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槿祖 点击 :

侵染食用菌的病虫种类多,危害重。据初步统计,侵染培养料、菌丝体和菇体的杂菌、病菌和害虫种类达100多种,各种病菌和害虫在不同的季节,以不同的方式与食用菌争夺营养,侵害菌丝和菇体。对于种植者来讲,如何高效防治病虫害成为了重中之重,具体措施整理如下,供参考: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措施 | 菌菇种植

①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菌种。选用适合当地栽培条件、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良品种;

②选用纯正、菌龄适宜、生命力旺盛的菌种,以保证接种后恢复快、吃料快,抗病虫能力增加;

③选用优质原料。使用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的原料,培养料的选择和配制要充分考虑到栽培品种的生长发育需要,从而抑制杂菌,提高抗病能力。同时,要做好培养料的贮藏和保管,防止培养料受雨淋,导致发霉、变质;

④搞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菇房要远离饲养场、垃圾堆、粪便池,而且要接近水源,通风向阳,门窗及通风口要安装防虫网。种菇前,菇房内外要进行1次彻底的清理和消毒。生产中的废料应运到远离菇房的地方,生产场所做到无杂物、无污水、无废料;

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栽培过程中的规程操作,尤其是接种过程,生产场所,接种工具、菌种和培养料包装物、接种人员都要认真消毒,保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要求接种快速,高效;

⑥创造最佳生长发育条件。在栽培管理中,应根据各品种对其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对温度、湿度、光线、酸碱度、营养成分、通气条件进行科学管理,使整个环境条件适合该品种的生长发育,从而减少病虫和杂菌的滋生。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草有机肥的开发技术与利用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草有机肥的开发技术与利用

    菌草有着适用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科满足于食药用菌菌丝体与子实体生长需求, 所培养的食药用菌有效成分与树木资源培养产品差异性小, 再加上资源丰富, 可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完全符合持续发展要求。所以开发利用菌草有机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将探究一下菌草有机肥的开发技术与利用。一、菌草有机肥特点分析菌...

    1346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鉴定食用菌菌种质量的几种方法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 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 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

    2261 蘑菇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盖为啥会长小疙瘩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盖为啥会长小疙瘩

    发生原因:①温度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低温条件下,通风不良,菇棚内湿度大,蒸发量小,菌盖表面长期积有一层水膜造成。②温度骤变,温差过大。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骤降,使昼夜温差达10℃以上,菌盖细胞生长不均匀而致。 防治方法:①加温、保温。低温季节,晚上棚内温度过低时,要采取加温措施,以利于平菇子实体...

    991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资讯 | 密林种灵芝 村集体走出致富新路子
    食用菌资讯 | 密林种灵芝 村集体走出致富新路子

    眼下,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西城乡樟源村一片树林里,灵芝亭亭玉立。立秋后灵芝已经进入了采收期,连日来,村民正在树林里采摘生长成熟的灵芝。灵芝是有名的中草药,今年,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在乡村振兴项目扶持下,樟源村因地制宜,利用本村森林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发展林下经济,筹集资金100多万...

    77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新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水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水保鲜

    1、采收、清洗、杀青。当鸡腿菇长到六七成熟时,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的菇蕾期采收,用竹片刮除菇脚泥沙,清洗干净,立即放入5%—7%、已烧沸的食盐开水中杀青预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捞出后迅速置入流水中冷却。注意:杀青预煮用铝锅或不锈钢锅,以免菇体色泽褐变。2、盐水浸泡。将40千克食盐用...

    814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食用菌病虫害 | 栽培蘑菇防杂菌污染

    蘑菇栽培中的杂菌主要有绿色木霉、曲牢等,是制种及熟料生产中最为常见的杂菌之一。该类霉菌性喜高温、潮湿环境。预防可用“百病去无踪”彻底对菇棚进行消杀处理。发菌及出菇期间每5天左右喷洒一次杀菌药物,生产中可将“百病去无踪”和“蘑菇杀病灵”交替使用。 对已经发生污染的菇棚,打开全部通风口及进出口加强通风,...

    1388 食用菌种植 菌类病虫害防治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发生烂菇的原因及其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发生烂菇的原因及其防治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中常遇到“烂菇”现象,全年最容易出现烂菇的是春季和冬季。北方冬季烂菇比南方冬季严重,南方夏天湿度非常高,热空气带有水分进入房内会形成大量雾气,常开启内循环,就不容易烂菇。 发生烂菇的原因主要是假单孢杆菌危害。 假单胞杆菌的发生与生产的各环节都有关系。防止感染是...

    1504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菜谱 | 鲜椒白灵菇
    食用菌菜谱 | 鲜椒白灵菇

    原料:白灵菇 200克、平菇 50克、金针菇 50克、薯粉 20克、青红椒 适量、鲜花椒 适量简单三步: 1、白灵菇切成块状备用; 2、在锅中倒入适量高汤或鱼汤(鱼汤为佳),煮开后将所有菌类、薯粉倒入锅中,大火煮5分钟; 3、再次煮开后,即可出锅。然后将适量青红椒,鲜花椒置于菜上,淋入适量热油,便可...

    1972 食用菌文化 菌类吃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优劣鉴别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菌种优劣鉴别

    平菇菌种的质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优良的平菇菌种,菌丝粗壮抗病,能广泛适应多种代用栽培料,出菇早,菇形好,产量高。在选购菌种时,不但应选择菌丝生长快、抗逆性强、出菇早、产量高、香味浓的品种,还应了解该菌种对温度、营养、氧气、湿度、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以作为栽培管理时的参考。此外,不同的栽培季节应使用不...

    1260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的防治。木耳的主要病害包括各种霉菌和“流耳”。1、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部使用洁净水;拌料时,适当提高PH值,加2%―3%的生石灰。2、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接种袋、菌种、接种工具、封口棉塞、消毒药品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和高锰酸钾5克或用保菇王每立方米3―4克熏...

    1317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菌棒出现雪花斑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木耳菌棒出现雪花斑的原因

    木耳菌棒在养菌后期,菌丝长满之后在菌棒底部或口部会出现变黄的状况,有些朋友误以为是菌棒发生了病变,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木耳菌棒内气生菌丝积累纽结,再加上光线刺激而导致的”转色“现象。如果在温度适合、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时间再长就会在这些黑色的部位现出木耳原基。避免这种情况的...

    124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教学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灭菌新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灭菌新方法

    取旧汽油桶一个(里面的残留物要清洗干净),先用砖砌一个比桶高10厘米、比桶径宽10厘米的炉台,用10根16毫米粗、30厘米长的钢筋作为炉条,一侧留鼓风机风道。在桶壁的靠桶盖处焊1根钢管并装上阀门,以便加水和排污;在桶壁的另一面靠桶底处焊2根分管(上接黑胶管)排汽;在桶盖的一侧上下各焊一根4厘米长的细...

    207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毛霉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病害防治??毛霉

    毛霉也是一种常见杂菌,主要为总状毛霉(Mucorracemosus)。培养料上侵染毛霉后,长出粗壮致密的菌丝体和黑色孢子囊,与金针菇菌丝争夺养分,甚至抑制其生长。   (1)发生条件  自然条件下生长在土壤、空气、粪便和堆肥中,特别是菌种培养时,出现40℃以上高温后毛霉极易侵染。  (2)防治方法...

    195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老发菌室出现杂菌?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止老发菌室出现杂菌?

    连续生产多年的发菌室易出现大量菌袋污染现象,严重影响食用菌制种成品率及经济效益。关于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小编总结出制种消毒杀菌的实践经验,可有效控制杂菌污染率,现介绍如下:料袋在没进发菌室之前,首先把发菌室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快速把室内温度升至28~35℃,并保温24小时,使室内的杂菌孢子全部复活...

    2944 菌类病虫害图片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棒开口技术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棒开口技术要点

    开口是黑木耳田间出耳的第一个管理环节,也是较为重要的技术环节,关系到催芽和出耳两个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为此,专家提出如下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开口口形目前开口口形主要有三种:“Y”、“O” “I” 形。基于管理难度和催芽效果考虑,建议管理经验尚处于缺乏的农户在菌棒开口时选用“Y”或“O”形口,这样...

    1419 菌类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