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袋栽香菇生理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财富 点击 :

袋栽香菇生理性病害是由于不协调的环境因子引起的,如果每一个环节都能认真细致的管理,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笔者参考多位专家的观点,总结实践经验,通过试验验证,将袋栽香菇常见的生理性病害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归纳如下,供参考。

袋栽香菇生理性病害的诊断及防治技术 | 菌菇种植

1 菌丝淡化

1.1 病 状 菌袋内菌丝生长稀少,纤弱无力,菌棒软绵无弹性。

1.2 发生原因 ①培养料酸败。灭菌前,培养料已经发生霉变或酵母菌感染,杂菌的活动改变培养料的pH值或者是杂菌释放的抗菌素浓度过高,抑制香菇菌丝体的正常生长。②培养料选择不当。如未经脱脂处理的针叶树木屑中油脂及萜烯类物质浓度过高,抑制香菇菌丝生长。③过量添加某种化学物质,如硫酸镁等。④营养元素缺乏。缺乏某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素。

1.3 防治方法 ①科学配制培养料。选用新鲜优质、无霉变的培养料,采用合理的培养料配方,不随意添加化学物质。②严格灭菌。拌好料后,及时装袋,并严格灭菌,防止酵母菌发酵而改变培养料pH值。

2 菌丝徒长

2.1 病 状 袋栽香菇菌丝长满菌袋后,表面气生菌丝发白,且有黄色水珠产生,最终形成一层白色浓厚的菌皮,抑制 菇蕾的形成。

2.2 发生原因 当香菇菌丝体处于没有温差,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气生菌丝快速生长,且有大量黄水出现,如不及时刺孑L增氧、透气、降温,表面菌丝就会过度旺盛生长,形成一层厚厚的老菌皮,隔绝空气,导致菌袋内菌丝体不能及时向生殖生长转化,菌丝迟迟不能结实。

2.3 防治方法 适时刺孔增氧,改善条件。当菌袋表面气生菌丝发白,由黄水株产生时,及时刺孔放水增氧,换气降温,抑制气生菌丝生长,防止菌丝徒长,结成老菌皮。

3 烧菌烂袋

3.1 病状 表现为培养料发热、发酸,菌丝退淡变黄、死亡。整个菌袋软化,手捏无弹性,最后成泥浆状,菌筒解体。此病在发菌初期即刺孔增氧阶段易发生。

3.2 发生原因 ①培养菌袋的环境条件不适宜。菌筒越夏场所高温,温差过大,光线过强,再加上培养室空间过小,堆码菌筒过多,排放过密,造成严重缺氧,使菌袋原基形成过早,抗逆性变弱而引起烧菌或烂袋。②选择菌株特性不适。低温型菌株,耐高温及抗逆性较弱,易引起烂袋,再加上菌株传代频繁,又未及时复壮,导致菌种退化,使原基过早形成,加重了烂袋的发生。③管理不当。香菇菌袋刺孑L增氧不够,或刺孔后排放过挤,通风不良,使培养室内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严重缺氧的状态,导致菌丝生命力下降或造成菌丝窒

息死亡;刺孑L时,伤到香菇原基或产生黄水不及时放掉、处理不当等,都易引起烧菌或烂袋。④菌筒转色差或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差。春栽香菇生产较晚(4—5月)的菌筒,因温差较小,转色较差,甚至没有转色,一旦出现持续高温或在高温季节随意搬动,振动菌筒,促使菌筒温度上升,加上外界高温袭击,就会造成烧菌。

3.3 防治方法 烧菌烂袋的防治应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①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制袋时应依据栽培季节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栽

培品种。将高温型品种安排在高温季节出菇,低温型品种安排在低温季节出菇。②选择适宜的越夏场所。香菇菌袋越夏的场所宜选在通风、阴凉、避光、低湿的环境,菌袋排放不能过挤,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要搞好消毒与杀虫工作。③做好菌袋刺孔和通气工作。菌袋适时刺孑L,排除袋内的废气,增加氧气,促进菌丝正常生长繁衍。刺孑L后3~5 d,要特别注

意加大通风量,降低堆码层数,防止菌袋温度急剧上升而烧菌。④综合调控温、湿、光、气。香菇菌袋转色期,一定要严格控制培养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环境因子指标,为菌袋创造最合适的生长环境,确保转色适当。⑤及时处理烂袋。菌袋内大量产生黄水,应及时割破菌袋排出沉积的黄水,再用竹签刮去腐烂的培养料,用药棉擦干后涂上多菌灵

与甲基托布津200倍的混合液,撒一层石灰粉,然后将菌袋排放于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方,可控制烂袋的蔓延。

4菌袋不出菇

4.1 病 状 料袋长满菌丝后,气生菌丝生长旺盛,结一厚厚的菌皮,有的呈失水收缩状,有的表面起包,似瘤状体,但不会出菇;或者只能形成花生米大小的柱状体,不能正常出菇。

412发生原因 ①培养料c:N比失调。香菇代栽培养料c:N过低,使培养料中氮素过剩,营养生长过盛,不能由营养生K转为生殖生长,故不能形成子实体。②转色过厚。香菇菌袋转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如果在转色期间,气温不适宜或昼夜温差过大,会使菌袋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老菌皮,严重阻碍了袋内菌丝体的呼吸作用,缺氧的菌丝体也很难进行生殖生长,形成子实体。③品种不适宜。低温型品种生殖生长阶段安排在高温季节,或高温型品种生殖生长阶段安排在低温季节,菌丝体处于休眠状态,故而很难形成子实体;另外,有些香菇品种生育期很长,根本不适合作为代料品种,如段木香菇品种用在代料栽培上,营养生长期极长,就表现为不出菇。④栽培管理措施不当。香菇菌丝进人生殖生长阶段后,没有适合子实体产生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也会造成出菇闲难。

4.3 防治方法 防治袋栽香菇不出菇,应针对具体原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①合理调节碳氮比。一定要严格按照配方配料,使培养料碳氮比保持在(25~40):l,防止碳氮比失调。

②做好转色期管理二r作。转色阶段,要精心管理,认真做好栽培期的正常管理1=作,尤其是通风换气和昼夜温差,防止转色过厚。③选择适宜品种。按季节安排适宜的香菇品种,

杜绝不经试验而直接引种或使用段木香菇品种,防止因选种不当而造成不出菇。④合理调节催菇阶段的生态因子。香菇栽培进入催菇阶段,一定要人为的满足下列要求:a.昼夜温差10℃以上.h.气温在12~15℃左右;c.空气相对湿度85%~90%;(1.培养料含水量为50%~55%-e-湿度差:调节空间湿度,使之形成15%以上的湿度差;f.充足的氧气和散射光。

5 大柄菇

5.1 病 状 香菇菌柄短而粗,菌盖肥厚而不易张开。

5_2 发生原因 主要是南于出菇温度过低。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3天内日平均气温低于10℃时,基质被菌丝不断分解,并向菌柄输送养分,促使菌柄生长膨大,而菌盖因外界气

温较低而生长很慢,就形成了粗柄、小盖的大柄菇。

5.3 防治方法 ①按香菇品种的温型特点,合理安排栽培季节,确保菇期有较适宜的温度;②减少覆盖物,增加阳光照射来提高棚温,促使菌盖的正常生长。

6 高脚菇

6.1 病 状 菌柄很长,菌盖较小。柄与盖相连处扇形或多边形,菌盖表面高低不平,呈暗褐色。

6_2 发生原因 ①出菇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过高,导致菇房内氧气不足;②菌袋排放过密,造成通风不良;③门窗遮蔽过严,通风条件差,光照太弱,造成子实体发育不良;④香菇品

种种质退化严重。

6.3 防治方法 ①选择优良品种。购买菌种时,一定要找正规的菌种生产企业,防止买到退化严重的劣质菌种。②科学排袋。在排放菌袋时,问隔应达到5 cm,以便增加光线和通气;③精心管理。日常管理时应加强菇棚的通风换气,及时排除棚内多余水分,降低菇棚温度,供给充足的氧气。

7空心软柄菇

7.1 病 状 菇柄空心,柔软,菌盖很小,子实体成丛出现。

7-2 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使用菌种质量太差。使用老化、退化的菌种,菌丝生活力低,影响养分的正常吸收,以致菇体细胞不能正常而紧密的排列。

7.3 防治方法 ①选用适龄的、生活力强的菌种;②切实做好菌种保藏]二作,及时进行菌种复壮,防止菌种的退化。

8 平顶菇

8.1 病 状 香菇菌盖形状不规则,不像伞形,而是中央平坦或明显凹陷,色泽正常,菇形很差。

8.2 发生原因 香菇现蕾后,没有及时划口放菇,塑料袋挤压菇蕾成扁平的畸形菇,划口放菇后,难以恢复原有形状。

8.3 防治方法 ①及时划口放菇。当香菇菇蕾长到l cm时,就应及时划口放出,让其自由生长。②选用免割袋。制袋时,可以选用免割袋,袋膜很薄,香菇菇蕾可自行长出,能有效避免平顶菇的发生。

9拳状菇

9.1 病 状 卅菇成丛,菌盖卷缩,菌柄扭曲,形似“拳头”状。

9.2 发生原因 ①装料质量不高。装料虚实不均匀,袋内菌丝长势及成熟度不一样,空隙较大处菌丝先成熟并出菇,又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形成上下翻转的畸形菇。②打穴接种太深。当接种穴内菌丝先成熟,形成子实体,但因受到穴壁的限制,子实体无法正常伸氏展开,待长出穴时,已形成拳状菇。

9.3 防治方法 装袋时,一定要做到装料均匀一致,接种打穴1.5~2 cm即可,不要太深。

10 荔枝菇

10.1 病 状原基呈圆锥状突起,如荔枝状,不能分化成菌柄和菌盖,或者仅有很小的菌盖。

10.2 发生原因 ①出菇温度不适。高温型品种,低温下催菇.或低温型品种在高温下催菇,均易形成荔枝菇。②培养料营养失调。培养料内氮素太多,也可诱致荔枝型畸形菇。③菌袋发育不成熟。菌袋尚未发育成熟就急于出菇,结果是原基形成后,营养跟不上。10.3 防治方法①科学安排栽培季节。严格掌握品种的温型特点,安排好接种和出菇期,保证出菇期有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②摘除病菇。一旦发现病菇,应及时摘除,养护好菌丝体,待气温,菌龄等条件适宜时,立即进行催菇管理。③科学配置培养料。严格按配方配料,防止养料及碳氮比失调。④延长养菌时间。按照香菇品种的特性,使其菌龄达到要求的时间,菌袋有弹性时,再进行管理出菇。

11 死 菇

11.1 病 状在出菇阶段,出现小菇萎缩、变软,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还会出现成批死亡,损失惨重。

1 1.2 发生原因 ①环境条件不适。香菇菇蕾形成期间,低温型品种遇上棚内温度过高,或高温型品种遇上棚内温度过低,且缺少温差刺激的情况下,菌筒上已形成的菇蕾也会因

营养向菌丝内倒流而萎缩死亡。②使用农药不当。⑧损伤菇体。采摘不慎损伤小菇,也会造成部分小菇死亡。

11.3 防治方法①合理安排出菇时间。科学地安排不同类型品种的接种和出菇时间,避免在温度不适合,缺少温差的情况下形成菇蕾。②科学使用农药。使用农药要严格掌握适宜的浓度和用药时间。③规范采菇。采菇时,一手按住香菇基部培养料,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香菇柄下段,左右掰动,轻轻拿起,避免硬拉带起培养料,或损伤周围小菇。

12菌棒衰败

12.1 病 状菌皮坚硬,菌棒内部菌丝灰而无光泽,培养料遇水松散;第一潮菇后,菌棒不能正常收缩,以后无产量。此症状在脱袋管理的香菇菌棒中更易发生。

12.2 发生原因主要是菌丝生长不良。①品种选择不当;②使用劣质培养料;③管理不善,菌丝受损。造成后期菌丝生长不良,菌丝残短,失去粘连培养料、拉结成菌索和形成原基的能力。

12.3 防治方法①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抵抗后期不良的环境条件。②杜绝使用碳酸钙。选用优质的培养料,坚持使用石膏,而不应以碳酸钙代替,更要避免使用以碳

酸钙掺假的劣质麸皮。③加强后期管理。菌棒人棚后,天气较热还需要加强遮阳防护,通风换气散热,防止后期烧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