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食用菌保鲜加工的原理与常识

时间 : 07-16 投稿人 : 佳承园艺 点击 :

食用菌采收后,鲜菇若长时间暴露在干燥的环境里,会散失水分,菇体强烈收缩、起皱,质地变干发硬;同时,因菇体的后熟作用,其生理活动并未中止,在某些氧化酶(如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能促进菇体组织内的化学转化,出现呼吸作用加快,变褐、液化、失水并丧失固有的鲜味和香味;另外,附着在菇体表面的各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还能引起软腐,产生恶臭,甚至产生有毒的物质,最后导致腐败等。为了延长菇类保鲜时间,将鲜菇贮存在自然温度较低、环境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或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冷藏,均可延长菇类的货架寿命。将鲜菇用某些抗氧剂、植物激素进行处理,或降低pH值以抑制酶活性,也能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由于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还出现了冷冻保鲜、速冻保鲜、气调保鲜和辐射处理等新的保鲜技术,能收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市,各种鲜菇都是充实“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新的保鲜技术,对发展国内的鲜菇市场,提高栽培者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用菌加工技术日新月异,方法也千变万化。当前主要的加工方法有干制加工(晒干、烘干、冻干、膨化干燥等);腌渍加工(盐渍、糟制、酱渍、糖醋、醋渍、酒渍等);制罐加工;即食品加工;软包装加工;精细加工(蜜饯、糕点、米面、糖果、休闲食品等);深度加工(饮料、浸膏、冲剂、调味品、美容化妆品等)和保健药品加工(保健酒、胶囊、口服液、多糖提取等)等。

食用菌保鲜加工的原理与常识 | 菌菇种植

编辑:黑子

相关文章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珍稀蘑菇――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珍稀蘑菇――姬松茸的栽培技术

    姬松茸的栽培技术与双孢菇相似,目前,订的栽培方式有室内床架式、室外畦式、大棚生产等几种。生产季节春秋两季都可生产,春播宜在3月上旬进行,秋播宜在8~9月上旬进行,以春季栽培较为多见。菌种生产(1)母种生产。母种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配方2:麦粒100克...

    662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生产中的病害防治方法

    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措施不当,会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播种后菌丝不萌发、不吃料播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菌种不萌发、不吃料,只在料面生长及出现萎缩现象。这是由于菇房内的温度、通风情况及湿度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若培养料表面偏干,可及时喷过磷酸钙...

    1845 食用菌种植教学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软腐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 表现发病时,菇床上出现白色菌丝,并迅速蔓延,若不及时控制,可扩展至整个菇床。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可把子实体全部“吞噬”而只看到一团白色的菌丝,后期白色菌丝变为水红色。蘑菇在整个发育期都会受到这种病菌的浸染,被浸染的子实体逐渐变为褐色直至腐烂。 二、发生特点 软腐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在覆土...

    1350 菌类病虫害图片 食用菌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简易保鲜技术

    在一般条件下平菇难于贮藏,货架期短,采摘2天后的平菇,因失水鲜度大降,菇面转黄,出现异味。每逢出菇盛期,大量鲜菇集中上市,致使菇价大落;另一方面,在出菇淡季和远离菇区的城市,又因菇源少,无货可售。为此,现简介平菇贮藏保鲜的研究。方法:采收八成成熟的平菇,剔除病、虫、损后菇,置洁净、阴凉通风处,用排风...

    217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草菇的采收及采收后的管理

    草菇在菌床上生长很快,从堆草播种到出菇8—12天,从菌蕾出现到成熟,只需5—7天。 草菇要趁菌膜尚未撑破时采收,若待开伞后采摘,便失去商品价值。因此,在出菇期间,每天坚持出售和加工,也会因后熟作用继续开伞。采下的菇要及时用锋利小刀切除基部腐草和泥沙,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如需做短期贮藏的话,温度应...

    1015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食用菌的独特生产方式和不同于高等植物的子实体组织结构,要求生产者不能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喷洒化学药剂,必须把“防”放在第一位。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为害。 针对食用菌的栽培特点,...

    2685 食用菌药品牌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生这些病虫害时,一定要知道的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发生这些病虫害时,一定要知道的防治措施

    菇农在利用生料栽培平菇时,常常会由于培养料中有大量的霉菌孢子,出现霉菌污染,轻则减少产量和品质,严重时可导致平菇栽培失败的现象。在栽培平菇的过程中,病虫害也是制约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杂菌、线虫、蚊蝇等,如果管理和防治不当,很容易受到它们的危害,带来不小的损失。所以,菇农在栽培中,要针对这...

    414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灭虫防病这是食用菌种植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大多害虫往往携带大量病菌,一旦进棚,即成为病源,到处传播,很快蔓延,因此在防治病害的时候,不可忽视对害虫的控制和杀灭。主要措施:清理外部环境,喷施高效低毒药物控制虫源;菇棚门口撒施2米以上长的石灰过道,以防爬虫类害虫进入;通风口、门口封挂防虫网,以防飞虫...

    793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资讯 | 美国癌症专家:每天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风险降低45% 尤其是乳腺癌!
    食用菌资讯 | 美国癌症专家:每天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风险降低45% 尤其是乳腺癌!

    据最新一期《营养学进展》刊发的论文,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发现,较高的蘑菇消费与较低的癌症风险之间存在关联,特别是乳腺癌,可能表明蘑菇在饮食中的潜在保护作用。科学家表示,每天只要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的风险降低45%。研究小组发现,每天只要吃18克蘑菇就能将患癌症的风险降低45%。...

    1356 食用菌相关资料 食用菌种植项目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菇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滑子菇加工技术

    一、采收滑子菇菌盖长到1.5-2厘米左右,未开伞时采收。未开伞的幼菇鲜嫩,品质好,采摘时,用手按菇根轻轻拔起,不要带下菌块,切根盐渍,开伞的可到平开伞开始采摘,不去根,自然晾干。采收后清除小死菇,残根和杂物。看菇长势,缺营养时,要选用专用的药品。二、加工1、盐渍:A级:菌盖直径1.5-2厘米左右柄长...

    1073 木耳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棚内出现大量”马陆“怎么办?
    食用菌病虫害 | 菇棚内出现大量”马陆“怎么办?

    ”马陆“又称“草鞋虫”,持续降雨会导致湿度偏高,正适宜其生活条件,”马陆“繁殖迅速且不好防治。但如果做出得当的防治方法也可以减小马陆对食用菌的危害。具体方法为:1. 选用正确的农药,例如菇净、辛硫磷。菇净每瓶兑水120斤、辛硫磷...

    1750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及病毒病的防治技巧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软腐病及病毒病的防治技巧

    平菇软腐病平菇软腐病是平菇常见的病害,染病平菇会呈淡黄褐色水浸状软腐,通常从菌柄基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菌盖开始发生的。软腐后的子实体表面黏滑,一般没有恶臭味。防治方法:始终保持菇床和培养料表面不积水;温度升高时,要及时喷水降温,并及时通风换气,子实体成熟后及时采收;在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要...

    549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蘑菇
  •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食用菌病虫害 | 黑木耳线虫病的防治技术

    在黑木耳菌丝培养期间,对周围的环境要求比较高。在湿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菌袋里的营养料含有水分,很容易发生线虫病,导致营养料中的菌棒腐烂。如果受到线虫危害,培养料就失去了使用价值,之前制作培养料、接种的工作就白费,还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就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线虫病的发生:1、防止原料中带有线虫,切...

    523 菌类 菌类病虫害图片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食用菌菌螨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防治食用菌菌螨

    食用菌菌螨也称菌虱、菌蜘蛛,可危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菌螨危害时,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且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菌螨危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菌螨危害时,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在食用菌接种后7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5~10分钟,再用放大镜贴...

    2000 木耳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病虫害 | 菌筒转色不良怎么办?
    食用菌病虫害 | 菌筒转色不良怎么办?

    发生原因:菌筒转色期间温度低、湿度低等。 防治方法: ①菌筒转色期间,保持温度在18℃~25℃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高温时要通风,湿度低时应在地面上洒水增加棚内湿度。每天早上通风换气30分钟,补充新鲜空气,防止菌丝体徒长,形成过厚菌皮。气温低时,采用不脱袋转色。 ②菌筒转色不良时,...

    2691 木耳 食用菌药使用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