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的原因

时间 : 07-19 投稿人 : 鹏御 点击 :

食用菌制种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菌丝徒长现象,具体表现为培养料表面生长过旺,形成一层粗壮菌束网并且在培养料表面形成菌被。菌种出现菌丝徒长与培养料的营养。菌种的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光。 (1)培养料营养过剩 营养过剩是指培养料中含氮量偏高。食用菌菌种制种时经常会用到麸皮、米糠、蛋白胨、酵母膏、尿素、生长素等氮素营养物质。菌丝生长阶段对氮素的营养需求量偏高,但是,实际调研中,我发现,有一些菇农总片面的认为培养料中营养物质越多越好,总喜欢在拌料时加入过量的营养物质,致使麸皮或尿素等氮素物质营养过多就会造成碳氮比例失调,从而导致菌丝徒长。所以要根据所栽培品种的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 (2)培养管理不当 如养菌室温度偏高。多数食用菌菌丝的生长温度为5-33℃。除草菇外,大多数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在20-30℃。培养温度的不同,对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和健壮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菌丝的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菌丝生长最快的温度就是菌丝生长最合适的温度,但是并不是菌丝健壮生长的温度。实际生产中,我们为了培育健壮的菌丝常常将养菌室温度调至比菌丝最快生长温度低2-3℃。如果养菌室温度偏高,则菌丝徒长,但菌丝会稀疏无力,不健壮。此外,通风不良、空气湿度过大也会引起菌丝徒长。所以,要求我们在制种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加强通风,适当降温降湿,以抑制菌丝的徒长现象。

菌种出现菌丝徒长的原因 | 菌菇种植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塑料大棚与食用菌栽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塑料大棚与食用菌栽培

    塑料大棚,不但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非常熟悉,对于城市里的居民来说,也并不陌生,更与各家各户的菜蓝子紧紧地联在一起。大棚就是"日光温室"。 在塑料大棚种植各种蔬菜尤其是反季节蔬菜,近年来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塑料大棚具有良好的通风、透气、保温、保湿性能,不仅适宜植物类蔬菜的栽培,而且适宜各种食用菌的栽培。...

    2781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运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白灵菇贮运保鲜技术

    白灵菇是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防治妇科肿瘤等功效的绿色保健食品。因此,白灵菇的商品价值颇高,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我国白灵菇人工栽培发展迅速,但其采后贮运保鲜技术尚不成熟,从而制约了白灵菇产业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较实用的贮运保鲜技术。一、采收白灵菇采收应遵循先熟先采。采收时...

    2739 菌类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蜜饯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蜜饯加工

    食用菌蜜饯是用浓糖浆煮制的食用菌精制品,这是一种风味独特又富于营养的休闲食品,又可作为生产糕点、八宝饭、方便汤料的辅料,有较大的消费市场。适宜制作蜜饯的食用菌有蘑菇、平菇、金针菇、猴头菇、银耳、小耳等.要求原料新鲜、质地细腻、纤维含量少。对表面比较湿润、没有糖汁、含水量在30%的制品,一般称食用菌蜜...

    1993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青霉病的防治技巧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青霉病的防治技巧

    1、平菇青霉病平菇青霉病,幼菇染病后从菇顶部向下呈黄褐色枯萎,且逐渐停止生长,表面还会出现绿色粉状霉层。另外还会传染给邻近的正常菇,从而导致正常菇染病。防治方法:菇床和菇房,要做好管理,尽量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温度、湿度和酸碱度要保持适宜,采收产品后要及时对菇床、菇房进行清理,残留的菇根部和瘦弱的幼...

    2741 食用菌药品牌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为什么长出无头菇?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为什么长出无头菇?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

    1780 木耳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保持食用菌菌种活力的六个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保持食用菌菌种活力的六个方法

    1、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2、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3、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4、避免在单一或同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过...

    81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教你如何识别毒蘑菇
    食用菌病虫害 | 教你如何识别毒蘑菇

    在农业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的形势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郊各区县食用菌技术推广部门的努力下;2002年上海郊区食用菌生产,面对食用菌生产激烈竞争和农民增收的艰难目标,积极开拓,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上海郊区的食川菌生产又前进了一步。一、生产概况 (一)2002年上海郊区食用菌总产量35567....

    838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杂菌的综合防治,是指协调应用生态、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防治病、虫、杂菌。其基本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安排菇类生产布局,选用优良品种,采取科学栽培管理措施,选择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组成完整的有机防治体系,达到降低危害、提高效益的目的。下面介绍食用菌...

    794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技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产品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菇产品的加工方法

    (一)盐水猴头1.原料:新鲜猴头。2.制作过程:将猴头菇切掉菌柄,用清水洗净,放入0.1%柠檬酸水溶液中煮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进行冷却,控干。将猴头菇放进容器,按其重量1/4加入精盐,放一层猴头菇,撒一层盐,然后上下翻动3~4次,上压重物,使盐水全部淹没猴头菇,贮存。食用时,用清水漂洗几遍脱盐即可...

    2546 菌类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鉴定菌种的质量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怎样鉴定菌种的质量

    菌种生产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一环,没有优良菌种,就得不到优质高产。因此,菌种在扩大培养或实际使用时,必须做好菌种鉴定工作。菌种鉴定概括为两方面:一是鉴定所持菌种是否所需要的菌种,二是鉴定菌种的质量。鉴别是否所需要的菌种就要检查菌种的标签,向供应单位查询清楚才可确认。菌种质量鉴定要从菌种的纯度、长势、菌...

    516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盐渍金针菇的制作工艺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盐渍金针菇的制作工艺

    1. 处理:选择伞径1.5厘米以内的金针菇,切除须根、疏柄。用清水洗去杂质,再浸入0.5%的焦亚硫酸钠中护色1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洗掉吸附的焦亚硫酸钠。 2.杀青:杀青可破坏酶蛋白,防止褐变,有利于盐分渗入。方法是在沸水中加入0.1%的柠檬酸,放入护色后的金针菇,时间5~8分钟,金针菇和水的比例为1...

    106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资讯 | 吉林磐石:建成全国单体最大灵芝产业基地
    食用菌资讯 | 吉林磐石:建成全国单体最大灵芝产业基地

    吉林磐石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磐石食用菌有着50多年的发展历史,磐石灵芝则有着10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规模已遍布全域,拥有桑黄、滑子蘑、玉木耳等10多个菌类品种,栽培数量达到8600万袋。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势头强劲。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磐石坚持走科技兴农、绿色发展之路,积极与吉林农业...

    2514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1、褐腐病又称水泡病、湿泡病。主要为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该病由疣孢霉的病菌引起。主要特点: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故叫湿泡病。但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不同,病症也不同。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则有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

    2792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盛夏引种须六防
    食用菌病虫害 | 草菇盛夏引种须六防

    草菇,又名兰花菇,是我国栽培较为普遍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Vc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的品种。炎热的夏季,市场上新鲜的菌类品种已很少见,而草菇不仅可以调节市场淡季菇类供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且深加工后还可以出口创汇。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

    490 蘑菇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种植三大敌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种植三大敌

    香菇常见病虫害包括杂菌害、虫害、病害三类。是香菇生产中的大敌,直接影响制种与栽培的成效。因此,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彻底消灭或抑制其蔓延。确需化学药品防治时,要在未出菇或采完菇后进行,切忌不可直接喷洒于菇体上,以...

    365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