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时间 : 06-14 投稿人 : 一品梅 点击 :

灵芝菌种的分离方法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以及基质内菌丝分离法。这3种分离方法各有特点:基质内菌丝分离因易污染较少采用;孢子分离法又称有性繁殖,一般在研究及菌种复壮时采用;一般大规模生产时常采用组织分离法,该操作简便,且能保持原有菌种的优良品性。

灵芝菌种的分离技术 | 菌菇种植

一、子实体组织分离法

选取形态发育正常、无病虫害、未弹射灵芝孢子的灵芝子实体,菌盖边缘尚在生长的黄白色子实体。它们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保持亲本种性的能力,属于无性繁殖范畴。组织分离取材广泛、操作简便、易于成功,是灵芝纯菌种的简便分离方法。

1、幼蕾分离 切取灵芝菌柄先端膨大的幼蕾,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棉球擦拭,再用灼烧后的刀片从柄部浅切1刀,掰开两半后用锋利的接种刀挑切取幼蕾内菌肉1小块,移接至斜面中央,28℃下遮光培养,菌丝长满斜面即为母种。

2、菌盖分离 选取子实体生长正常、健壮和未成熟的子实体,切去菌柄,用75%酒精棉球擦拭菌盖正反面,然后在菌盖边缘黄白色生长圈处,切破皮壳,掰下一块幼嫩菌盖,用 灼烧后的解剖刀在断面菌肉上作纵横切割成米粒大的组织片,置无菌培养皿内,最后用接种刀将组织片移接至斜面上,28℃下遮光培养。整个操作需严格无菌条件 下进行。

未形成灵芝菌盖的幼嫩芝柄亦可作为分离材料。

二、灵芝孢子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从灵芝子实体中收集成熟的有性担孢子,并将其培养萌发成纯菌丝的方法。由孢子分离得到的菌丝具有菌龄短、生活力强,同时有性孢子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是选育新菌株和杂交育种的材料。但是孢子分离污染率高,经及时清理污染的试管。

1、孢子的采集 以赤芝为例,选取个体典型、菌盖呈红褐色、有光泽、发育成熟、无白色生长圈,瓶(袋)上见有少量散落孢子粉,大小适中,无病虫害的子实体,切去菌柄,用棉 球蘸取0.1%升汞溶液,反复擦拭菌盖正反面,菌孔一面宜轻,然后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并以无菌纱布吸干水分。孢子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弹射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灼烧后的粗注射针将切去灵芝菌柄处钻1个深达菌肉的小孔,插在培养皿的铁丝架上,培养皿放在铺有纱布的搪瓷盆内,外罩上钟罩或无底蘑菇 瓶,置28-3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当有大量褐色灵芝孢子粉落入培养皿后,除去钟罩及支架,将培养皿盖好,并用透明胶带封贴或无菌纸包扎备 用。所用器材均需事先用纸包扎灭菌并进行无菌操作。

②、贴附法 锥形瓶(即三角烧瓶)内分装入1cm厚的PDA培养基,加棉塞灭菌,冷却成平板。无菌条件下将去柄的子实体如上述作表面消毒处理,放在无菌纸上,沿菌管方 向切若干个小块,然后拔出锥形瓶塞,将子实体小块的皮壳部蘸上胶水粘贴在棉花塞底部,塞回锥形瓶口上。置28-30℃下培养,见有棕色孢子下落在培养基表 面,即可在无菌条件下除去棉塞上的菌块。

贴附法也可粘贴在试管斜面正上方的管壁上。若菌盖厚可削去部分皮壳和菌肉,见斜面上散落有孢子时,除去菌块。

2、菌丝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把弹射法收集到的孢子,用接种环蘸取少许抖落在斜面上,或将孢子少许放入试管内无菌水中(采用20%灵芝子实体煮汁更理想)制成孢子悬液, 然后蘸涂在斜面或平板上,置28-30℃下培养。贴附法在平板或斜面上接收的孢子,可直接适温下培养,约1周,待孢子萌发后,挑取萌发早、长势旺的菌落, 移接至新斜面上,经培养即为母种。

野外分离灵芝孢子时因条件限制,可将菌肉(带菌管)贴在试管壁上,待孢子弹射入培养基后及时转管。

孢子萌发后先形成一级菌丝,几天后便可形成二级菌丝。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锁状联合,一般可确定为得到了灵芝菌丝。

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由于其变异性较大,所以不应直接用于大面积生产,而是选择具有该品种其优良性状的后代进行组织分离后再用于生产。

三、基质内菌丝分离法

基质内菌丝分离法是利用灵芝生长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获得灵芝菌种的一种分离方法,也属于无性繁殖范畴。其优点在于灵芝子实体已衰老时仍可获得灵芝纯菌丝体。

基内菌丝分离法在灵芝中很少应用,因为灵芝子实体生长时间较长,且一年春夏秋均会发生,取材比其他食用菌简单,且子实体存放时间较长。只有在进行灵芝资源调查,或选用野生种进行驯化时,当灵芝子实体已释放完孢子和老熟无法进行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情况下才采用。

灵芝木基内菌丝分离方法是,选用长有灵芝子实体;无裂褶菌和其他多孔菌等生长的枯木或树根,常水冲洗去泥沙、杂质。摘去灵芝子实体,并从长子实 体两边锯断,若芝木(根)较粗用刀纵劈成数块。在无菌条件下,用75%酒精擦拭消毒,将带柄基部分置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用手术刀削去表皮,每削一次均需灼 烧1次,以防交叉感染。然后将长有白色菌丝的切削面切刮下微小的木片或颗粒,用接种铲移接至PDA斜面中央,28℃下遮光培养,见白色灵芝菌丝生长并长满 管即为母体。

分离时接种块应尽可能小些。所分离的菌种呀经过出菇实验确认是优良菌株才可在生产上使用。

其它品种也可借鉴本方法。

相关文章

  •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袋料香菇出现烂棒的原因及对策
    食用菌病虫害 | 秋栽袋料香菇出现烂棒的原因及对策

    香菇袋料栽培一般分为春栽、夏栽和秋栽三种。其中秋栽一般在初秋开始制棒点菌,秋末至入冬转色出菇,一直到次年春季收获完毕。其优点是从制棒点菌到转色出菇,整个生产过程所需时间较短,且不需要漫长的越夏环节;其缺点是烂棒现象发生较为严重,有时可高达20%以上。一、发生烂棒的主要原因1、 品种抗性较弱。不同香菇...

    2193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金针菇黑头病防治技术

    1、病原菌 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 2、病害症状 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

    1536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菇类食用菌病害新招
    食用菌病虫害 | 防治菇类食用菌病害新招

    注重培养料和覆土。食用菌的各种病原菌大多存在于培养料和覆土材料中,因此,除进行发酵料栽培外,尤其是在发病区和老菇棚,应尽量进行熟料栽培。可减少病害发生。 环境消毒。不少病原菌存在于土壤表面、空气和各种有机体上,要及时进行苗床的消毒杀菌,环境和场所中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消毒方法是在阳光下暴晒,可将菇棚盖顶...

    2728 菌类病虫害防治 菌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不出菇该怎么办?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不出菇该怎么办?

    平菇虽然不是变温结实类品种,但在一定的变温条件下现蕾速度要快一些,且在菌丝后熟管理到位的条件下,可呈现出菇齐、出菇密等显著特征。高温平菇的菌丝培养及出菇管理,均在高温时段,所以气温的特点就是昼夜温差小,影响到平菇的表现,一个典型特点就是迟迟难以现蕾。处理办法很简单:白天提高棚温,落日后给予井水喷淋,...

    2294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蘑菇保鲜方式介绍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几种蘑菇保鲜方式介绍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湿度:要求湿度在95%-100%之间。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

    2788 食用菌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育种 | 冬季木耳制菌要注意什么
    食用菌育种 | 冬季木耳制菌要注意什么

    及早上市就是抢占市场,冬季制木耳菌能够前置菌棒成熟期,并能及早进行吊袋、地摆,抢占先期市场。不过,及早制菌的制约条件非常苛刻,制菌过程中,温度过高,就会造成杂菌丛生。温度过低,则影响成活率。一般而言,发菌期间的理想温度在20ºC左右,后期则需更大的温差刺激以促进木耳生长。所以,在木耳品种选择上,要尽...

    2866 木耳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街道:小小香菇撑起“致富大伞”
    食用菌资讯 | 重庆市秀山县平凯街道:小小香菇撑起“致富大伞”

    近日,位于重庆市秀山县平凯街道矮坳村的凯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香菇生产基地内一片热闹繁忙:采摘、甄选、装筐、烘干、封袋、装车,生产一线上的工人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成品香菇带着扑鼻芳香流入市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要抓手。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秀山县平凯街道坚持以“政府搭台,民企唱戏”为发展导向...

    738 食用菌报道 菌类文化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秋冬香菇出菇期巧管理

    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

    1175 木耳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跳虫防治技术

    跳虫又叫烟灰虫,最常见的有紫色跳虫、黑扁跳虫等,跳虫为害的食用菌有平菇、草菇、鸡腿菇、香菇、杏鲍菇、大球盖菇、木耳、猴头、姬松茸等。一、形态特征1.成虫。形如跳蚤,肉眼难以看清,体长1.0毫米--1.5毫米,淡灰色至灰紫色,有短状触须,身体柔软,常在培养料或子实体上快速爬行,尾部有弹器,善跳跃,跳跃...

    2269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种植教程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菌驯化的步骤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野生菌驯化的步骤

    1、要分离出菌种,采取组织分离的方法进行,培养用普通培养基。分离后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左右,从而获得一级种。2、要制备好二级种和三级种,原料可用麦粒、棉籽壳和木屑等,根据当地情况选择。有了菌种就可以人工驯化栽培了。3、在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要模仿出菇时的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温度和湿度条件进行...

    2317 食用菌种植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五要点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五要点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有机双孢菇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度,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3、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麦秸或稻草、鸡粪、棉籽壳、麦麸等培养...

    1846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采收与烘烤小技巧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的采收与烘烤小技巧

    1.釆收香菇一般有七、八成熟时,就要采收。如菌盖边缘稍向内卷成“铜锣边”,菌褶已全部伸长,则为香菇采收最适时间。采收早了会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量,所以必须坚持先熟先采的原则。当采完一批后,可暂不喷水以促进菌丝的生长。采收香菇是一项细致的手工操作,一定要注意科学性、计划...

    1266 蘑菇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资讯 | 山西交城东坡底乡以木耳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食用菌资讯 | 山西交城东坡底乡以木耳产业引领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山西省交城县东坡底乡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下大力气引进技术人才和资金,在原有产业基础上盘活20个闲置大棚扩大木耳种植规模,“小木耳、大产业”迎来可喜发展。东坡底乡目前共有燕家庄、大塔村、东坡底村三个吊袋木耳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大棚以每棚1000元向外承包,每年增加合作社...

    1347 菌类资料 食用菌新闻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无琼脂制作食用菌母种技术

    食用菌玉米粒菌种的制作方法 用玉米粒代替化学药品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制作方法。 一、用玉米粒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原料来源广,营养丰富,成本低,且设备简单,制作简便,易掌握,既省工,又省时。 2、菌丝生长迅速且整齐健壮,适用于各种菇类制种用。...

    442 木耳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健康菌种的鉴别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黑木耳健康菌种的鉴别

    1.菌丝洁白,像细羊毛状,毛短整齐,浓密,粗壮有力,齐头并进地延伸直至瓶底,生长均匀,上下一致,挖出来成块,不松散。 2.菌丝长满瓶后,在菌体表面一般会分泌出褐色水珠。以后在瓶壁四周和表面出现浅黄色透明胶质耳芽。 3.菌种柱与瓶壁紧贴,瓶内壁附有少量白色水珠的为新鲜菌种。若瓶底有浅黄色积水,菌柱离壁...

    1298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