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资讯 | 黄松甸镇食用菌合作社撑起村集体经济“钱袋子”

时间 : 04-25 投稿人 : 文昌阁花卉 点击 :

吉林蛟河市黄松甸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引领作用,积极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三促”模式推动三合村自营自建菌包加工厂,持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黄松甸镇食用菌合作社撑起村集体经济“钱袋子”

党建引领促振兴。三合村党支部以三合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结合村情,因地制宜,采用“合作社+生产车间+农户”运作模式,打造三合村菌包加工厂,主要经营黑木耳菌袋代料加工,预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解决劳动力稳定就地就业100余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黄松甸镇食用菌合作社撑起村集体经济“钱袋子”

生产专业促提升。该菌包厂总投资712万,占地面积2100坪,在历经厂房选址建设、设备购买调试、电路设施维护等阶段后,于2023年1月进入试生产期。在拌料、套袋、装车、灭菌、冷却以及接菌等一系列生产过程中,菌包厂采用上筐机、下筐机、拔棒机及高压灭菌柜等半自动生产线,不仅解决用工难等问题,节约劳动成本,菌包产量也得到提高,设计能力为日产菌包13万袋,目前日产量为8.6万袋左右。在菌袋制作结束后,菌包厂免费为菌农将菌袋配送到家,并帮助菌农将菌袋悬挂吊棚,降低菌袋染菌几率,减少安全隐患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益,保障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品牌特色促竞争。“黄松甸黑木耳”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品牌的引领下,镇党委、政府及三合村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品牌效益,申报产业集群项目,扩建厂房,引进液体菌种生产新技术,解决生产周期长、费功费力、出“耳”不齐、产量不稳等问题,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擦亮黄松甸黑木耳“金字招牌”。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软糖制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软糖制作方法

    1.配方猴头菇干品5公斤,白砂糖30公斤,80度的葡萄糖浆61公斤,食用色素3.2克,柠檬酸适量,琼脂4公斤,水40公斤。2.生产工艺将菇放人沸水中浸泡数分钟后捞起,用温水反复洗挤三次.除去苦味。然后倒入水中炖煮1小时,用纱布压榨过滤,取其汁。琼脂剪成2-3厘米的小段,并用冷水浸软洗净、沥水,和白糖...

    834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如何进行化学储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如何进行化学储藏

    氯化钠(食盐)保鲜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焦亚硫酸钠保鲜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

    2879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杏鲍菇常见病虫害防治

    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害虫是跳虫,线虫,菇蛆等。跳虫、线虫主要是危害幼小的菇蕾,菇蛆主要危害成熟期的菇体。这些虫害对食药用菌生产危害极大,须认真防治。跳虫又名烟灰虫,弹尾虫。危害食药用菌子实体的主要是菇疣跳虫和黑角跳虫。菇疣跳虫,近白色球形,半透明,幼虫白色,体形与成虫相似,休眠后蜕皮,色逐渐转暗...

    1507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蛇汁茯苓糕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蛇汁茯苓糕加工工艺

    原料配方 马蹄粉500克、白糖1.25公斤、鲜茯苓250克、蛇壳250克、生油75克 制作方法 先将茯苓、蛇壳洗净,用5~6公斤水,煲至4~5小时,去渣煲至3公斤左右,备用。将马蹄粉用盆载着,加入已煲好的蛇汁1公斤,开稀,又将蛇汁2公斤、白 糖1.25公斤,放入镬中烧开,冲入已开好的马蹄粉浆里,...

    128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液体菌种的优势及培养基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白灵菇液体菌种的优势及培养基配方

    白灵菇液体菌种制备采用的是工业发酵的技术工艺,即一种在发酵罐内培养白灵菇菌丝体的方法。与传统固体菌种相比,液体菌种具有培养菌种时间短,菌龄短,适合工厂化、标准化生产的优点。液体菌种接种到菌棒内后菌丝生长整齐一致,出菇期集中,主要优势如下:①菌种更纯。传统的白灵菇固体菌种生产要通过母种一原种一栽培种三...

    84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分离技术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 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

    289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盐蘑菇酱的制作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盐蘑菇酱的制作工艺

    目前,人们的消费习惯正在向低盐、低糖、低脂肪方向发展。经科学配方精制的低盐蘑菇酱,色、香、味俱佳,营养价值较高。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选料漂洗 选质嫩、菇体完整、无虫蛀、无病斑的新鲜蘑菇,切去菇脚,另选新鲜、完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辣椒。蘑菇和辣椒最好在采后两小时内用稀盐水漂洗,除去表面杂质,...

    190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化学贮藏方法

    1.辐射贮藏:辐射贮藏是食用菌贮藏的新技术,与其他保藏方法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无化学残留物,能较好地保持菇体原有的新鲜状态,而且节约能源,加工效率高,可以连续作业,易于自动化生产等优点。辐射作用对食用菌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①、抑制呼吸:据报道,用2.5~10戈瑞剂量处理新鲜菇体,对其呼吸作用有显著...

    1390 蘑菇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滑菇的接种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滑菇的接种方法

    目前滑菇菌棒接种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用接种箱法,另一种是开放式接种法。接种箱法具有接种成品率高、效果稳定,受限制 少,缺点是速度较慢,每人每小时接种量为30~40袋,开放式接种法具有接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每人每小时接种数在60~90袋,比接种箱接种提高 1~3倍,缺点是技术要求较高,否则效果不够稳定...

    2942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丝制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丝制作

    在香菇加工过程中,通常有大量的残碎菇柄被剔除出来这些菇柄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D、C的含量与菇盖、菇褶持平,弃之十分可惜,现介绍用这些丢弃原料制作多味香菇丝的方法,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1、浸泡:去除残碎菇柄中的杂质及染病、腐烂等部分,放进重量为其两倍的清水内,添加适量醋,浸泡24小时后捞起...

    131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防绿霉关键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防绿霉关键

    1、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2、先用3%的来苏儿溶液或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3、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4、取生石灰9份、多菌灵1份与适量水混合洗刷霉菌处。5、用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待霉菌消...

    801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近年来被驯化栽培的一类食用菌,因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很高的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欢迎。自以营养袋为形式的外营养添加技术应用到羊肚菌的室外栽培,并取得成功后,羊肚菌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为利用冬闲期的冷棚来减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经过多年的实践...

    2645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病虫害 | 慈菇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慈菇叶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慈菇叶斑病是新发现的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初在叶片或叶柄上发生锈褐色小点,四周有黄晕,严重时叶片干枯。防治方法:(1)慈菇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酵素菌沤制的堆肥。(3)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叶及时摘除。(4)发病初期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840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子实体组织分离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北虫草子实体组织分离技术

    北虫草和冬虫夏草同属不同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药价值。随着冬虫夏草数量日趋减少,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北虫草具有极广的市场前景。但是北虫草 菌种在保藏一段时间后,菌种会失去活力,衰老退化,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产。大规模生产遗传性状稳定是关键。对北虫草子实体不同部位进行组织分离试验,以 期分离出和...

    1518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菌袋污染后如何处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菌袋污染后如何处理

    菌袋在室内培养期间要翻堆4次~5次,第1次在接种后6天~7天,以后每隔7天~10天翻堆一次。翻袋时认真检查杂菌,及时处理。1.轻度污染 只在菌袋扎口处或褶皱处出现零星点状或丝状的杂菌小菌落,没有蔓延的。可用注射针筒吸取75%的酒精50毫升配加36%的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受害处,并用手指轻轻按摩...

    77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