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的鉴别方法

时间 : 08-02 投稿人 : 一品香园艺 点击 :

香菇菌种

食用菌原种及栽培种的鉴别方法 | 菌菇种植

菌丝洁白、粗壮、舒展、均匀,边缘整齐,生长速度快;在瓶壁呈扇面羽毛状发展,生长健壮,会分泌酱油色的水珠。菌丝长满瓶后,10~15天内常见到琥珀色透明液体,并具有香菇特有的芳香气味,无臭味和霉味。

如瓶内菌丝柱与瓶壁脱离,说明培养料水分过多所致;若既脱离,菌丝柱又开始萎缩,表面菌皮增厚并变为深褐色,说明菌种已开始老化,不能久存,应立即使用。

若菌种柱表面已出现小菇蕾,是好菌种的特征之一,应去掉菇蕾尽快使用;若出现大量菇蕾,则说明菌龄较大已老化,不宜使用。

如果菌种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是培养时间不足,应再继续培养一段时间。若所用的米糠质量太差(含谷壳太多),致使菌丝生长不良,应更换培养基,重新生产。

草菇菌种

菌丝密集,健壮,分布均匀,透明,有光泽,呈淡黄白色。有大量黄白色或锈红色的厚恒孢子堆,为正常的小粒草菇菌种;若厚孢子较少,为大粒草菇菌种。

若瓶内菌丝萎缩、凋零,生长无力,培养基干涸或腐烂,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若菌丝洁白、浓缩或瓶内长出墨汁状伞菌为鬼伞,也不能使用。

栽培种的菌龄一般不超过20天。若菌种中出现螨害,应予淘汰。

黑木耳菌种

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干缩,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

正常的菌种有黑木耳特有的芳香气味,若有臭味和霉味,或出现斑块状及球状不发菌的现象,是细菌污染,若有其它红、绿、黄、黑等色,说明已被杂菌污染,也不能使用。

培养基与瓶壁之间若出现浅黑色的胶质物(耳基),说明是早熟或扩接次数过多的菌种,栽培后耳片小,数量多,不易长大,品质差,产量低,应予淘汰。

若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而菌丝很少,说明培养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若培养一段时间后没什么显著变化,说明培养基营养不足,应予补充。

如果菌种长至一半左右或一个角落不再继续生长,可能是太干或太湿之故。若菌丝生长整齐,浓密,突然出现稀疏,并有一明显的分界,说明上部料适中,下部压得过实过密。

种木和枝条菌种的表面和内部均应长满白色绵状菌丝,若剖开后不见菌丝,说明种木和枝条太湿,菌丝发育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

银耳菌种

香灰菌丝呈羽毛状,生长健壮,初期分布均匀,白色,后期在耳基下方出现成束根状分布,表面黑色疤圈多,无其他色斑,说明香灰菌生长良好。

银耳菌丝深入培养基即“吃”料深,在耳基下方有厚厚的一层银耳菌丝,木屑颜色变淡,说明菌丝分解力强。

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二者比例适中,在培养基表面形成洁白体大的白毛团。白毛团生长旺盛,耳基大,说明菌龄小,生活力强,适合木段栽培;若白毛团很小、很多,或瓶内很快出现子实体,说明扩接次数过多,菌龄过大;若白毛团易胶质化变为小木耳,说明菌种已接近生理成熟,均宜代用料栽培。

若香灰菌稀疏,不深入培养料中,子实体呈胶团状或胶刺状,不开片,说明培养基太湿或装得过实。如果已有羽毛状的香灰菌,没有白毛团,则必须如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才能使用,否则不能使用。如果上半瓶菌丝稀疏或消失,下半瓶菌丝生长正常,而且耳基变淡红色,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多半是发生螨害。若发现白色絮状菌膜,则为杂菌污染,均不能使用。

蘑菇菌种

优良蘑菇菌种的菌丝为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细绒状,上下内外生长均匀一致,抗高温,抗病虫杂菌,吃料快,无扇形变异。匍匐型菌种的菌丝呈细绒状分布,无黄白色的菌被。

培养料中的菌丝呈粗索状或细线状,呈淡黄色。菌丝干瘪萎缩,生长无力,或者上方出现很厚的黄白色菌被,均为老化菌种。

出现绿、黄、黑或桔红色等染菌孢子的菌种必须淘汰烧掉。培养基上部菌丝干缩变质,下部菌丝生长良好,说明培养基太干,培养温度过高。若培养料中几乎见不到菌丝,内容物成糊状,说明温度过大,菌种过老,不能使用。

猴头菌种

优良的猴头菌种,菌丝洁白、浓密、粗壮,上下内外生长均匀一致。在培养料上容易形成子实体。

若菌丝干缩或瓶底有黄色黏液积存,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菌丝生长缓慢无力、纤细,可能是培养料酸度不够或有机氮不足,应在培养料中增加麸皮或细米糠的用量,以改善菌种的营养条件。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能使用。

平菇菌种

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洁白、粗壮、密集,菌丝生长均匀、整齐,呈粗羊毛状,爬壁性强。培养半个月左右,在瓶壁内可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小菇蕾或白色原基。

多数品种在培养基上方表面形成绒毛状气生菌丝,低温品种气生菌丝常分泌黄褐色色素,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低温品种常出现红褐色或黄褐色的气生菌丝或黄水,这属正常现象。

若培养基上方出现大量珊瑚状子实体或从瓶盖缝隙处长出子实体,说明菌龄过大,应尽快使用。若培养基干缩,瓶底积存黄水,为老化菌种不能使用。上部菌丝稀疏、灰暗、无力、干瘪,下部菌丝正常,说明初期培养温度过高,通气不良,或有细菌污染。如果出现黄、绿、桔红色,说明已被青霉、木霉和链孢霉污染,必须淘汰。菌丝在瓶中生长一半左右,不再向下生长,说明培养基过干、过湿、过紧,可用上部正常菌种,不再继续培养。

金针菇菌种

菌丝呈絮状,洁白、浓密、健壮、富有弹性。有时表面可见到粉状的粉孢子,为优良菌种。如有坚韧的菌膜出现,只要除去菌膜也可以使用。如果菌种干涸,菌柱收缩或菌丝自熔,产生大量红褐色液体,说明菌种生活能力弱;如出现黄色,则说明菌种老化。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获高产防绿霉是关键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获高产防绿霉是关键

    绿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可采用以下10种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 1、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 2、先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 3、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 4、取生石灰...

    163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保鲜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保鲜法

    食用菌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保鲜程度高等优点。氯化钠(食盐)保鲜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 焦亚硫酸钠保鲜 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

    2688 菌类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盆景巧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盆景巧制作

    1.材料的选取要按灵芝的种类、颜色、形态、大小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盆,一般以暗色陶瓷盆较好。如果是赤色灵芝、松杉灵芝,则以棕色、紫色盆较理想,可使色调协调、古朴典雅。如果是黑色的紫芝、黑灵芝,宜选用白色的瓷盆,以强烈的对比突出灵芝形态的特征。不宜选用与灵芝色调相同或近似的盆,以免色调单一。灵芝素材,可采...

    31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水保鲜加工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水保鲜加工法

    一、采收、清洗、杀青。当鸡腿菇长到六七分成熟时,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的菇蕾期采收,用竹片刮除菇脚泥沙,清洗干净,立即放入5%-75,已烧沸的食盐开水中杀青预想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捞出后迅速置入流水中冷却。注意:杀青预煮用铝锅或不锈钢锅,以免菇体色泽褐变。二、盐水逃泡。将40千克食...

    2302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牛皮包”病菌防治技术

    木耳料袋的牛皮包病菌(四川境内俗称)主要由菌种污染、场地污染、拌料水分过多、蒸料灭菌不彻底等造成。牛皮包病菌在未发病之前,很难看出蛛丝马迹,一旦发病后,传播、感染相当快。本所用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配制成营养液,本营养液能起到以肥带药的作用,对食用菌生理性及侵染性病害有良好的缓解、治愈和预防作用。该...

    1200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杜绝平菇栽培中的白疙瘩病(大钮扣菇)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杜绝平菇栽培中的白疙瘩病(大钮扣菇)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这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象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栽培户称这种病叫“白疙瘩病”。据有关资料介...

    2666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罐装平菇要求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罐装平菇要求

    罐装平菇要选择菇盖圆整、菇柄中生的品种,以菌盖直径为1.5~3厘米的为最好。采收的平菇要按菌盖大小、成熟度、色泽分级,然后放入清水(或0.5%的盐水)中漂洗15分钟,洗去黏附在菌盖上的杂质。菌柄留1.5厘米长,削去多余部分。 平菇质地较脆,罐装前先预煮,以破坏酶的活性、稳定菇色、软化组织。预煮时平菇...

    2292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制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干制加工技术

    食用菌的干制加工,有自然干制和机械干制两种方法。 一、自然干制。是以太阳光为热源,以自然风为辅助进行干燥的方法,适于竹荪、银耳、木耳、金针菇、灵芝等品种,此法简单、古老、投入少。加工时将菌体相互不挤压的平铺在竹帘上晒干,翻晒时要轻,以防破损,一般2-3天即可晒干,此法适于小规模加工厂。也有的加工厂...

    1086 食用菌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绣球菌母种的制作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绣球菌母种的制作技术

    母种是指经规范方法选育后而获得的,具有结实性的菌丝体纯培养物及其继代培养物,以玻璃试管为培养容器和使用单位,通常又称为一级种或者试管种。关于绣球菌原始母种的来源,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从子实体上自行提取,但是由于制作过程要求严谨,难度较高,所以一般的生产单位都是从国家认可的研究单位购买而来的。买回后直接...

    371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细菌性病害预防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细菌性病害预防方法

    蘑菇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黄菇病、腐烂病以及锈斑病等,仅凭肉眼很难区分其病菌种类,病菌通过覆土材料、工具、人体、废料等传播,在湿度大、通风不良时发病快。细菌性病害造成的病菇,菇体表面多会分泌黏液、发出臭味。 这类病害是由棚内通气性差、温湿度过高引起的。特别是在蘑菇市场价格较高时,部分农户常为了促进出菇而...

    2351 菌类病虫害防治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皱环球盖菇的盐渍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皱环球盖菇的盐渍加工

    采收用于盐渍外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应在6~7成熟,即菌盖呈钟形,菌膜尚未破裂时采收,用竹片刮去菇脚泥沙,清洗干净。杀青将清洗干净的大球盖菇的菇体放入5%食盐沸水中杀青煮沸8~12min,具体煮制时间应视菇体大小而定,煮至菇体熟而不烂、菇体中心熟透为止。可采用"沉浮法"进行检测,即停火片刻,菇体下沉为熟...

    2491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保鲜香菇品种L808夏季管理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保鲜香菇品种L808夏季管理技术

    香菇L808是驻马店市农科院2008年引进推广的优质香菇品种。由于该品种具有栽培周期长、出菇期长、菇形圆正、菌盖厚以及货架期长、适宜鲜销等突出特点,现已成为驻马店市鲜菇主栽品种。L808出菇温度为12℃~28℃,最适出菇温度为15℃~22℃,菇蕾形成需6℃以上的昼夜温差刺激。进入夏季,只要有5天左右...

    2408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塞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

    238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房病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房病虫害的防治

    夏天是气温较高的季节,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极为不利。管理不善易出现萎蕾烂菇。如何利用栽培保护设施和采取相应措施,制约不良环境的影响?这是夏季栽培出菇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主产区经验,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安全越夏。 1. 保持菇棚环境卫生和水源清洁。保持棚内遮荫度达八阴二阳,调疏围...

    2889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食用菌资讯 | 河南通许高新区: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 平菇助农走出致富路

    走进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高新区武寨社区,村民武刚的平菇种植大棚内,一股幽幽的菌香便扑鼻而来。一垛垛菌菇棒整齐排列,一朵朵平菇争相从菌棒两端的袋口长出,有的展开伞柄,有的刚刚冒头,像是花朵一样鲜嫩肥硕,非常壮观。小蘑菇,大收入。提起平菇种植,武刚便滔滔不绝,从平菇大棚根据天气情况一天要喷淋两到三遍,并且...

    292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菌类报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