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病虫害 | 冬季勿忘防治蘑菇六大病害

时间 : 06-18 投稿人 : 霖泽 点击 :

褐腐病

冬季勿忘防治蘑菇六大病害 | 菌菇种植

病菇幼时受侵染,无法进行分化,后期则形成不规则的灰白色“疙瘩头”,如菌盖极厚如拳,或菌柄菌盖难以区分等,且在表面着生一层“白毛”,温度在20℃以上时,4~5天病菇色泽变暗,继之腐烂,渗出褐色、酱油状液汁,并腐烂、发臭;若棚温低于20℃,该过程变长,约需7天以上。子实体生长中期受侵染,则在菌盖表面出现褐色病斑,菌柄呈粗胖状,继之菇体变软,亦渗出暗褐色液滴。切开病菇其内部组织由原来的白色变为乌白色,菇体软腐后则变为乌褐色,并发出臭味。其主要是病菌孢子通过空气及人为、工具等渠道传播。

防治措施:清理环境卫生,去年的染病老菇棚重新使用前可铲除一层墙皮,继之堆上秸秆点火焚烧,然后再重新扣棚,喷洒一遍多菌灵溶液,其用量为每100平方米菇棚使用50%的多菌灵纯粉1公斤,对水80公斤左右,均匀喷洒,焖棚2天以后即可启用。在温度低于13℃时,可抑制病菌为害。刮除料面0.2~0.3厘米厚,地毯式喷洒70~100倍的百病去无踪溶液,可有效抑制或杀死部分病原菌。也可采取预防措施,在菌袋进棚后或播种后,喷洒100~150倍百病去无踪溶液,出菇前再加强一次,发病初期可连续喷洒2次,效果很好。

褐斑病

早期发病时,可使蘑菇原基发生畸形,侵染幼菇时,可使菌柄或基部出现褐色条纹,菌盖上布有褐色斑点,病菇向一侧生长,切开病菇观察,其组织内部呈黄褐色、干燥、松散状,菇体不腐烂、无臭味。该病初发时可能由于土壤中残存的和空气中飘浮的病原孢子萌发所致,而发病后的迅速蔓延则是通过人体、工具、虫类甚至喷水时溅水传播。

防治措施:菇棚的处理可参考褐腐病。双孢菇生产提倡二次发酵技术;对覆土材料应进行常规杀菌处理;菌袋进棚后或鸡腿菇、双孢菇覆土后,地毯式喷洒一遍150倍百病去无踪;发病初期,连续喷洒100倍百病去无踪2次以上;为害比较严重时清理所有病菇,停止用水,通风干燥,将病菇焚烧,清理料面并涂刷50倍百病去无踪;对所有可能带菌的工具、材料等均使用600倍多菌灵溶液洗刷。

软腐病

又称霜霉病等,发病后,菇床上被病菌灰白色菌丝覆盖后,变为暗灰绿色或暗褐色,食用菌菌丝缺乏氧气和受病菌分泌物侵染而失去活力,此后很难出菇,病害严重为害前发生的子实体则先从基部发病,并向上伸延至菌盖,菌盖初期出现淡褐色大小不一的水渍状病斑,继之即被病菌所覆盖、死亡,最后腐烂,手触即倒。其病原菌是通过覆土材料、水、虫类及人体和空气流动而传播。

防治措施:菇棚处理可参考前述。加强菇棚通风条件的改善,以尽量降低菌畦或菌墙的表面湿度,尤其在人工喷水后,更需及时通风;将基料pH值调至7左右,对耐碱品种则可调至9左右;发病初期,可见菇床表面有病菌菌丝时,可喷施100倍百病去无踪;病害发生较重时,可在病区撒施少量石灰粉覆盖;大面积发生为害时,可将病菇摘除并清理料面及覆土材料,喷洒100倍百病去无踪后,更换新处理过的覆土材料,然后再喷施150倍百病去无踪溶液,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锈斑病

为害症状是在菌盖表面形成圆形或椭圆形铁锈色病斑,病斑边缘整齐,其中间凹陷,斑点干缩后,菌盖裂开,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柄上较少染病,菌褶上基本没有感染。该病为细菌性病害,各种原辅材料、覆土材料、水中均有其病菌潜伏,在15℃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5%时病菌即极为活跃,通过人体、空气流动、虫类潜入、工具携带等渠道传播,尤其在湿度大、通风不良时,更易诱发该病。

防治措施:菇棚启用前应彻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发酵料栽培时,基料应腐熟均匀;发菌及出菇期间坚持喷洒百病去无踪以达预防目的;初期发病,喷洒150倍蘑菇杀病灵溶液即可;发病较重时,可清除病菇,清理料面,对制70倍左右蘑菇杀病灵溶液连续喷洒2次以上;日常管理时,应保持空气湿度在85%左右,勿过高,并坚持合理通风,尤其在喷水后,应使菌盖表面水分在1小时内蒸发掉,否则,停留时间过长易诱发该病。

黄斑病

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浅黄色斑,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范围及传染其它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到整个菌盖,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长,继而萎缩、死亡。

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此病;在基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时,该病的发病率也很高。

防治措施:加强通风,使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5%以下;降低棚湿,尤其在需保温的季节或时间段里,控制空气湿度在85%左右;发病初期,喷洒70倍蘑菇杀病灵或黄菇一喷灵溶液2次,即可有效抑制;发病中期以后,应摘除病菇,结合清理料面并打扫卫生后,对制50~70倍蘑菇杀病灵溶液连续喷洒2~4次。但应注意,喷药后封棚1~2小时,然后加强通风,降低棚温。

着色病

幼菇菌盖由灰褐、黑褐色变为局部或全部黄色、焦黄色或瓦蓝色,使子实体生长受抑,长速明显减缓,长成畸形菇或菌盖皱缩上翘,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防治措施:该病发生原因是低温季节使用煤炉升温时,棚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子实体吸入该类气体后形成短期中毒症状,但菌盖(尤其边缘)变色;质量不好的塑料棚膜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被冷凝水析出后滴落在子实体上,亦可发生该类病害,往往以使菌盖变为黄焦色居多;覆土材料中的某些药残成分、喷雾器中的药物残留、外界某些有害气体的侵入等,也可导致该问题的发生。菇农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找出致病原因,“对症下药”解决即可,不可盲目用药。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

    害虫既是食用菌直接侵害者,又是病原菌在侵染的重要媒介,因此,防病与除虫要同步进行。在采取一切防患措施的基础上,适当选用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防治,可以把病虫为害控制到最小的限度。常用的化学药剂如下:a1.石灰 栽培蘑菇、草菇、瓶菇所用的稻草可用1%~2%的石灰水调至呈微碱性反应,又利防病很...

    1146 菌类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为什么会退化?如何防止菌种退化以及复壮菌种呢?
    食用菌栽培种植 | 菌种为什么会退化?如何防止菌种退化以及复壮菌种呢?

    在食用菌生产中,由于各种原因,常使菌种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进而出现优良性状减退或消失、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等现象,这就是菌种退化。(一)菌种退化:1.菌种退化的实质:菌种退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菌种退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变过程,当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在群体中显著增多,以致占据优势时才会...

    1936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菜谱 | 蚕豆炒蘑菇
    食用菌菜谱 | 蚕豆炒蘑菇

    用料: 蚕豆 500克 白蘑菇 150克 葱 3根 蚝油 1勺 亚麻籽油 半勺零难度的做法步骤: 1、白蘑菇洗净,去根,切片或切块; 2、入油下葱花爆香,入蚕豆炒香,炒至五分熟放入白蘑菇; 3、加入蚝油,一勺温水,翻炒均匀,煮至蚕豆变软,再撒上葱花即可出锅,装盘上桌!吃出健康!蚕豆与蘑菇这样搭配,吃...

    2131 食用菌文化 食用菌食谱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中螨虫防治六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栽培中螨虫防治六法

    1、菜籽饼诱杀 在菇螨发生危害的蘑菇床面上铺几块湿布,湿布上再铺上纱布,把刚炒好的菜籽饼粉撒在纱布上,待螨虫诱集到纱布的菜籽饼粉上时,将纱布取下置于开水中片刻即可杀死螨虫。 2、猪骨头诱杀 将新鲜的猪骨头均匀摆放在菇螨危害的床面上,待螨虫聚集到猪骨头上时,将骨头取下用开水烫死螨虫。反复进行几次,直到...

    2233 菌类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栽培原料及配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栽培原料及配方

    香菇:选用硬质树种的木屑,并采用“香菇专用添加剂”调配基料,使之营养平衡,菌丝充分后熟,并转色良好。香菇生产,多以木屑原料为主,基本配方为:阔叶木屑2000千克,麦麸200千克,玉米粉100千克,过磷酸钙100千克,尿素6千克,石灰粉20千克,石膏粉200千克,香菇专用添加剂...

    257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景东县公安局内长出大片牛肝菌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景东县公安局内长出大片牛肝菌

    近日,云南景东县公安局干警惊喜地发现,花园里到处是大大小小、成团成簇的牛肝菌群,分布在草地及树根下,很是壮观。据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工作人员李续京介绍,由于花园里榕树在移栽之前,可能感染牛肝菌菌丝,移栽后,它的菌丝和植物同时生长,伴随着营养养分的积累,牛肝菌在闷热潮湿环境下会破土而...

    1658 食用菌新闻 食用菌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凤尾菇高产栽培技术
    食用菌育种 | 凤尾菇高产栽培技术

    1、栽培场地凤尾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选择瓶栽、箱栽、室内大床栽培及室外栽培,其适应性比较强,在墙角或者果园依然能够生长。2、栽培原料凤尾菇的栽培原料比较多,如稻草、棉籽壳、废棉、麦秸、玉米芯、甘蔗渣、木屑、树叶、甜菜废丝、纸屑等都可以,在栽培的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出培养料:(1)木屑、麦麸...

    2974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重庆市开州区:小小平菇撑起村民“致富伞”
    食用菌资讯 | 重庆市开州区:小小平菇撑起村民“致富伞”

    眼下,正值新鲜平菇上市时节,在重庆市开州区郭家镇麒龙村平菇种植基地,菇农们正在大棚里采摘平菇,打包后进行销售。近年来,麒龙村引导群众种植大棚平菇,每年增收约60万元,为群众撑起了“致富伞”。...

    2879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动态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贮藏期害虫的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贮藏期害虫的防治

    1.常见贮藏期害虫种类: 为害食用菌干制品的主要害虫有两个目10种,其中包括鳞翅目小蛾类的两个科4种;鞘翅目4个科6种。它们是: (1)鳞翅目小蛾类的害虫有:粉斑螟蛾、地中海粉螺、烟草粉螟和印度谷蛾; (2)鞘翅目甲虫类的害虫有: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胸谷盗、脊胸露尾虫、长角扁谷盗,烟草虫甲。...

    1549 菌类病虫害防治 蘑菇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牛肉香菇酱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牛肉香菇酱

    原料:牛肉、香菇、花生米、青红椒、花椒、姜、大葱段、甜面酱、豆干、麻油适量、花椒、八角。 做法:1、各原料洗净,牛肉、香菇、青红椒、豆干各切成细小粒;花生米拍碎,姜切片,大葱段切圈。 2、甜面酱放入容器中加少许水稀释。 3、锅置火上油烧至4成热,先下花椒八角煸出椒香;下姜片、葱圈不停翻炒,待姜葱变软...

    1887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发菌与浸水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香菇发菌与浸水

    接种后,1-6天菌丝开始萌发定植,此时袋温比室温低1-3℃,室温可控制在28℃,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发菌7-15天,菌丝萌发生长4―5厘米,要检查发菌是否正常。如发现杂菌,要及时搬出培养室进行处理,室温保持在24―27℃。注意通风。 发菌16―25天,菌丝相连,把菌条抽掉,让氧气直接进入...

    241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提高食用菌接种率?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提高食用菌接种率?

    食用菌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卓越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我国食用菌的产销量巨大,以规模化方式生产食用菌,可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但食用菌接种环节容易受到杂菌污染,影响食用菌的接种率、产量及质量。那么,接种环节易受杂菌污染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预防这种污染,如何提高食用菌接...

    2616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菜谱 | 金针菇麻辣豆腐
    食用菌菜谱 | 金针菇麻辣豆腐

    食材准备:豆腐、金针菇、生抽、老抽、蚝油、白砂糖、胡椒粉、猪肉末、生粉、蒜、辣椒做法:第一步:豆腐沾上鸡蛋液,用平底锅小火慢煎,煎至两面金黄,放好备用;第二步:切好蒜末、辣椒,金针菇去根,洗好备用,平底锅放油放蒜末炒香,然后放金针菇炒至变软;第三步:把金针菇放煲底铺好,豆腐放上面;第四步:调个酱汁:...

    1020 食用菌保存教程 食用菌食谱
  • 食用菌病虫害 | 绿色木霉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绿色木霉防治技术

    绿色木霉是香菇生产中的大敌,直接影响制种与栽培的成效。因此,从业者需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一旦发现病虫害,就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彻底消灭或抑制其蔓延。确需化学药品防治时,要在未出菇或采完菇后进行,切忌不可直接喷洒于菇体上,以免残毒影响人体健康。绿色木...

    2992 菌类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如何加工及保存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银耳如何加工及保存

    银耳采收后,轻放盛器内,用剪刀小心地把黑色耳蒂挖净,然后,拣除杂质,放入清水冲洗1-2次。要当天采收,当天晒干。这样的产品色白、质量好。晒时,最好摊放在竹帘上,注意勤翻晒,并不断整理朵形(碎耳片也可以加在整朵的耳片内)使之加速干燥,并保持朵形美观。若遇阴雨天,应及时烘干,可采用火墙或火炕烘干的办法,...

    2799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