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棒腐烂的防控措施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海桦 点击 :

菌棒腐烂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并贯彻于整个栽培管理过程。

食用菌菌棒腐烂的防控措施 | 菌菇种植

一、选用优良品种,对退化品种进行提纯复壮。

二、严格按照食用菌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栽培管理

1.合理布局品种。依照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品种。

2.搞好栽培场地和环境的卫生,上年度废菌棒要及时清理;老菇场要喷洒杀菌杀虫剂,减少杂菌污染源,降低虫口密度。

3.严格控制消毒药品的用量。目前市面上消毒药品含有的有效成份都是相同的,用量以每立方米3-4克为佳,切勿超过6克。

4.接种口用蜡或胶带封口,杜绝虫、菌从接种口入侵菌棒。

5.刺孔通气要规范操作,铁钉直径要小于2毫米,孔深1-1.5厘米,选晴天刺孔,不在瘤状物处刺孔。

6.合理治虫防病。选用高效、无副作用、无毒、药效长的菇类专用杀虫剂"菇虫净"在第一次刺孔后喷洒一次,隔两个月后再喷一次,就能有效地防治虫害,切不可使用敌敌畏等不宜在食用菌上使用的杀虫剂。

三、及时对烂棒进行治疗:发现菌棒腐烂现象后,要及时将烂棒拣出另行堆放,以免菌棒间交互感染,并进行下述治疗处理:

1.用干净刀片切除腐烂部分,用克霉灵等杀菌剂擦洗病斑切口处和薄膜,然后将薄膜复回,用胶带封死,防止失水和虫、菌再次入侵。这一操作最好在无菌条件下完成。

2.在发菌初期开始烂棒的,应果断进行再次菌棒消毒接种(重做)。(福建省上杭县白砂镇农技站)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螨的发生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螨的发生与防治

    一、生活习性 菌螨俗称“菌虱”,是食用菌制种与栽培中危害较大的害虫。常见的有蒲螨(体小、呈咖啡色、喜群居、行动缓慢)和粉螨(体稍大、粉白色、喜独行、行动快)两种,它们繁殖能力极强,分散活动时肉眼不易发现,当大量发生而被发现时,已对栽培造成麻烦,不能再被彻底消灭,使人防不胜防。螨类主要孳生于粮食库、鸡...

    665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秋冬食用菌害虫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秋冬食用菌害虫的防治

    来有关秋栽食用菌虫害问题的咨询较多,经实地调研发现,今秋食用菌虫害相对发生严重,有的菇棚几乎成了“虫棚”,并由虫害而引发了大量杂菌污染和严重的病害,令菇农损失惨重,今请专家根据调研结果,向菇农朋友介绍一下有关秋冬季节害虫的“防”与“治&rd...

    2641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控温接种养菌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控温接种养菌

    当袋内料温降至25 ℃左右时进行接种。每瓶菌种可接种20-30袋,在3-4月接种时,接过菌种的培养袋,采取墙式叠袋,累叠8~10 层,中间留有通风道,以增加发菌温度。培养室内温度尽量达到25-27℃,湿度自然。当菌种萌发,菌丝长到有10cm菌圈后刺孔通气,使氧气透进袋内,经过30~40 天培养,菌丝...

    1964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褐斑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褐斑病

    为害症状: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可沿菌丝索生长,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染病的菇蕾停止分化;幼菇受侵染后菌盖变小,柄变粗变褐,形成畸形菇;子实体中后期受侵染后,菌盖上产生许多针头状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灰白色凹陷。病菇常表层剥落或剥裂,不腐烂,无臭味。病程约14天。 分类...

    2569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生产银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生产银耳菌种

    (一)母种及原种把分离提纯后的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开培养于试管中。生产母种时,先取出银耳菌丝,并扩大到所需要的管数。然后放在25℃培养到银耳菌落直径约lcm左右。此时,再在每支长了银耳菌丝的试管中,接种极少量香灰菌丝,待两者长在一起时,就可以出售或用于原种生产了。 如先接香灰菌丝,因香灰菌丝生长...

    1881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

    蘑菇给人体提供了大量的营养,增强了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但我们似乎并不太清楚蘑菇到底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我们常抱的态度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这使我们不能更好地利用它们的价值。因此,我们提倡“蘑菇蘑菇,我们都爱”,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健康!同时,如何鉴别有毒的蘑菇,谨防食物中毒,也是重中之重。1、对照法...

    208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的简易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的简易加工

    刚挖出的茯苓称为“潮苓”,含水量约40%~50%,必须去掉部分水分使之松软后才好进一步加工。去掉潮苓内部水分不可用暴晒或烘烤的办法,因内外失水不均会引起爆裂,而且不可能起到软化的作用,而应利用其本身呼吸产生的热量,迫使内部水分均匀散发出来。具体方法是:选一泥土地面或砖铺的地面...

    1364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绿色蘑菇要发展 八大措施防病害
    食用菌病虫害 | 绿色蘑菇要发展 八大措施防病害

    树立综合防治的“大防治”观念。食用菌病害的发生甚至流行或暴发,都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规律就是科学,容不得半点马虎。表面上看,病害仅在某一生产环节出现,但是病害的发生是需要相当多的条件的,如果某项条件不能满足,则病害的发生就可能减轻、降低,甚至无法发生,或者即使发生也不能形成危害。因此,不能仅在病害的...

    831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步骤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培养关键步骤

    液体菌种设备最好有这几点功能:有停电防护装置和防止培养液倒流装置。做液体菌种的几大重要环节:1.菌种制作液体母种的制作也有较多方法,我一般就是用小木屑加其他营养料,用锥形瓶培养。此环节比固体菌种培养要更仔细一些,特别注意细菌的监测,菌种环节一定要把握好。2.培养液的灭菌环节此环节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1603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胡桃肉状菌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胡桃肉状菌的防治

    胡桃肉状菌是一种竞争性较强的杂菌,生长速度快,危害严重,减产幅度大,且可连年感染,菇农形象地称之为“菜花菌”,故应引起高度重视。现将其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发生初期,蘑菇料面、覆土表面产生白色或奶油色的浓密菌丝,入料后会抑制蘑菇菌丝的生长,使菌丝萎缩变黑,病部一般...

    1458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优质干品的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姬松茸优质干品的加工

    1. 晒干 采收前两天停止向菇体喷水,菌盖直径4厘米内含苞未放,表面淡褐色有纤维鳞片,菌膜尚未破裂,最好晴天采摘为宜。用手握住菌柄转动取出,用竹片刮除菌盖鳞片和菇柄泥沙,用不锈钢剪剪去菇脚,清洗一遍,在通风处的阳光(烈日)下,菌褶朝上摆放于晒席或竹筛等工具上翻晒,3~4天可干燥。 2. 烘干 烘房设...

    1739 菌类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口蘑的贮存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口蘑的贮存方法

    口蘑是不易保存的食物,日子一久便为变黄,而荤伞背后也会变成褐色,如果经过加热,即使略带有褐色,也不必在意。但如果是生吃时,则应选购新鲜的蘑菇,切开之后淋上柠檬或醋,可防止其变色。新鲜口蘑不要清洗,直接用保鲜袋装起来,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但需要时不时拿出来透透气,否则容易腐烂。干的蘑菇则只需要保存在阴凉...

    58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关于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关于灰树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①菌蝇类防治方法:清除邻近栽培场所的垃圾杂物、牲畜粪便,定期在栽培场附近喷射杀虫药剂。栽培室的通风窗口要蒙上细纱网,防止害虫从外面飞进栽培室。一旦发现栽培室内有菌蝇的成虫,可用敌百虫1000倍液在空间、走道、墙壁、玻璃窗和通气窗的纱网上喷射。连喷3天,隔7天再喷射1次。但切不可直接喷在灰树花子实体上...

    1447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生料栽培平菇如何预防杂菌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生料栽培平菇如何预防杂菌污染

    (1)选择新鲜、干燥、贮存管理好的培养料。含病菌数量相对较少,适应于生料栽培,但贮存期限较长,受潮结块的培养料,含病菌数量会比较多,若未经杀菌处理,直接用于生料栽培,则极易造成杂菌污染。 (2)选择优质、抗性强的菌种。 (3)菌种发满菌立即使用,否则会因菌龄过长,形成很厚的老化菌皮或遇到低温导致种袋...

    275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尾病的危害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尾病的危害及防治

    金针菇黑尾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浸染子实体表面。子实体被浸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并扩大连成不规则形的大型斑块,致使浅色菇变为黄色,深色菇转为酱色。在潮湿...

    324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