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的初加工

时间 : 06-19 投稿人 : 多多园艺 点击 :

茯苓的初加工也采用干制法,但具体操作与一般菇类有所不同。主要步骤如下:

茯苓的初加工 | 菌菇种植

(1)发汗去掉茯苓所含水分,使其干燥缩身的过程称发汗。发好汗的茯苓,菌核内部组织紧密,切口光细。反之,组织疏松,切口粗糙。发汗的方法是先刷掉茯苓表面的泥沙和杂物,放于干燥凉爽室内,地面铺稻草,然后将茯苓逐层堆放,一般堆3~4层,上面再用草席或麻袋盖严,让其自然发汗,蒸发掉多余水分。每隔4~5天翻堆1次,经10~15天反复几次,待菌核表皮面上起皱纹,呈暗褐色即可结束,再置阴凉处晾至全干。

(2)切片切片的顺序是“先皱后整”,“先小后大”。切片前先剥去茯苓皮,剥时尽量不带茯苓肉。苓肉一般为白色,靠苓皮部位的受伤处呈褐色,切时先用刀将苓肉白色及褐色部分分开,然后分别将白色苓切成白苓片或白苓块。切片或切块时,握刀要紧,刀片应向下同时用力向前推动,使片(块)表面均匀、光滑,并尽量避免块片缺角。

(3)干燥切成片或块后,随即摊在簸箕或晾席里晒,夜间收回让其阴凉回潮,第二天翻面再晒。晒2~3天,其水分可蒸发掉70%,当表面出现微细裂纹后,收回放进屋内,将簸箕重叠压放,使苓片(块)再回潮,经1~2天后,裂口合拢,再稍压平复晒。如果遇上阴天或雨天,可用炭火烘干,烘烤应用无烟火,烘时火力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50℃~55℃为好,并经常翻动,烘干后堆积起来,用草席或稻草盖严,使其回潮5~7天,再进行第二次烘烤。复烤的菌核可长期保存不易变质,即成商品。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昆明“四个一”工程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食用菌资讯 | 云南昆明“四个一”工程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

    日前,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在《关于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457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明确表示,围绕将昆明打造成为“国际野生食用菌贸易中心”等发展目标,将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四个一”工程,推动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在政协昆明市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提交《昆明市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

    1302 食用菌指南 食用菌报道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露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猴头露的加工方法

    1.原料:猴头菌,白砂糖,柠檬酸,苯钾酸钠,香精。2.发酵培养:将猴头菌种接种在圆锥烧瓶盛装的培养液内,在25℃~27℃下振荡培养1周,将此液体种子接种在种子罐内,在26℃~27℃,通气培养1周。将这次的液体种子接种到发酵罐内,在26℃~27℃下,通气培养5天。至发酵液色呈棕黄,布满菌丝球,pH值4...

    240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双孢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杂菌及其防治方法鬼伞俗称野蘑菇,形态特征:菌盖初呈弹头形或卵形,玉白、灰白或黄白,表面大多有鳞片,柄细长,中空。老熟菌盖展开,菌褶逐渐由白变黑,最后与菌盖自溶成墨汁状。防治方法堆制好培养料,提高堆温,降低氨气含量,防止培养料过生、过湿,以便抑制鬼伞的发生和生长。菇床上产生鬼伞后,应及时摘除;若鬼伞大...

    1763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茯苓加工方法

    加工方法:l、生切法:第二周继续发汗,每隔2--3天翻动一次,两周后,当茯苓表皮长出白色绒毛状菌丝时,取出擦试干净,去掉覆盖的稻草,晾干表皮水份,晾至茯苓表皮起皱纹时,用刀削去黑表皮晒干称茯芩皮,中间肉质部分用利刀切成一厘米的方丁,方丁均匀一致,晒干即可,如遇阴雨天,以防霉变,需用坑灶焙干,干燥后茯...

    2778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广南县:科技赋能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
    食用菌资讯 | 云南省广南县:科技赋能加快黑木耳产业发展

    眼下,正值黑木耳菌棒生产关键时期。在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董堡乡穿龙山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娴熟地操控着菌包机,装料、套袋、出菌包等各道工序有条不紊,确保今年7月底前完成今年“冬木耳”菌棒生产目标。今年以来,广南县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在菌棒生产、木耳采摘等关键节点开展技术指导,促进黑木耳...

    2451 食用菌种植 食用菌相关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生产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灵芝菌种的生产

    1.灵芝菌种的生产 菌种分级 母种:也称试管种或一级种。它是灵芝孢子分离或组织分离所得的纯种。 原种:是母种菌丝体接到木屑或其他培养基上,经保温培养后形成的菌丝体,也称二级种,一般接在750毫升的广口瓶中。 栽培种:它是原种扩大繁殖而成的大量菌丝体,也称三级种,用来直接栽培生产灵芝。 菌种类型 液体...

    314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清水姬菇罐头加工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清水姬菇罐头加工技术

    1.原料的准备及脱盐漂白 加工清水姬菇罐头选用菇农当天采收,在家已预煮过的鲜菇最好,这样可有效的保持其特有风味。如果在出菇期以外的季节加工,可选用盐渍姬菇为原料,需经过脱盐及漂白。根据盐渍姬菇的变色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漂白剂(亚硫酸钠Na2S2O4)。根据日本卫生法添加剂使用标准,每1kg姬菇二氧化硫...

    665 食用菌种植教程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如何防止双孢菇菌种退化?

    防止菌种退化,可以提高产量,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减少农药用量,是生产有机双孢菇的基础。1.培养菌种的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8度,培养好的菌种在常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半个月。2.切实掌握好培养基出菌的时间和温度,防止破坏营养成分,酸碱度要适宜。3.要经常更换培养基,如麦秸或稻草、鸡粪、棉籽壳、麦麸等培...

    2345 食用菌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病虫害 | 滑菇霉菌污染的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滑菇霉菌污染的综合防治

    1.霉菌种类及为害 滑菇栽培,常见污染霉菌有木霉、青霉、链孢霉和曲霉。这类霉菌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条件下迅速繁殖蔓延,后期在培养料表面形成绿色、青绿色、桔红色、黄色或黑色霉状物。此时霉菌与滑菇菌丝争夺营养,有的分泌毒素,影响滑菇的生长和发育,其中以木霉菌危害最为严重。 2.污染方式 2.1...

    846 菌类病虫害防治 食用菌
  • 食用菌病虫害 |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食用菌病虫害 |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食用菌病虫害

    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抗病品种⑴到正规厂家购买信誉度高、品牌正的菌种。⑵母种传代不要过3代,栽培种由原种转接而来,不要由栽培种再次转接作栽培种。⑶优质菌种的感官特征应是:菌丝健壮不老化、纯净无污染。⑷一定要选用适合当时当地的温和型品种。 2、合理轮作⑴不同品种之间轮作:食用菌栽培实践证明,在...

    1317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装鲜菇加工程序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小包装鲜菇加工程序

    鲜菇一经采收,须整齐排放在小型容器内,并尽快送往低温车间进行整理。 容器的长、宽、高分别为40厘米、8厘米、16厘米,其形状如周转箱,底部实板,四周预设直径2厘米~3厘米的圆孔,底下四角均有内缩插接角块,以便于码高多层。鲜菇采收时顺头排放,不使头尾相接,以免造成污染。低温车间内温度为1℃~3℃,可将...

    1325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种植科普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发菌阶段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平菇发菌阶段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平菇发菌阶段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不能掌握技术妥善解决,会给菇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条经验,供菇农在生产中借鉴。一、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

    2854 蘑菇 蘑菇种植指南
  • 食用菌资讯 | 抢抓农时 吉林长白积极开展春季木耳种植工作
    食用菌资讯 | 抢抓农时 吉林长白积极开展春季木耳种植工作

    近年来,吉林省长白县十二道镇沟中和村抢抓农时,大力发展黑木耳种植产业,将黑木耳种植作为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主导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在中和村黑木耳大棚种植基地,勤劳的中和村人在忙碌的播种希望、收获幸福。10多名贫困户、村民有的忙着铺地膜,有的忙着运送菌棒,有的忙着在地膜上摆放黑...

    311 菌类资料 食用菌资讯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干的制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平菇干的制法

    平菇含水分较多,所以关键要经过烘烤。入烤前,将鲜菇摊排于烘筛上,在太阳下面烘晒半天,同时将烘烤设备预热至40℃左右,以排出内部温度。入烤时,按菇体大小、厚薄不同分开排筛,菇柄朝下;菇体较大应切片。将大菇放在下层,小菇放在上层。控制初期温度在35℃左右,烘1-2小时后,调温度至45℃-50℃,5小时后...

    530 蘑菇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综合防治双孢菇“橄榄绿霉”?
    食用菌病虫害 | 如何综合防治双孢菇“橄榄绿霉”?

    一、症状及原因“橄榄绿霉”一般在播种后1-2周内发生,发生该病后,菇房内有一股浓浓的霉味,初始在培养料表面和料内形成白色菌丝,气生菌丝直竖于料面上,长达5厘米左右。尔后,料内橄榄绿霉菌丝转变为橄榄绿色或褐色大小如油菜籽般子囊果,着生在培养料上。子囊果棉软而无硬度,表面凹凸不平...

    2900 食用菌种植教程 食用菌药使用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