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绿霉菌的综合防治技术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嘉麟 点击 :

绿霉菌又叫绿色木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在平菇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现将其综合防治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平菇绿霉菌的综合防治技术 | 菌菇种植

一、搞好菇房消毒。对菇房及四周要进行彻底消毒,消除各种杂物。用石灰或黄泥抹墙缝。用10%的新鲜石灰水涂刷墙壁、房顶及床架,用来苏儿喷洒地面、房顶,在地面上再撒生石灰粉,最后用每立方米10毫升和每立方米甲醛加5克高锰酸钾汽化进行熏蒸消毒。在平菇栽培期间,定期喷洒0.1%高锰酸钾或3-5%石炭酸。

二、选用优良菌种。平菇菌种要选菌丝浓密、洁白、粗壮、抗杂能力强、无污染、适龄的优质菌种。

 三、选用优质培养料。培养料要求新鲜,无污染。配料内可加入2%左右的石灰、1%的石膏和0.1-0.2%的多菌灵,可抑制绿霉菌的生长。若培养料不新鲜或有霉变,要进行高温发酵处理后再利用。

 四、加强栽培管理。菇房的温度在栽培的初期不宜太高,空气湿度控制在70%左右,对空气中的霉菌生长不利,但不影响平菇菌丝的生长。栽培时,可以加大用种量,一般菌种用量应占干料重的10-15%,使平菇菌丝在短期内形成生长优势。栽培过程中,适当通风换气,控制菇房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菌丝生长,抑制绿霉菌。

 五、药剂防治。菌床培养料上或菌袋两端发生少量绿霉时,用0.1%甲基托布津、0.1-0.2%代森锌、0.1-0.2%多菌灵或浓石灰水上清液涂抹或喷洒被害部位,可防止分生孢子扩散蔓延,或用2%甲醛和5%石炭酸混合液处理侵染部位能抑制杂菌生长。若菌床或菌袋出现绿霉已深入到料内,应及时用0.2%多菌灵液浸沙布盖住,然后轻轻挖掉已污染的料块,在挖除后的料面喷0.2%多菌灵或其它杀菌剂,也可涂抹浓石灰乳,再用新鲜料或菌种填平,可控制其发展。对于污染严重的菌袋可深埋处理。在出菇期间,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或10%的水剂双效灵隔3-5天喷雾1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生命经纬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农事防止菇类萎蔫症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农事防止菇类萎蔫症

    1.拌料早防。用玉米芯、麦秸、稻草做主料时,底添加5%麸皮或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3.通风透气。在播种后的4天内,每天上午10点左右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多通风要延长每天2小时。4.降温保温。...

    576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蜜环菌母种生产与转扩的改革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蜜环菌母种生产与转扩的改革方法

    1.改试管斜面为试管菌柱由于蜜环菌母种能以菌索方式存在,菌索有输送氧气的能力。因此,蜜环菌母种培养可改用试管菌柱方式进行。试管菌柱制作减少了摆斜面的操作环节,菌柱高度与试管斜面同样只占试管1/2~3/5之间,用18mm×180mm试管装液量为18mL~20mL,20mm×20...

    22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盖为啥会长小疙瘩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菌盖为啥会长小疙瘩

    发生原因:①温度低、湿度过大,通风不良。低温条件下,通风不良,菇棚内湿度大,蒸发量小,菌盖表面长期积有一层水膜造成。②温度骤变,温差过大。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骤降,使昼夜温差达10℃以上,菌盖细胞生长不均匀而致。 防治方法:①加温、保温。低温季节,晚上棚内温度过低时,要采取加温措施,以利于平菇子实体...

    1272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蛇汁茯苓糕加工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蛇汁茯苓糕加工工艺

    原料配方 马蹄粉500克、白糖1.25公斤、鲜茯苓250克、蛇壳250克、生油75克 制作方法 先将茯苓、蛇壳洗净,用5~6公斤水,煲至4~5小时,去渣煲至3公斤左右,备用。将马蹄粉用盆载着,加入已煲好的蛇汁1公斤,开稀,又将蛇汁2公斤、白 糖1.25公斤,放入镬中烧开,冲入已开好的马蹄粉浆里,...

    493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段木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段木栽培的病虫害防治

    寄生在菇木上的杂菌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木霉、裂褶菌、桦褶孔菌、鳞皮扇菌等。在害虫方面有害鲜菇的蛞蝓、蜗牛、马陆等,有害菇木的天牛幼虫、小蠹虫和白蚁等。 在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菇场在菇木的科学管理,创造一个有利香菇生长,而不利杂菌、害虫发生的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则及时...

    1571 木耳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死菇病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蘑菇死菇病的防治技术

    蘑菇死菇是指菇床上的小蘑菇出现萎缩、变黄、死亡的现象。成片或成批出现蘑菇枯萎,会严重影响产量。1.死菇原因:①秋末温度过高(超过23℃),春季出菇期间气温回升过高、过快(连续数天在21℃),造成小菇苗因营养缺乏而萎缩死亡。②菇房通风不良,O2不足CO2浓度过高,新陈代谢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快散发,会使小...

    2015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栽培房的消毒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栽培房的消毒

    栽培房使用前一天必须进行熏蒸消毒灭菌。其具体方法为: (1)甲醛高锰酸钾熏蒸 一般每立方米的室间需用40%甲醛8毫升,高锰酸钾5克气化熏蒸,也可以每10平方米使用福尔马林原液210毫升,生石灰210克,浓硫酸21毫升。要注意先加石灰、福尔马林,最后加入浓硫酸,加入后立刻气化。熏蒸时,要注意把门窗...

    2249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的加工方法

    1、晒干。此法简便易行。如遇晴天,将采下的银耳,剪除耳根,用清水漂洗干净,置于垫有干净纱布的竹筛上,在阳光下暴晒。注意勤翻动、小心操作、以防破损。一般天晴时有2天即可晒干。晒干品的含水量要比烤干略高些,不耐久藏,只适合小规模生产。 2、烘干。不受气候影响,可大量加工。烘房预热至40-45℃,将已整修...

    1441 菌类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孢子粉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方式服用
    食用菌知识 | 灵芝孢子粉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方式服用

    口服和冲服这两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灵芝孢子粉服用方法,而很多的人都认为两种方法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这是一个看人选择的问题,一般建议冲服更好一些。口服灵芝孢子粉的过程是需要将破壁灵芝孢子粉倒入口中,然后用水送服,这种方法需要谨防呛口,因为很多人在服用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冲服灵芝孢子粉...

    599 食用菌文化 食用菌菜谱
  • 食用菌基地 | 云南玉溪市探索野生菌产业发展新模式
    食用菌基地 | 云南玉溪市探索野生菌产业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玉溪市供销社积极探索野生菌产业发展新模式,开展野生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设。至今,包山养菌理念渐入人心,保育促繁技术逐步落地开花。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包山养菌主体285户,面积达32万余亩,较上年新增5.6万亩,产量1.33万吨,产值10.56亿元。玉溪是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主产地之一,立体气...

    2761 食用菌新闻 菌类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的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猴头菇原种的制作方法

    ① 配料 配方一:棉子壳90千克,麦麸1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水150千克左右。配方二:木屑60千克,棉子壳20千克,蔗糖2千克,石膏粉1千克,石膏粉1.5 千克,水160千克左右。上述两配方拌匀后稍加堆闷,令其组织充分吸水并软化,根据气温高低的不同堆闷6~12小时不等,装瓶(袋)时再根...

    2217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食用菌的保鲜方法

    采用对人畜无害、无毒的化学物质浸泡或喷洒在食用菌菇体表面,可达到保鲜的效果。1.氯化钠(即食盐)保鲜 将新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装入塑料袋内贮藏,能保鲜5—8天。2.米汤膜保鲜 用做米饭时的稀汤,加入1%纯碱或5%小苏打,溶解后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将采下的鲜...

    283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烂棒原因分析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烂棒原因分析

    烂棒是袋料香菇栽培从菌丝培养到出菇期间发生的一种腐烂病,烂棒通常在菌袋表层局部形成块斑,然后逐渐蔓延并深入整个菌棒,受害部位初期菌丝逐渐消退,并有粘液状黑色分泌物或其他霉层出现,随着受害程度的加剧,培养料发黑变软腐烂,后期菌棒水溶物增多而松瘫、腐烂,培养料呈黑色烂泥状,有特殊臭味。 一、香菇烂棒发生...

    1365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的原因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的原因

    食用菌制种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具体表现为培养料表面生长过旺,形成一层粗壮菌束网并且在培养料表面形成菌被。菌种出现菌丝徒长与培养料的营养。菌种的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光。 (1)培养料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食用菌菌种制种时经常会用到麸皮、米糠、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生长素等氮素...

    261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袋栽黑木耳“烂棒”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袋栽黑木耳“烂棒”

    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 1、菌种选择不当:错误地将在段木上栽培表现良好的菌株,不经过适应性和抗霉性试验,盲目地应用于袋料黑木耳上,由于菌种不适应环境,发菌缓慢,引起杂菌感染,发生烂棒。2.季节安排不当:一是春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迟或秋栽黑木耳接种期安排过早,造成养菌期间超温,菌丝体内细胞质营养液流出,受...

    2593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