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找到了!

时间 : 05-28 投稿人 : 乐阳 点击 :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栽培结果,即产量的高低,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际生产中,一些优良的食用菌品种往往用不了几代就出现菌种退化现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菌种退化是当前食用菌生产中十分突出的问题,要最大限度地减缓或解决食用菌菌种退化问题就必须了解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从根本上防止菌种退化。

食用菌菌种退化原因,找到了! | 菌菇种植

1. 食用菌菌种退化

1.1菌种退化

退化是一种变异,食用菌菌种退化是指在正常栽培条件下,食用菌菌种的优良性状及典型性由于菌丝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在传代过程中逐渐丧失的现象。菌种退化不是某一次转代突然出现的,也不是短时间发生的,只有群体中退化菌丝在数量上占一定优势后,才有表现,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结果,需要较长的时间。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下降是食用菌菌种退化的最终结果。

1.2 菌种退化表现

菌丝体生长缓慢、丛生,长势稀疏、尖端生长不整齐,整齐度下降,对环境条件(氧气、温度、酸碱度、二氧化碳)、杂菌等的抵抗力变弱,生活力衰退,品种变劣,出菇迟,产量降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但最终都是产量和质量连续性的下降。

2.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

2.1 菌种不纯

在菌种继代培养过程中,菌种试管或袋内含有其他种类的杂菌,不是只含有所需要菌种的菌丝体,不同菌种混杂交叉感染,不同菌丝体混杂在一起出现不良杂交,导致菌丝生长发生变异,原有品种生产性状的改变。

2.2 有害突变或感染病毒

菌株的菌丝细胞中发生有害突变,正常菌株一般不会导致遗传性状的改变,尽管经过多代移植,但突变体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在菌丝细胞群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移接次数的增加而增大,造成菌株的生产性能恶化。菌种被感染病毒后,病毒一边通过带毒孢子传染下一代,一边随着菌丝体的扩大繁殖而增加数量,病毒粒子到达一定浓度,菌菇质量下降、明显减产。

2.3 培养环境不适合

培养环境不适合菌种生长,食用菌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气、光照、PH值、培养基过于丰富或过于贫瘠等,其中温度对生物代谢的影响最大,也是菌种退化的主要环境因素,菌种会因极度不适的温度环境发生遗传特性的改变。如果以上条件不能满足菌种的生活要求,特别是温度条件不满足,将会造成菌种失去自我调节的能力,丧失应该具有优良种性。

2.4 品种退化

一个品种的菌株在使用过程中,不重视人工选择,菌株随着培养和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菌龄增长逐渐发生一些自然突变,这些突变中不利的微型变异多,经常发生,发生表现型影响较大的突变频率低,表现出新陈代谢机能逐渐减低,抗逆能力丧失,失去高产性状。

2.5 转代次数过多

实际的食用菌生产中,采用不正确的菌种培养和制作的转代,转代的次数越多,引起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2.6 孢子结实能力差

粉孢子、节孢子和分生孢子是母种菌丝阶段产生的,在条件合适的时候粉孢子等会萌发出不具有结实能力的菌丝,有的菌丝结实能力很差,和正常的菌丝继续转代后互相混合,整体从菌丝的外观基本没有任何的表现。

2.7 菌种保藏不当

食用菌生产离不开菌种保藏,菌种保藏期间的保藏方法不当,保藏温度过高、过低,保藏时间过长,都会引起食用菌菌种退化。保藏期间如斜面母种出现子实体,有菌盖形成的情况下,条件合适就会有孢子弹射到斜面上萌发出菌丝,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混在一起,食用菌菌种发生退化。

3. 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对策

3.1 防止菌种混杂,保证菌种的纯培养

要保持优良菌种遗传足够的稳定性,应加强品种隔离,在菌种转管工作中尽量防止和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保证菌种的纯培养;不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菌种,不要用同一食用菌种类的不同菌株混合。

3.2 控制菌种传代次数,保证菌种活力

微生物都存在自发突变,而这种突变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或表现出来的,应尽量减少菌种传代次数,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一方面可以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菌种自发突变的概率,降低菌种发生衰退的机会。菌种传代次数越多,繁殖越频繁,产生突变的概率就越高,生产中菌种的移接代数不能超过5代,应严格控制,避免病毒杂菌或杂菌污染。及时淘汰病毒粒子含量大、受到严重影响的菌丝体及子实体。

3.3 做好菌种保藏,延缓菌种退化速度

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能确保菌种长期保持原有优良性状,延缓、遏制菌种老化和变异的速度。适当低温保存菌种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在16℃下保存,低温型菌種在4℃保存。应采取短期、中期和长期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保存菌种。根据不同的要求,低温保藏期间菌种应每隔2到3个月移接一次。

3.4 创造合适的生活环境,促进菌种健壮生长

菌种的生长繁殖是否良好受外界条件(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等影响较大,条件适宜,菌种生长良好,条件不适宜,则会引起菌种的退化。要给菌种创造生长的良好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适宜的菌种培养基能使菌种生长健壮,营养过于丰富和不足对菌种生长均不利;适当调整、更换培养基,对因营养基质不适而衰退的菌种,有一定的复壮作用;在高温夏季,给培养基加加入适量的维生素E有延缓细胞衰老作用。

3.5 定期分离菌种,保持菌种优良性状

生产上无性繁殖可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而反复进行无性繁殖会使菌种的优良性状不断衰退;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具有丰富的遗传特性,以组织分离(无性繁殖)来巩固优良菌株的遗传特性,以孢子分离(有性繁殖)来发现优良菌株,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计划的交替使用,定期进行菌种分离,可使衰退品种得到恢复,是防止菌种衰退的有效方法。孢子分离3年进行一次,组织分离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新分离的菌种必须符合要求才能用于生产。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四看一闻”选用黑木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四看一闻”选用黑木耳菌种

    黑木耳菌种的选择注意以下几点:一、看外观。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以防错购。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塞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二、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

    509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货】食用菌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货】食用菌贮藏保鲜实用技术

    食用菌被采收之后,其细胞仍处于生活状态。由于切断了正常的水分和营养供给,子实体只能利用体内贮藏的养分维持其生命活动,而且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如果不及时进行保鲜或加工处理,就会发生褐变、萎蔫、软化、菇柄伸长、菌盖开伞和产生异味,从而降低食用菌产品的品质,直至腐烂变质,失去商品价值。导致子实体质量变劣的...

    321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罐头的制作工艺,分这四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肉酱罐头的制作工艺,分这四步!

    1、原料和辅料香菇:选用香味浓、菌盖厚的干香菇或质量好的鲜香菇。猪肉:选用有合格证书的小包装分割肉(应经过冷却排酸)。豆瓣酱:选用蚕豆或黄豆发酵酿造的酱,粘稠适度,无杂质,无异味,含盐量12%-15%,含水量不超过16%。辣椒酱:色泽红褐,酱香味辣,含盐量12%-14%。精炼油:选精制食用植物油。淀...

    2455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蘑菇菌种制作步骤?
    蘑菇菌种制作步骤?

    蘑菇的菌种制作时间因不同蘑菇种类、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而异,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 蘑菇的菌种制作时间因不同蘑菇种类、不同的培养条件和方法而异,通常需要数周至数月不等。首先,制作蘑菇菌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以免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影响到菌种的生长和品质。蘑菇菌种制作包...

    2773 食用菌 种植教学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生料床式栽培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生料床式栽培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几种杂菌病害1.细菌性根腐病病原菌为肠杆菌,欧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很密,表面面积很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

    833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采收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采收与加工

    鸡腿菇采收适期必须在菌盖含苞未放,菌环即将或刚刚松动,六七分成熟时的菇蕾期,用竹片刮净菇脚泥土和菇盖鳞片,用净水淘洗干净迅速沥水或太阳下晒干水分约两小时,及时进行加工。烘干设施1、炕房。2、烘干机。切片排筛将当天采摘、清洗沥水的鲜菇,用长柄刀片或不锈钢刀从菌环下沿至菇脚对半切开,形成由菌盖连接而又剖...

    69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木条菌种的制作及接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木条菌种的制作及接种方法

    平菇木条菌种制作方法如下:准备木条,在水中浸泡3-5小时。把木条放入菌种瓶内,经过高压消毒2-3小时,或者常压灭菌(100℃情况下)12小时以上,彻底消灭木条内杂菌。在接种室无菌条件下接入平菇原种到木条束中。在25℃的培养条件下,经过25-30天,木条菌种就生长好了。使用木条菌种接种方法:用经过消毒...

    948 木耳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品种及病害防治工艺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品种及病害防治工艺

    金针菇主要栽培品种人工栽培的金针菇类型,按出菇的快慢、迟早分为早生型和晚生型;按发生的温度可分为低温型和偏高温型;按子实体发生的多少,可以分为细密型(多柄)和粗稀型(少柄)。三明1号菌株该菌具有以下优良性状:菌丝生长快,7天可满管,25-30天菌丝可长满瓶或袋。出菇快,30多天即可出菇;栽培周期短,...

    282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其配制、使用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其配制、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毒药品及其配制、使用方法1.35%甲醛水溶液(HCHO):又名福尔马林,使蛋白质变性。用于培养室、无菌室的灭菌。2.0.1%的升汞水(HgCL3):能使蛋白质变性,抑制酶类。0.1%升汞配制方法是称取升汞0.1克,用少许酒精溶解,再加水至100毫升即成。用于无菌箱、培养箱、培养皿四周表面以及...

    1859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孢子简易分离法

    1 制备培养基 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VB1微量,琼脂18g,水1000mL,pH 值自然。按常规方法制试管斜面。 2 选择种菇 选取生长健壮,八成熟,无病虫害的平菇一朵,用锋利小刀在其上切取菇形美观的菇肉组织一片待用。 3 收集孢于及培养纯化 在无菌条件下,...

    1396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干制和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干制和保鲜

    1.香菇的干制(1)晒干:要晒干的香菇采收前2~3天内停止向菇体上直接喷水,以免造成鲜菇含水量过大。菇体七八成熟,菌膜刚破裂,菌盖边缘向内卷呈铜锣状时应及时采收。最好在晴天采收,采收后用不锈钢剪刀剪去柄基,并根据菌盖大小、厚度、含水量多少分类,菌褶朝上摊放在苇席或竹帘上,置于阳光下晒干。一般要晒3天...

    2355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知识 | 药用真菌——柏树菌
    食用菌知识 | 药用真菌——柏树菌

    在药用真菌大家族中有一种古老特大型、多年生在高山特种树上的真菌,这种菌叫柏树菌。柏树菌能强化心肝功能,功效有四点:(1)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此能够抗癌。(2)能增强机体的内稳定性,因此能够抗过敏。(3)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对各类肝炎有很好的效果。(4)对肺结核有止痛、消热、化积、化痰的功效。据了...

    2230 食用菌文化 食用菌日常食谱
  • 食用菌菜谱 | 当蘑菇被做成素版小酥肉,堪称舌尖上的美味!
    食用菌菜谱 | 当蘑菇被做成素版小酥肉,堪称舌尖上的美味!

    用料:杏鲍菇3个鸡蛋2个盐5克面粉1大勺淀粉1大勺黑胡椒适量步骤:1.面粉淀粉1:1,打两个鸡蛋;2.加入一勺盐、适量黑胡椒粉,调成顺滑的面糊;3.杏鲍菇洗干净,切成长条;4.切好的杏鲍菇,裹上面糊,用中小火,初炸至微黄;5.大火油温升高,放入杏鲍菇复炸至金黄;6.撒上烧烤料趁热开吃,没有肉也很绝,...

    2389 食用菌菜谱 食用菌食用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香菇母种培养基传统配制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六种香菇母种培养基传统配制配方

    香菇菌种通常分为三级。用香菇的孢子或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出来的第一次纯菌丝体称为母种,也称为一级菌种;将分离培养到的母种用试管扩大菌种,将其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上培养出来的菌丝体称为原种,也称为二级菌种;用于栽培的为栽培种,也称为三级菌种,它是通过二级菌种再次扩大到木屑培养基上进行繁殖、扩大面积栽培需要,...

    124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制作菇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怎样制作菇脯?

    利用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制成系列菇脯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能获取很高的加工增值效益。其工艺流程:选料→预处理→(硬化、烫漂、整修、护色)→糖渍→糖煮→烘烤→包装。一、原料选择。选择菇盖中等大小、色泽自然、菇形完整、无病虫斑点的鲜菇...

    2339 木耳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