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舞香风园艺 点击 :

金针菇是一种食用兼药用菌,脆滑爽口,营养丰富。生产上如栽培管理不当,就容易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这里给大家介绍金针菇五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供广大菇农朋友参考。

金针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 菌菇种植

1.针状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上部尖细,菌柄稍粗,呈针状。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浓度太高,抑制了菌盖的生长。防治方法是: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开袋过迟,套袋后每天要进行一次通风换气。

2.提前开伞:子实体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菌盖却偏大,过早开伞。主要原因是与菌袋质量有关,其次要看是否被细菌、真菌污染,再者与出菇过程中空气、光线、湿度、温度有关,另外还有可能是辅料麸皮含量过低所致。防治办法是:严把灭菌、接种关,出菇期空气、光线、湿度协调好,一般品种出菇温度不高于15℃,麸皮含量不低于20%,这样才能使菌丝粗壮、产量高。

3.水菇:所谓“水菇”,是指子实体就像在水中浸泡过一样,呈半透明状,几乎没有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温度高、喷水太多,水分蒸发慢,水分都存留在子实体上。防治办法是:喷水次数不应太多,菇房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定期通风。

4.菌柄基部茸毛联结:子实体基部茸毛多少直接影响到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原因是与湿度和空气有关。防治办法是:避免空气湿度过干或过湿,否则就容易产生茸毛;另外,在幼菇期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氧气不足,因此应增加袋内含氧量。

5.侧生菇:主要表现为子实体不是从培养料表层长出,而是多数都长在菌袋侧壁上。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装袋过松,培养料脱离菌袋就极易长出子实体,消耗养分。防治办法是:培养料装袋时一定要松紧一致,尽量使用装袋机,避免出现菌袋过松现象。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未央区驻村工作队出真招 食用菌现代科技示范基地落地陕西蓝田县董家沟
    食用菌资讯 | 未央区驻村工作队出真招 食用菌现代科技示范基地落地陕西蓝田县董家沟

    阳春三月万物生,日前,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董家沟食用菌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开工建设,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据了解,基地150座食用菌大棚建成后,年可生产食用菌棒140万袋,产鲜平菇280万斤,每年可累计解决当地约1万人次的就业难题。据了解,食用菌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占地150亩,计划总投资800万元,...

    879 菌类资料 菌类报道
  • 食用菌育种 | 如何防治金针菇黑斑病
    食用菌育种 | 如何防治金针菇黑斑病

    病症:金针菇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为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控制好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子实体上,禁止用冷水喷洒。菇房内的湿度不宜长时间超过90%,要看天气变化洒水,...

    1182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连续栽培防污染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连续栽培防污染法

    食用菌生产中,由于连续栽培,杂菌越来越多,致使发菌成功率急剧下降,出菇期也极易感染病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什么特效药物能够防治,成为当前食用菌生产的一个难题。其实,食用菌生产中的杂菌感染并非不治之症,山东新泰市食用菌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他们发现,食用菌生...

    808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食用菌种植技术
  • 伞把菇怎么种植
    伞把菇怎么种植

    种植伞把菇时,需要准备十米长,二十米宽的土地作为养殖场所,并在土地中挖出深度为两米的土坑作为白蚁窝,然后将在培养基中培养的菌丝移植在土壤表面,每隔七天向土面喷洒一次清水,等待菌帽撑开时,就可以采摘了。伞把菇如何种植1、处理场地由于伞把菇是生长在白蚁窝中的菌株,所以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长度为二...

    2627 食用菌 农业种植禁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成熟的黑木耳,颜色由深转浅;耳片舒展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子实体腹面产生白色孢子粉时,应立即采收。采收的时间,最好在雨后初晴或晴天早晨露水未干,耳片柔软的进行。采收时用手指齐耳基部摘下,并把耳根处理干净,以免溃烂。如遇阴雨天,成熟的耳片也要采摘,以免造成烂耳。采下的黑木耳,摊薄在晒席上趁热晒干。未...

    2296 蘑菇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鸡腿菇盐渍加工技术

    鸡腿菇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对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辅助疗效,为消费者所青睐。但鸡腿菇成熟快,易开伞自溶,采收后如不及时食用或加工,就会失去食用和经济价值。现将鸡腿菇最常用的盐渍加工工艺介绍如下:工艺流程:鲜菇修整→护色→漂洗→漂烫杀青→冷却→盐渍→包装→外运。1.修整。待鸡腿菇长至圆柱形或钟形,颜色...

    25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资讯 | 吉林磐石市取柴河镇食用菌喜获丰收
    食用菌资讯 | 吉林磐石市取柴河镇食用菌喜获丰收

    日前,磐石市取柴河镇食用菌喜获丰收。当地的农民正在进行滑子蘑采收工作,菌农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2022年取柴河镇滑子蘑、木耳共种植了5000万袋,采用“农户+基地+企业”的合作模式,同时为农户免费盖大棚、配置水电设施,下一步要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镇已发展食用菌合作社46家、...

    609 食用菌指南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勿忘防治蘑菇六大病害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勿忘防治蘑菇六大病害

    褐腐病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

    2674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糖猴头菇脯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低糖猴头菇脯加工技术

    该产品是一种新型的菇类果脯,又是一种风味独特、老少皆宜的保健品。其工艺如下:(1)选择菌伞较小的品种,菇体饱满、八九成熟、色泽正常、无异味、无损伤、无病虫害的鲜菇作原料。选好的原料立即投入0.03%的亚硫酸钠溶液中,用不锈钢刀除去菇伞下部的变褐部分,使长短一致,大小均匀。(2)修整好的鲜菇投入沸水中...

    2659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让绿色木霉远离灵芝
    食用菌病虫害 | 让绿色木霉远离灵芝

    在灵芝栽培中,常因杂菌的污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其中绿色木霉是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最高的,在灵芝栽培的各个阶段均可发生。绿色木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质和土壤中,还常以分生孢子的形式漂浮在空气中,它适应性强,特别是在营养丰富的基质上生长迅速,传播蔓延快,既可以和栽培的灵芝菌丝竞争养料,消耗养分,...

    2493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资讯 | “科技蘑菇”走上海外餐桌
    食用菌资讯 | “科技蘑菇”走上海外餐桌

    不同于在田间地头以及温室大棚内种植、培育食用菌,位于江苏扬州江都区大桥镇的奥吉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种植”的转型升级,目前日产食用菌近16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及欧美地区,年产值超亿元。“菇房”门口的电子屏幕上,菇种生长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字一...

    68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基地
  •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种植过程中会烂掉的原因
    食用菌病虫害 | 天麻种植过程中会烂掉的原因

    天麻栽培过程中会出现烂掉的状况,是因为畦窖栽培天麻在结冻前覆盖40厘米厚的鲜树叶和未腐熟的落叶防寒,锯末、落叶其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和有机物,40厘米厚的落叶堆积在一起,在氧化反应(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促使天麻畦窖内烧热,温度可达34℃,若没有密切注意观察,及时控制温度和湿度,时间一长既...

    453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巧鉴定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质量巧鉴定

    食用菌菌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败和产量高低。因此,食用菌菌种质量鉴定对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

    2413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做好竹荪栽培病害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做好竹荪栽培病害防治

    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发现的病害有黏菌和烟灰菌。黏菌:常在竹荪畦面裸露土和覆盖的稻草上出现,开始表现为黏糊状,会变型并且会运动,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并消亡,严重时不再长竹荪。烟灰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较容易发生,发生时会使菌丝断裂,影响竹荪产量。烟灰菌早期表现为白色绒毛状,此时为最佳治疗期,可用3%的石碳...

    2147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螨的发生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菌螨的发生与防治

    一、生活习性 菌螨俗称“菌虱”,是食用菌制种与栽培中危害较大的害虫。常见的有蒲螨(体小、呈咖啡色、喜群居、行动缓慢)和粉螨(体稍大、粉白色、喜独行、行动快)两种,它们繁殖能力极强,分散活动时肉眼不易发现,当大量发生而被发现时,已对栽培造成麻烦,不能再被彻底消灭,使人防不胜防。螨类主要孳生于粮食库、鸡...

    1638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