基中含水量过多,造成菌丝缺氧,菌丝细弱,抗病能力差,易发生病害。
3 、综合防治,消除菌源。①在发菌期间,每隔 10 天喷洒一次火碱水,不但能有效灭菌,也能清除菇房的酸性物质,使菌丝生长粗壮,抗病能力强;②出菇前对菇房的空间、墙壁喷洒一次 1 ‰的多菌灵灭菌,每采收一茬菇,向料面、空间、墙壁再喷洒一次 1 ‰的多菌灵;③出菇期间,一定要保持菇房内清洁,及时清理菇脚,消除隐患;④出完菇后的废料要及时清除,远离菇房;⑤菇房及时消毒灭菌,可采用火碱、石灰水喷涮、硫磺点燃薰蒸等方法,如有条件也可用火烧灭菌,为下次栽培创造优良条件,只要措施合理,完全可避免该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