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银耳菌种的各种分离技术

时间 : 07-19 投稿人 : 花之缘园艺 点击 :

由于银耳芽孢 (从银耳子实体上分离得來的) 没有纤维素酶和半纤维酶, 不能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甚至也不能利用硝态氮, 对淀粉水解力也差, 因此它不能单独在培养基上生长。其生长发育必须有一种名叫“香灰”的真菌伴生着,这种真菌的子囊果为黑色颗粒, 在马铃薯、蔗糖等培养基上能产生黑色色素, 其分生孢子为黄緑色, 形似灰, 故名。香灰菌丝是银耳菌丝的伴生菌, 它对木材有分解能力, 能帮助银耳菌丝获得所需要的养料。

银耳菌种的各种分离技术 | 菌菇种植

由此可见,在制作银耳各级菌种时,每支试管、每个菌种瓶、每个种植袋(甚至每个接种穴)中都必须让银耳菌丝(双核菌丝,又称白毛团或芽孢状菌种)和伴生菌香灰菌丝在培养基(料)中按比例、协调地生长,才能培养出有实用价值的,可以用于实际种植的有效菌种,这点不同于其它食用菌品种。

为了保证银耳菌种质量,科研人员首先把银耳双核菌丝"白毛团"、酵母状分生孢子"芽孢"、香灰菌丝(又称羽毛状菌丝、耳友菌丝)分别单独分开培养,分开保藏。只有到了制种季节才把两种纯菌种搭配起来,进行混合培养,制成生产上用的各级母种、原种或种植种供各地菌种场或种植者使用。由此可以知道,研究单位保藏的银耳菌种和生产单位使用的菌种是不同的。研究所用的银耳菌种,可以说是一种始祖菌种,是社会上一切生产种的老祖宗,育种学家们称之"原原种",是单一菌种的纯培养物。这些纯菌种供育种、研究专用,一般不对外供应。而社会生产用的银耳母种、原种和种植种则是双菌培养物,即把银耳菌丝或芽孢与香灰菌丝(子囊菌)同时接种在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这样的菌种一般只使用一次。否则在转管时容易人为地把双菌分开,使培养物中银耳菌丝逐渐减少,绝大部分剩下香灰菌丝而致使银耳种植失败。下面介绍银耳菌种的分离、制备及保藏技术:

分离技术:获得银耳菌种的方法主要有担孢子弹射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耳木分离法。

1.孢子弹射法 这是利用新鲜的、成熟的子实体自动弹射出担孢子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取朵大、色白、无病虫害的新鲜银耳作为种耳。

用无菌水漂洗银耳数次,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把银耳表面的水分吸干。因为耳片表面若有薄水层,便会影响银耳担孢子的弹射,并容易污染上杂菌。再把种耳切一小块,以放入三角瓶或放入试管中不会碰到瓶壁或管壁为度,随后用不锈钢小钩钩住小耳片,迅速悬挂在三角瓶或试管内,同时注意勿使种耳碰到培养基表面,以防污染杂菌,塞上棉塞,然后放在20-25℃条件下,经24小时,从耳片上弹射出来的担孢子,落在光滑的培养基表面上形成一个雾状的孢子印。此时,在无菌箱或无菌室中,将悬于瓶内的耳片取出,再塞上棉塞,移到20-25℃的室中培养,经2-3天,培养基表面就会出现许多乳白色、糊状的小菌落。此系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当培养基上出现酵母状分生孢子的菌落时,为了防止和减少污染,应尽快地进行提纯,即挑取少许没有杂菌的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移入新的试管中进行培养。不管银耳担孢子或酵母状分生孢子都不容易萌发成菌丝,所以直接用于生产时有困难,目前已较少采用。不过,为了获得银耳有性繁殖的后代,必须采用担孢子分离法,并使之萌发成单核菌丝,然后进行配对实验。

2.组织分离法 和香菇、平菇不同,银耳组织分离法比较难操作,实用意义也不大。因为耳片一旦胶质化之后,就不容易再长出菌丝,况且段木种植的或野生的银耳,暴露在外界的生长时间很长,耳片上必定会附着各种杂菌,组织分离时既不容易把附着的杂菌洗掉,又不容易用药品进行表面的灭菌处理,且容易导致银耳和条菌同归于尽。只有位于树皮和木质部之间的肥厚的耳基比较容易进行组织分离,可以获得银耳的纯菌丝。不过用耳基分离来的银耳纯菌丝常是鹅黄色的或橙黄色的,不是纯白的,菌丝生长的速度也比较慢,效果也不太理想。

3.耳木分离法 利用长了银耳子实体的段木(简称耳木)来进行分离,是目前获得有实用价值的银耳菌种最主要的方法。

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技术是排除耳木中杂菌的干扰,防止分离时污染杂菌,必须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对初学者来说,耳木分离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必须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分离的要领。耳木分离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耳木选择 在长第一、二批银耳时,取长耳最多,质量最好(尤其是片宽、色白),杂菌最少的耳木一小段,作为分离材料。分离材料经风干,并用熏蒸剂驱虫(特别是螨)后,移入无菌箱或无菌室中进行分离。

②耳木灭菌 先把耳木锯成2-4cm厚的木轮,然后去掉树皮、耳基,放入接种箱(室)中,耳木表面用0.1%升汞水或70%酒精揩擦灭菌。技术熟练者也可以不经表面灭菌,就进行分离。

③耳木取种 通过耳基着生处把耳木纵切成两瓣。然后,在耳基着生处的正下方木材内部剃取极小的木屑粉末(不能用小木片,接种块越小,得到银耳纯菌种的机会越大,接种块越大得到香灰菌丝,或香灰菌丝夹杂一点银耳菌丝的机会越多),接种在试管中的培养基表面。接种后,把试管放在20-28℃的室温下培养,数天之后接种块的周围就开始长出菌丝来。

④分离结果 由于分离的技巧不同,分离的结果也不一样。大致可以得到如下几种结果:

只得到银耳菌丝;只得到香灰菌丝;同时得到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但香灰菌丝占绝对多数;得到银耳酵母状分生孢子和香灰菌丝。如果有杂菌干扰,分离的结果就更复杂了。

为了获得有生产价值的银耳菌种,在分离后的第3-7天内要天天观察,把银耳菌丝和香灰菌丝单独分离出来。

银耳菌丝的特征: 白色、淡黄白色以及由白色至黄色之间的各种中间色,气生菌丝直立、斜立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基内菌丝生于培养基里面。菌丝直径l.5-3微米,有横隔膜,有明显的(但不是每个横隔膜上都有)锁状联合,生长速度比一般蘑菇缓慢。在某些情况下,在培养基表面会出现缠结的菌丝团,并逐渐胶质化,变成小原基,长出小耳片。当双核菌丝开始胶质化时,在菌丝顶端可以发现有若干担子样的膨大细胞,这意味着双核菌丝已进入结实阶段。双核菌丝继代(移植)后或继续长出新的菌丝,或迅速胶质化,长出耳片,也可以变成粘糊糊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取决于菌株的菌龄、发育程度、培养基表面的水层,接种针热或冷,接种时手势轻或重等刺激).由双核菌丝断裂成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在适宜条件下变成银耳菌丝。

香灰菌丝的特征: 菌丝初无色,大量生长时白色,羽毛状, 常有特别细长的主干和侧生的略呈"羽毛状"的分枝,老菌丝变淡黄色,淡棕色,培养基逐渐由淡褐色变为黑色或黑带绿色。培养基表面的气生菌丝灰白色,细绒状,有时有碳渍的黑疤,分生孢子梗近扫帚状,分生孢子少见。若用木屑培养基,破瓶后可发生黄绿色至草绿色的近椭圆形的分生孢子。在段木表面可以产生扁平黑色的子座。已知香灰菌可能不是单一个物种,可能隶属于碳团属和碳豆属。有3-4种,其中有一种经鉴定初步认为是阿切尔碳团(Hypoxylon archeri)。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育种 | 平菇主要常见虫害预防
    食用菌育种 | 平菇主要常见虫害预防

    平菇常见的虫害有菇蝇、菇蚊、螨类、线虫、跳虫、蛞蝓,它们产卵子培养料中,幼虫在培养料中繁殖,为害菌丝体,引起培养料腐烂,成虫如夜蛾类也啃吃平菇柄和菌丝体,并传播病原菌。此外,整个栽培及出菇过程要做好预防。老鼠吃菇种爬乱床料或咬烂菇筒袋也是导致减产的问题。预防措施:注意环境卫生,种菇前菇房内外清洗干净...

    247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栽培的几种“常见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栽培的几种“常见病”

    1. 菌丝未长满菌袋就出菇,主要原因是菌丝生长期间见光过多及菌种老化。 预防方法:采用生长旺盛的新鲜菌种,并在散射光条件下培养菌丝。 2. 培养料酸败、变软、有臭味,主要原因是培养料陈旧或拌料时加水过多。 预防方法:首先选用新鲜的培养料,必要时可在培养料中加入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灭菌。...

    296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谈谈鲜香菇保鲜技术要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谈谈鲜香菇保鲜技术要领

    一、采收好鲜菇:为避免鲜菇含水量太重而导致菇面发黑,品质下降,采收前一天,不要对简棒喷水,并避开雨天采收。采菇的适宜时间:夏菇在当天早晚各采收1次,冬菇应在当天早上采收。这是因为,此时气温较低,菇体新陈代谢活动缓慢,鲜菇不易开膜,可确保品质。同时要注意按鲜菇出口标准进行采收:即朵形完整、菇肉肥厚、菌...

    265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栽培病虫害八大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栽培病虫害八大防治措施

    措施一.选用高产抗逆力强菌种。措施二.尽量保护好段木树皮,用石灰水对截口消毒。措施三.保持耳场清洁、经常消毒。措施四.木耳成熟后要及时采收,并做好收耳后清理工作。措施五.发现感染杂菌或虫害的耳木或培养料,要立即搬离现场,减少病原传播。措施六.局部发生病虫害,可采用人工捕捉,部分挖除等方法处理。措施七...

    266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冬季木耳制菌注意事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冬季木耳制菌注意事项

    及早上市就是抢占市场,冬季制木耳菌能够前置菌棒成熟期,并能及早进行吊袋、地摆,抢占先期市场。不过,及早制菌的制约条件非常苛刻,制菌过程中,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杂菌丛生。温度过低,则影响成活率。一般而言,发菌期间的理想温度是在20ºC左右,后期则需更大的温差刺激以促进木耳生长。所以,我们在木耳...

    1718 蘑菇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白平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白平菇蜜饯的加工方法

    配方: 新鲜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选料:选择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级原料为坯料。制坯: 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灰漂: 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灰水中,每50公斤生坯需用7...

    74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香菇的贮藏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干香菇的贮藏方法

    干香菇的贮藏:干制后的香菇含水量在13%以下,手轻轻握菇柄易断,并发出清脆的响声。但也不易太干,否则易破碎。干香菇易吸湿回潮,应按分类等级装在双层大塑料袋里,封严袋口,也可根据客户要求,按等级、重量分装在塑料袋里,封严袋口,再装硬纸箱,放在室温15℃左右和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的阴凉、干燥、遮光处,...

    2121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草菇在菌床上生长很快,从堆草播种到出菇8—12天,从菌蕾出现到成熟,只需5—7天。 草菇要趁菌膜尚未撑破时采收,若待开伞后采摘,便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在出菇期间,每天坚持出售和加工,也会因后熟作用继续开伞。采下的菇要及时用锋利小刀切除基部腐草和泥沙,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需做短期贮藏的话,温度应...

    101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利用香菇柄制作香菇松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利用香菇柄制作香菇松

    人工栽培的香菇,菇柄约占子实体重量的30%,直接食用不仅粗韧难嚼,而且不利于消化吸收。但将其加工成松,既具有浓郁的香菇风味,又兼有肉松的质地口感,不仅可单食、配菜,还可作粉肠、馅饼、包子等风味食品的填料。由于香菇松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D和人体所需要的膳食纤维等,故而是较理想的保健食品,对预防...

    244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的防治方法

    1 病原菌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2 病害症状 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变成...

    419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藏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藏保鲜技术

    白灵菇体肥大洁局,营养丰富,口感特佳,市场价位高,是目前很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变褐,风味变劣,商品价值大大下降。故延长产品的保鲜时间,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适宜条件 白灵菇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

    1466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干品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干品加工技术

    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 一、晒干法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并选...

    384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规模化种植平菇,“半生不熟”栽培方式是"救命稻草"还是"定时炸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规模化种植平菇,“半生不熟”栽培方式是"救命稻草"还是"定时炸弹"

    随着平菇行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有前卫意识的菇农朋友们升级到了具有高产、稳产等诸多优势的熟料栽培方式。但是,熟料栽培属于纯种培养,菌包污染问题普遍存在,制约着熟料栽培方式的进一步普及。因此,人们通过大量实践,又摸索出了“半生不熟”的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式运用准...

    182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对蘑菇虫害进行“绿色”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对蘑菇虫害进行“绿色”防治

    ①加强物理预防。措施包括:修建菇棚应远离厩厕、垃圾、粪堆等地,使环境少虫或无虫;原辅材料经强日光暴晒,避免携带虫卵或活虫;菇棚通风口及进出口等封装防虫网,并在通风口及进出口撒布石灰隔离带,以防爬虫类进入。 ②合理选择药物。棚外一定距离内可使用高效杀虫药物如敌百虫、敌敌畏类药物予以杀虫,以切断害虫来路...

    1133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做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简易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制做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简易方法

    菇农在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时,一般要用到琼脂。但琼脂价格较高,有些地区还不易买到,而且用琼脂来固化培养基,工序也较繁琐。为此,笔者为大家介绍几种简易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绿豆粉培养基。将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绿豆粉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煮沸,调成糊状,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容量的1/4--1/3,...

    200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