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怎样防治金针菇的锈斑病和黑斑病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德瀚园艺 点击 :

金针菇锈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在金针菇栽培中危害严重,发生较普遍,它是由假单胞菌引起的病害。

怎样防治金针菇的锈斑病和黑斑病 | 菌菇种植

症状: 锈斑病主要发生在金针菇的菌盖及子实体上。受害初期病部表现为针头状的锈色斑点,后逐渐扩大,边缘不整齐。病斑可相互连接成不规则的大锈斑。发生严重时,一个子实体的菌盖上可有数十个锈斑点。

病原: 锈斑病是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病害。荧光假单孢细菌Pseudomonas sp.。与平菇褐色斑点病的细菌相似或相同。

发病特点: 锈斑病病原菌可通过培养料和气流传播,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条件下锈斑病最易发生。培养料水分过高或菇床湿度大,锈斑病发生较严重。生料栽培的子实体比熟料栽培或袋栽的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搞好菇房的环境卫生,在配制培养料时,控制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发生病害。

2、科学用水,在菇房洒水时不要直接洒向子实体,以防止料面出现积水。洒水后应及时通风,室内的空气相对湿度不要长时间超过95%。

3、在菌袋表面覆盖地膜时要待子实体水分晾干后再覆盖。

4、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每毫升含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喷洒子实体,防止病菌的蔓延。

常用药剂有多菌灵、农用链霉素擦去雾水等。

黑斑病

金针菇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多数不影响产量,但因菌盖变黑而使价格下降。

症状:发病初期,菌盖或菌柄上出现淡褐色小斑,扩展后,菌盖上的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从菌盖边缘开始发病的病斑),直径3mm左右,黑色,凹陷明显,边缘清晰而整齐,菌柄上的黑斑则呈长椭圆形,其他特征与菌盖上的一致。不论是菌盖上还是菌柄上的病斑,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均可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病原的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菌侵入菌肉。并可从菌盖表面向下扩展到菌盖下面的菌褶上,引起病处的菌肉及菌褶呈黑褐色腐烂;菌柄上的病斑可引起菌柄扭曲及弯折,这是该病的症状特征,与托拉斯细菌侵染引起的褐斑病或锈斑病的症状区别是:细菌性褐斑病的病斑圆形,颜色较浅,边缘不甚明显,病斑不凹陷,病菌不侵入较下层的菌肉,病斑表面无白色霉状物,不引起菌盖变形和菌柄扭曲。

病原:由半知菌亚门的轮枝霉菌(Verticllium sp.)侵染引起,从病斑上分离所得菌珠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落灰白色,气生菌丝絮状,菌落下面的培养基不着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从菌丝上长出的分生孢子梗有规律的呈轮枝状辐射排列,每一节上长出的分生孢子小梗3~4枝,小梗与小梗之间呈等角度距离,小梗的大小及形状一致,梗短,瓶梗形状,由基部向顶渐尖细,梗顶端形成球状的分生孢子球,每一孢子球内有多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近圆形,微小,无色,单细胞。

发病条件:该病发生于子实体生长期,尤以菌盖开展期发生多,发病温度在10~15℃,湿度偏高有利于病原的发生。用从病斑上分离所得菌株在马铃薯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配成的孢子悬浮液进行喷雾接种或滴液接种在健康无病的子实体上,湿度控制在95%左右条件下,接种后3d即开始出现症状,5d后症状典型,与自然发病的症状完全一致。但将病菌到佛罗里达平菇或糙皮侧耳的子实体上时,不论是刺伤接种还是喷雾接种,均不发生侵染,证明金针菇黑斑不能侵染平菇。

防治方法

1、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

2、对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特别不可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可长时间高于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晴天洒水要轻、勤、细,阴雨天要少洒或不洒水。每次洒水后先加强通风,然后覆盖地膜。出菇期间室内气温应调至17℃以下。

3、 一旦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子实体,带出菇房放在开水中煮死病菌或深埋地下,对其他未发病的子实体及时采收。采收完后喷洒45%特克多(噻菌灵)1000倍液或50%敌菌灵6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或喷洒每毫升100~200单位的农用链霉素或漂白粉600倍液。(江苏农业信息网)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选用黑木耳菌种

    看菌瓶标签与黑木耳菌种是否相符。培养时间应在两个月以内,从接种日算,菌龄应在30~40天为宜,同时看瓶塞壁有无破裂或棉塞脱落等现象。看菌丝菌丝洁白纯度高,绒毛粗壮、短密齐的为优质菌种。如有绿、黄、红、青、灰色菌丝,则为已感染杂菌的菌种,需淘汰。看耳基瓶壁与料之间如无淡黑色耳基的为优良菌种,有少量耳基...

    2486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母种的制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母种的制备

    任何一个香菇品种,经过组培或孢子培养制成原始母种(保藏种)由原始母种转扩,即为生产母种。生产母种通常用PDA培养基,选用180×18毫米试管,制成斜面试管接种而成。PDA培养基配方:土豆(去皮、去芽) 200克(也可用淀粉,用量为6克/1000毫升)葡萄糖 20克琼脂 20克磷酸二茎钾 2克复合维生...

    158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香菇畸形菇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反季节香菇畸形菇的防治

    香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条件的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的商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益。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如下:1.菌盖小而薄:表现为菌盖既薄又小,即使菇龄较长也无法长大,鲜食时没有香菇的特殊香味;其发生原因一是没有完成转色,花菌袋或白菌袋时即进行出菇;二是基料营养明显不足;三是生长的温...

    348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择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时的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选择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时的注意事项

    (1) 避免营养成分单一化羊肚菌母种培养基最好采用黄豆芽、玉米粉、麦麸蔗糖、苹果汁等多种营养成分配成的综合培养基,不能单单使用PDA培养基,避免营养成分单一化。从许多单位试验明显表示,PDA培养基的母种菌丝日长速度比黄豆芽培养基慢2倍,而且菌丝长势细弱,菌丝干重量也相差1.2倍。(2) C/N(碳氮...

    2555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杂菌简易识别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杂菌简易识别法

    杂菌是生产中的大敌,必须提前认识预防,并有针对性的防治,才能保丰收。 从颜色上来识别:不同的微生物颜色是不同的,特别是常见的霉菌,者惧有不同颜色的分生孢子,这是简易区分的方法。 常见的青霉为青绿色,是发生最多的丝状菌,25℃以上均能生长,初期菌丝呈白色,逐渐成熟而出现绿色孢子,主要是接种时操作不严...

    143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管理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菌阶段病虫害管理

    平菇生产中要特别注重发菌阶段的管理,以下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有经验的菇农总结的解决措施: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滋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

    1733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腌渍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腌渍的加工技术

    夏季是草菇栽培的合适季节。其加工方法很多,盐渍是其中简易行的方法之一,现简述如下: 一、采收及初加工 于菌被未破裂前及时采收,子实体8―9成熟,这时商品价值最好。鲜菇采收后首先清除泥污、除去菇蒂,并进行分级整理。 二、杀青处理 将初整理后的鲜菇及时放入5―7%盐水中煮3―5分钟。煮透后立即捞出放入冷...

    116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采收标准是什么?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的采收标准是什么?

    鲜食平菇的采收标准是菌盖充分展开,但边缘紧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采收过早,影响产量;采收过迟,菇盖边缘变薄,菌肉随之变疏松,菇柄老化粗硬,质量下降,食味变劣,重量减轻,且影响下批菇生长。 鲜品出口、盐渍和加工罐头平菇的标准是: 一级菌盖直径5厘米左右,自然色泽。 二级菌盖...

    949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在一般条件下平菇难于贮藏,货架期短,采摘2天后的平菇,因失水鲜度大降,菇面转黄,出现异味。每逢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上市,致使菇价大落;另一方面,在出菇淡季和远离菇区的城市,又因菇源少,无货可售。为此,现简介平菇贮藏保鲜的研究。方法:采收八成成熟的平菇,剔除病、虫、损后菇,置洁净、阴凉通风处,用排风...

    21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灵芝菌种的生产
    食用菌育种 | 灵芝菌种的生产

    菌种分级母种:也称试管种或一级种。它是灵芝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所得的纯种。原种:是母种菌丝体接到木屑或其他培养基上,经保温培养后形成的菌丝体,也称二级种,一般接在750毫升的广口瓶中。栽培种:它是原种扩大繁殖而成的大量菌丝体,也称三级种,用来直接栽培灵芝。菌种类型液体菌种:是天然营养物加一定量的化学药...

    2820 食用菌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五要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羊肚菌烘干五要点

    羊肚菌水分含量非常高,在烘干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温度与湿度的控制。而且不同批次采收的羊肚菌其水分含量不一样。一般来说,第一茬菇的含水量相对低,陆续第二茬菇、第三茬菇的含水量一批批加大,都可以在第一茬菇烘干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加长时间。这里以第一茬菇的烘干为例,介绍羊肚菌的烘干经验:01 烘干初期无需冷藏保鲜...

    1658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如何进行化学储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如何进行化学储藏

    氯化钠(食盐)保鲜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食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储藏,能保鲜5~8天。焦亚硫酸钠保鲜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0.15%焦亚硫酸钠水溶液,边喷边翻动菇体,以便喷洒均匀。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

    1844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蘑菇蜜饯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其加工技术简便易行,普通家庭即可制作生产。一、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而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入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淹没菇体以达到护色目的。 二、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毫米×10毫米左右...

    2128 菌类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防治三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防治三法

    症状 平菇发菌期,培养料受细菌侵染后,大量细菌在培养料内繁殖形成黄褐色或黑褐色的细菌体,使平菇菌丝生长受到抑制,产生腐烂现象。平菇子实体受侵染后,菇体呈水渍状,发黏,进而腐烂发臭。 发生规律病原菌广泛存在于有机质和不洁净的水中,当拌料时使用不洁净的水,发菌期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导致菌袋报废;在出菇...

    1067 蘑菇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栗蘑采后如何管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栗蘑采后如何管理?

    栗蘑利用林下土地生产,不占用耕地,栽培效益高,在一些地区,如栗蘑采收高峰期遇7-8月,则采收期气温较高,再加上菇体本身含水量高,菇质脆易折断、易纵裂,易腐烂,常温下保鲜期只有1-2天。因鲜品上市量不均衡,产品保鲜期短,损耗率高,影响了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在此情况下,做好栗蘑采后管理工作就显得...

    1419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