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时间 : 05-17 投稿人 : 维维 点击 :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近年来被驯化栽培的一类食用菌,因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很高的保健功能,受到消费者欢迎。自以营养袋为形式的外营养添加技术应用到羊肚菌的室外栽培,并取得成功后,羊肚菌产业化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为利用冬闲期的冷棚来减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宜华北地区的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羊肚菌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土质要求和栽培流程及出菇管理。在冷棚栽培羊肚菌可以利用果树大棚或蔬菜大棚等设施,增加棚室冬闲期的产出,每667 m2鲜菇产量可达200 kg,增加生产效益2万元以上。

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 | 菌菇种植

1.技术成效

羊肚菌冷棚栽培可以实现每667m2鲜菇产量基本达到200 kg,且羊肚菌产品质量较佳,投入成本比日光温室栽培降低1/3。该技术还可应用于采用冷棚种植的樱桃、葡萄等果树,与果树进行套种,可充分利用树下空间和生产的空闲期,从而增加生产效益。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在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累计推广333.3 hm2(5000亩)以上。

2.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品种

研究表明,多种羊肚菌已可以人工栽培。目前,我国用于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主要是梯棱羊肚菌(M. importuna M. Kuo, O’Donnell & T. J. Volk)、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 M. Kuo)、七妹羊肚菌(M. eximia Boud.)等黑色品系。各个种的羊肚菌特性有所差异,例如梯棱羊肚菌耐低温性稍好,子囊果菌肉较厚、耐贮运;六妹羊肚菌耐水性好、产量高。从栽培管理的难易程度来说,建议使用产量相对较高、抗逆性较强的六妹羊肚菌。

2.2 栽培季节

羊肚菌属低温型真菌,其菌丝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2 ℃,子囊果分化温度为10~12 ℃,子囊果最适宜的发育温度为12~16 ℃;因此,依据菌丝体和子囊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条件,华北地区采用冷棚种植羊肚菌时,于9月播种,高海拔宜于10月上旬播种,低海拔低宜于10月中下旬播种(以当地平均气温不超过20 ℃为依据),翌年4—5月份采收羊肚菌。

2.3 土质要求

冷棚内的土壤以中性、富含有机质、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为宜,但要注意,连年种植羊肚菌会造成土壤中杂菌和虫害发生严重,造成产量降低;因此,羊肚菌需倒茬种植。

2.4 栽培流程

(1)翻地做畦

平整土地前每667 m2撒施30 kg生石灰消毒,然后使用旋耕机深翻1遍土壤,整理平整。按照棚长方向(南北向)做阳畦,畦面宽0.8 m、高15 cm,畦间沟宽0.4 m。

(2)调节土壤含水量

播种前浇足底水,待水渗入土壤不粘手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30%~50%)开始播种。

(3)播种

先在畦面上开3条深10 cm、宽15 cm的“V”形沟,然后将羊肚菌栽培种从菌种瓶(袋)中挖出,揉碎成颗粒状,均匀撒在沟内,之后用耙子将沟搂平,再用土覆盖菌种。菌种用量为0.6~0.9 kg/m2(折幅17 cm×长度33 cm菌袋,每袋装湿料质量约2 kg,每667 m2为200~300袋)。播种完成后用微喷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以40%~55%为宜。

(4)覆膜

羊肚菌覆膜发菌技术具有保湿、防涝、避光、保温、抑草的作用,可减少喷水用工,控制“菌霜”的过度生长,提早出菇,并且实现定向出菇。特别适用于北方地区羊肚菌的冷棚栽培模式和南方露天栽培或简易设施栽培模式。

覆膜主要以普通农用地膜为主。为了起到发菌期增温和出菇期防草的作用,宜选用黑色地膜。覆膜后在地膜卷上打孔,以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防止畦面温度过高,也可在铺设地膜前用10号转头按照间距15 cm或20 cm的距离在整卷地膜上打孔。注意每打3~5个孔需要将转头在冷水中降温1次,防止转头摩擦过热烧结地膜。

(5)补充营养袋

播种后10~15 d,菌丝长满畦面后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即出现“白霜”。此时需要补充营养袋。营养袋补充(也称外援营养袋补充)技术是羊肚菌大田(室外)栽培得以进行的关键。

营养袋内培养料需要为羊肚菌菌丝提供充足的养分,一般使用小麦为主要营养来源物质,每667 m2约使用小麦400~800 kg。培养料内还需加入稻壳、石灰等原料,配方为69%稻壳、30%小麦和1%石灰。营养袋所用塑料袋的规格一般为15 cm×30 cm(折幅×长度)。装好的营养袋装入编织袋或筐内进行灭菌,常压灭菌时100 ℃保持8 h,高压灭菌时121 ℃保持2.5 h。使用时,将营养袋纵向的一个面用钉板打20~25个孔(打孔深度以刺破塑料袋为宜,孔径5~8 mm)。然后将营养袋水平放置在畦面上,使打孔的一面紧密地贴到土面。每667 m2用量1 500~2 000袋。

营养袋放置后,2~3 d可以看到白色的羊肚菌菌丝通过小孔深入到袋内,开始分解吸收培养料的养分。约40d后,可看到营养袋内的麦粒变得干瘪,说明养份被菌丝吸收比较彻底。

(6)发菌期管理

播种之后进入发菌期,以控制发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为主。保持畦内土壤含水量在40%~55%,过干可通过喷水保持。在棚膜外覆盖1层遮阳率为75%的遮阳网或草帘。通过调节遮阳物和通风口开闭,使棚内温度控制在13~20 ℃。

进入12月中下旬,气温达到冰点以下。此时,通过浇水使土壤含水量在40%左右,然后使土壤自然冻结,进行越冬。压严地膜,关闭大棚通风口,防止大风吹干畦面。

(7)出菇期管理

3月初,让棚内土壤自然化冻,使菌丝恢复生长,进一步促进营养物质向菌核内运输、积累,等待温度合适后进行出菇管理。当畦面白色分生孢子褪去,表明羊肚菌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即将进入出菇期。

3月中下旬将覆盖在畦面的地膜支起来,支成拱形,然后浇1次大水以刺激原基形成。具体为:向畦面均匀喷水,至土壤相对含水量达到40%;若沟内积水超过12 h,可人工引流排出;调节遮阳物和通风口开闭,使地表温度控制在10~12 ℃。水刺激后,让畦面适当通风干燥有利于原基形成。

当畦床表面出现白色水浸状球形物,即为羊肚菌原基,直径约1~2 mm。此时,适当增强光照,棚内温度控制在15~20 ℃,地温控制在7~12 ℃。3~5 d后原基顶部开始突起并呈现灰色,连接着土壤的基部开始膨大,即进入了子囊果的发育阶段。当羊肚菌子囊果生长到1 cm左右时,开始分化出菌盖和菌柄明显形态特征。子囊果在发育到2cm之内时,很容易由于外界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变化发生败育,管理上需要加以注意。在此期间,通过控制遮阳网或草帘的收放、大棚通风口开关从而控制棚内温度在10~22 ℃。注意在大棚出入口搭建防风帐,避免干冷风直吹。采用喷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50%~60%;每天使用微喷喷水3~5次,做到少量勤喷,以保持空间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

当子囊果发育到3 cm以上时,继续控制棚内温度在10~22 ℃;通过喷水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30%~55%,保持空间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在85%~95%;每天掀开小拱棚上的部分地膜2~3次,进行通风换气,使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1 μg/g以内,以防止子囊果发生畸形,造成菌柄过长;调节棚上的遮阳网厚度,将光照强度控制在600~800 lx。

(8)病虫害防治

棚内潮湿的环境易发生霉菌、盘菌、黏菌等杂菌,以及菇蚊、菇蝇、蛞蝓、跳虫等害虫;此外,营养袋培养料中有麦粒,容易发生老鼠、鸟啄破营养袋或造成营养袋移位。羊肚菌的病虫害防治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首先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发菌过程中控制温度在20 ℃以下,以防止营养袋感染杂菌。营养袋易被链孢霉、绿霉、曲霉、毛霉等杂菌感染。一旦营养袋污染严重,立即拣出。

出菇过程中注意通风,避免温度高于25 ℃可有效防止子实体畸形及生理性病害。在通风口和人员出入口设置防虫网,挂置黄板,防止外来虫源飞入。可根据跳虫的喜水习性,在发生跳虫的地方用小盆盛装加入农药的清水,待跳虫跳于水中后再换水继续诱杀,连续几次,将大大减少虫口密度。对于蛞蝓可人工扑杀或在其活动场所撒食盐驱杀。

(9)采收

一般原基分化后7~10 d,菌盖长至6~10 cm,宽2.0~3.5 cm,呈锥形,顶端稍尖,菌帽表面为不规则长方形凹陷,纵向排列,浅褐色,棱脊颜色较凹陷处浅,即可采收。成熟的羊肚菌子囊果需及时采摘,若不及时采摘,极易造成羊肚菌过熟,商品性状质量下降。

采收时用手捏住羊肚菌根部,用刀沿地表切下即可。同时用刀片刮掉根部泥土放在框内或篮内,然后直接保鲜销售或低温烘干存放。(作者: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贺国强、魏金康,日康羊肚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王丽坤)

相关文章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怎样家庭保鲜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怎样家庭保鲜

    一、盐水浸泡:把金针菇洗净,在1%的盐水中浸泡30分钟,捞起沥干表面水分,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可在常温下保鲜3-5天。二、清水浸泡:把金针菇浸泡在清洁的冷水中,在常温下可保鲜1-3天。三、激素浸泡保鲜:用多效唑或萘乙酸30ppm的清洁水中浸泡3-4分钟,取出晾干表面水分,放入塑料袋中并扎紧袋口,在常温...

    2253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干的制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干的制法

    平菇含水分较多,所以关键要经过烘烤。入烤前,将鲜菇摊排于烘筛上,在太阳下面烘晒半天,同时将烘烤设备预热至40℃左右,以排出内部温度。入烤时,按菇体大小、厚薄不同分开排筛,菇柄朝下;菇体较大应切片。将大菇放在下层,小菇放在上层。控制初期温度在35℃左右,烘1-2小时后,调温度至45℃-50℃,5小时后...

    1547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谷棉籽壳菌种的制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双孢蘑菇谷棉籽壳菌种的制备

    棉壳菌种具有成本低、发菌快、制作方便及播种以后发菌中心多、封面快、不易感染杂菌的优点。目前生产上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棉籽壳菌种。配方一:棉籽壳100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尿素2千克,石膏1千克,石灰3千克。制作方法如下: ①堆料:把无霉变的棉籽壳在太阳下晒1-2天后,加水预湿1天,然后加入2%尿素,堆成...

    197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苦荞复合饮料的研制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杏鲍菇苦荞复合饮料的研制

    作为一种集食、药用于一体的菇类,杏鲍菇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癌、缓解骨质疏松症等多重功效。苦荞可降血压,血糖,还对糖尿病, 冠心病, 中风等疾病具有辅助减轻作用。此外, 苦荞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癌作用。随着现代人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常见的传统饮料越来越难以满足...

    290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的贮藏方法

    猴头菇又称猴头蘑、猴头菌或刺猬菌。它是齿菌科、猴头菌属,野生或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类、名特蔬菜。以子实体供食用。常见的有猴头菌、假猴头菌和珊瑚状猴头菌等三种。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以及河南、云南、贵州和湖北等地。野生在每年6月至9月采摘,供干制或鲜销。人工栽培的四季均可上市供应。 (一)采收要求...

    27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虫害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虫害的防治

    当今绿色食品已经成为食品主流,但在实际生产中,菇农为了防治虫害而使用大量化学药物,从而使得蘑菇产品大量残留药物,既给消费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也自堵了蘑菇产品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的路径。那么,该如何对虫害进行“绿色”防治呢? 1.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包括:修建菇棚应远离厩厕、垃圾、粪堆等地,使环境...

    2354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 食用菌育种 | 培养羊肚菌的前期工作
    食用菌育种 | 培养羊肚菌的前期工作

    一、场地选择栽培场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空气流通、无农药残留的地块。栽培方式可选用日光温室、钢管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淄博地区一般选用投入成本适中、栽培环境易于控制的钢管塑料大棚,跨度一般为6~8m,高3m左右,棚长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设定。二、土壤选择与土地整理(1)土壤选择设施内的...

    2348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别有技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菌种鉴别有技巧

    黑木耳菌种鉴别的五种方法:1、若瓶内可以看到木颗粒而菌丝很少,说明培养时间太短,应继续培养。若培养一段时间后没什么显着变化,说明培养基营养不足,应予补充。2、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3、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

    1901 木耳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银耳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银耳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1.螨:又叫菌虱,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蒲螨和粉螨两种。蒲螨体积很小,肉眼不易看清,多群集成团,呈现咖啡色;而粉螨体积稍大,白色发亮不成团,数量多,成粉状。这些螨类主要由棉籽壳、麦皮、菌种和苍蝇等带进菇房,或由旧菇房残留下来。螨类以吃银耳菌丝为生,被害的菌丝不能萌发。如果出耳阶段发生螨类,就会造成烂耳或...

    2235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菌种的选育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金福菇菌种的选育技术

    从1998年开始,我国利用台湾菌株和分离野生菌株杂交选育,连续进行两年菌种选育,经栽培试验,发现新宇Tg-1的生产性状和经济性状均优于台湾菌株, 该菌株适 合多种原料栽培,其生物学效率可接近侧耳平菇类平均生产水平。因出菇温度较高(15~3 0℃),有利于调节鲜菇市场或菇房实施常年栽培的品种搭配,金福...

    63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黄菇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黄菇病防治方法

    黄菇病的特征:黄菇病主要通过土壤、水源、虫害、空气、病菇传播的一种假单孢杆细菌。该细菌无论低温、高温季节都适应繁殖生长,由其是舂、夏季节.发病初期局部呈微黄,菇体生长缓慢,僵化直至菇体整株被感染。成菇菌褶扭曲,萎缩干巴,属典型的干腐病。另一种发病初期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发病部位有粘湿感,菇体腐烂,并...

    342 木耳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药用菌菌种生产相关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药用菌菌种生产相关技术

    能否制做出合格菌种? 是评价食药用菌生产专业户是否“专业”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是自繁菌种可以大大降低买种的费用,进而提高经济效益。食药用菌菌种来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采用组织或孢子分离技术自繁,二是从有关科研部门引种。一、菌种分离食药用菌菌种的分离有2种方法: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这些方法一般由科研单位...

    733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健康食品新宠:食用菌深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健康食品新宠:食用菌深加工

    食用菌具有"一高三低"高蛋白、低糖、低盐、低热量的特征,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世界粮农组织还将食用菌推荐至每日食谱中。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菌富含的菇类多糖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提升人体自身免疫...

    233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玉米粒菌种的制作方法 用玉米粒代替化学药品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制作方法。 一、用玉米粒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原料来源广,营养丰富,成本低,且设备简单,制作简便,易掌握,既省工,又省时。 2、菌丝生长迅速且整齐健壮,适用于各种菇类制种用。...

    2301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反租倒包”种羊肚菌,带动村民致富
    食用菌资讯 | “反租倒包”种羊肚菌,带动村民致富

    作为陕西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派驻汉阴县的帮扶干部,王勇自到双河口镇兴春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一直想着利用市农科院的科研资源及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助力兴春村产业振兴,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兴春村自然环境优越,菌物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高山生态羊肚菌产业。王勇积极联络项目资金,为兴春村建起占地5亩的专业食用菌设施大...

    2846 食用菌指南 食用菌资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