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菊花的种植技术

时间 : 06-08 投稿人 : 逸康 点击 :

菊花(Dendranthemamorifolium)又名九花、黄花。属菊科,菊属,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花卉,也是目宿世界四大鲜切花之一。品类充沛,花色烂漫,给金风送爽的秋天增添了不少光彩。

菊花的种植技术 | 特种种植

(一)形态特性及品类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30厘米-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茎基部稍呈木质化。单叶互生,叶形变化充足,从卵形到广披针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瘦果,果内结一粒无胚乳的种子,翌年1-2月成熟。

菊花因花期区别,有夏菊、秋菊、寒菊(冬菊)之分。品类十分繁多,据南京农业大学收集调查和整理,中国菊花品系已逾3000种,其中绝大多数数为传统盆栽秋菊。目前国际花卉市场上作切花用的品系多数由日本培育而成。

(二)生态习性

菊花的适应性更强,喜凉,较耐寒,成长适温18C-2IC,最高32C,最低10C,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一10C。但品系类型差别,其对温度感到也有所差别,总的来说,对寒、暑的适应性较强。

喜光照,但也稍耐阴。较耐干,最忌积涝。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都能成长,而以PH6.2-PH6.7较好,忌莲座。

秋菊为长夜短日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茎叶养份成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C的夜温适于花芽分化。但品类差别对日照和温度的反应也区别。一般而言,在5-6月和秋冬11月-翌年1月开花的品类,花芽分化由短日照诱导,分化时的温度要求15C以上。花芽分化后,5-6月开花的品类可在日照渐长、温度渐高的条件下开花。而11月-翌年1月开花的品系,则要求在日照渐短的条件下开花。此时若用长日照处理可延迟开花。夏菊和早秋菊的花芽分化,则与日照长短没有太大的相关性。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完全分化10-15天,分化后到开花的时间,随品系和温度高低而异,一般45-60天。

(三)养殖办法

菊花一般用扦插养殖,也可用嫁接和播种养殖。种子养殖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类,嫁接多用于培养大立菊。

菊花的扦插养殖可分为芽插、嫩枝插和叶芽插。

1.芽插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扦插。选芽的标准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叶子,按株距3厘米-4厘米,行距4厘米-5厘米,插于温室或棚室内的花盆或插床粗沙中,坚持7C-8C室温,春暖后栽于室外。

2.嫩技插此法利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嫩枝8厘米-10厘米作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在18C-21C的温度下,多数品系三周左右生根,约四周即可移苗上盆。露地插床,基质可用园土加1/3的砻糠灰。架设遮阳棚。

3.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一张带腋芽的叶子插之。此法仅用于养殖珍稀品系。

用组织培养技术养殖菊花,有效材料少、成苗量大、脱毒、去病及能坚持品系优异性状的优点。

(四)种植技术

1.盆菊的种植在我国,种植菊花,最普遍的形式是盆栽。种植对策许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方式:

(1)一段根系种植法:在长江、珠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多用此法。培养全过程约需半年,即5月扦插,6月上盆,8月上旬停头定尖,9月加肥催长,10-11月开花。由于各地条件和技术不一样,种植的办法大致有五种:①扦插后上盆种植法;②瓦筒地植上盆法;③地植套盆法;④盆中嫁接法;⑤地植嫁接套盆法等。各有优缺点,以扦插后上盆种植法利用最普遍,花色正、花期长,但较费工。

(2)二段根系种植法:此法在东北及江西、湖南等地使用。5-6月扦插,苗成活后上盆,加土至盆深的1/3-1/2。7月下旬至8月上旬停头定尖,待侧枝长出盆沿后,用竹钩固定枝条,使枝分布匀称,并用盘枝法调解植株的高度,其上加土覆盖后,枝上又生根。当枝条长到一定高度时,还可再盘枝调解一次,然后加足肥土。使用此法,菊花外形整齐美观,株矮,叶满,枝健,花大,花期也长。因盘枝上又生根,故称二段根系种植法。

(3)三段根系种植法:是华北地区的先进种植法。从冬天扦插至次年11月开花,需时一年。大致通过四个阶段:①冬存,秋末冬初栽植母本时,精选健壮脚芽扦插养苗。②春种,4月中旬分苗上盆,盆土用普通腐叶土,不加肥料。③夏定,应用摘心、剥侧芽,促使脚芽成长,至7月上中旬出土新芽长至10厘米左右高时,选其中发育健全,芽头丰满的苗进行换盆订植。④秋养,7月上中旬将选好的壮苗移入口径20厘米-24厘米的盆中,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换盆时将小盆中的菊苗连土坨倒出,以新芽为中心栽植,并剪除多余孽芽,加土至原苗深度压实。换盆后,新株与母株同时成长,待新株已发育强壮后,将老株齐土剪去,并松土,填入普通培养土三成,加20%-30%的腐熟的堆肥。此时盆中已有八成满的肥土,一周后第三段新根生出,新老三段根系与菊苗快速成长,产生具有强大根系的健壮植株。在整个种植过程中,换一次盆,填两次土,母本和新株三度发根。其间堤防摘除侧蕾和肥水管理及防治和治疗病虫害等,直至开花。盆栽菊的管理中重要抓住:

(1)水、肥管理:种植菊花浇水措施很关键。天冷时晌午浇水,夏天浇水应在早晚。高温干旱时每日浇水2次,一般状况下水分不宜过量。除施底肥外,在菊苗正常成长时,10天左右施一次淡肥水,立秋后,植株成长旺盛,施肥次数可加强,肥料浓度亦可加大,当花蕾产生时应施含磷肥料,施肥应于傍晚进行,第二天清早再浇一次水,以保证根部正常呼吸。施肥时不可沾污叶面。在菊花成长前期要经常松土锄草。不使土壤板结,以利根系发育。

(2)摘心、除蕾、立支挂:摘心能够抑制植株的高度和预定开花的数量。一般有单枝、双枝和多枝的形式。苗高15厘米左右或接穗长出3-4枚叶子时开始摘心,可摘2-3次。成长快速次数要多,相反则次数减少,最后一次一般在立秋前后进行。菊花的花蕾许多,但每枝只留顶端一蕾;为了保险起见,可分三次剥蕾,第一次留蕾3个,第二次留2个,第三次留1个。一般每盆只留3-5个健壮的枝条。盆栽菊的花大,枝条柔弱,应在最后一次摘心时立支柱扎缚固定。

(3)成长激素处理:盆栽菊花,由于成长期长,如果管理不妥,即会疯长,酿成株高茎瘦,脱脚严重,影响观赏价值。喷布PP333对菊花矮化有显著的成效,但品系之间对PP333的敏感性差异更大,应用前需进行试验,以取得最佳浓度。据南京农业大学试验报导,一般土每盆施2毫克-4毫克,叶面喷布80PPm-160PPm,喷1-2次,最后一次摘心后一周进行为宜。

(4)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常见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和根腐病等,均属真菌类,皆因土壤湿度太大,排水和通风透光不良所致。重要改善生态环境予以预防。盆土宜用1:80福尔马林液消毒,成长期可用80%的可湿性代森锌液或50%的可湿性托布津液喷治。

虫害重要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菊天牛)、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等,可分别经过增加种植管理、人工捕杀和喷药进行防治和治疗。

(5)花后管理:花后地上一些枝叶枯萎,但根茎处新芽发生,冬天应防寒,入冬前要略施肥料,土壤干时.要浇水,促进新芽萌发,成长健壮,为春天扦插做好预备。

2.造型菊的种植造型,就是将菊花进行艺术加工,使构成一种特定的形式。它具有很高的趣味性、技术性和科学性,深受人们的欢迎。

(1)悬崖菊:选用小菊品类,于11月在室内养殖菊苗,翌春将成活苗栽在露地高畦上,或盆栽埋于畦上。用一端弯曲的竹子插于植株基部,另一端固定于架上,使植株沿竹片成长,与地表呈45。角。每2-3节绑扎一次。主枝任其成长,侧枝自4月下旬开始反复摘心,至9月下旬停止摘心。现蕾后进行几次剥蕾,移入大盆养护。悬崖菊一般株长约1.5米,置于石旁水畔及假山上,枝垂花多,颇具画意。如要制作大悬崖菊,须提前于7-8月间扦插,并于8月至翌年3月加光,每日加强人工光照至14小时以上,以控制当年发生花蕾。因悬崖菊植株大,故所需肥水较多,应予充分供应。

(2)大丽菊:选用抗性强、节间长、易生分枝、枝条柔软、花色明艳、大花型而易于加工造型的品类进行培植。经精心培育1-2年,每盆可开数十至数千朵花,适于展览会及厅堂等用。可用扦插法种植,特大丽菊则常用青蒿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法种植的要点是:夏秋时,将野生较粗壮的青蒿掘取置于温室内培养,当青蒿枝干直径达3毫米时开始嫁接。用枝接法嫁接,缚扎不可过紧。一个砧木上可接多个接穗。扦插法种植的要点是:9月间挖5厘米-10厘米长的健壮脚芽插于浅盆中,2-3周生根后移于口径12厘米的盆中,室内越冬。次年1月移入大盆。当苗有7-9片叶时,留6-7片叶摘心。上部只留3-4个侧枝,摘除下部的侧枝。早先侧枝留4-5片叶反复摘心。春暖后订植。早先约每20天摘心一次,8月上旬停止。植株中央插一根细竹,固定主干,四周再插4-5根竹竿,引绑侧枝。至9月上旬移入大盆。立秋后要增加水肥管理,经常除芽、剥蕾。当花蕾直径达1厘米-1.5厘米时,用竹片割成平顶产生半球形的竹圈套在菊株上,并与各支柱连结绑牢,然后用细铅丝把蕾匀称地系于竹圈上,继续养护,以备花期展览布置之用。

(3)案头菊:案头菊有株矮、花大、成长期短、观赏时间长等优点。其种植重要抓住品类选择、适期育苗和激素处理三条。培养案头菊,宜选用大花、花型丰满、叶子肥大紧锁的矮形品类。扦插期间宜在8-9月间。待根系粗壮时,移入装有沙质培养土、直径10厘米的盆中,1周后施完全肥料,经常施用,并逐渐加大肥料浓度,至花蕾透色时停止施肥。每次浇肥水,切忌过量。扦插成活后可用B9和PP333喷布。浓度随品系而异。B9一般为2%的水溶液,PP333如前所述。

3.切花菊的种植管理菊花切花是世界鲜花市场上最大众化的切花,它与香石竹、月季、唐菖蒲合称为“四大切花”。由于它种植所需温度条件不过高,成本低,成长势强,管理容易,产量高,耐贮运,货架寿命和瓶插时间长,花型圆整,花色明艳,深受人们欢迎。

(1)菊花切花的周年供应:鲜切花生产,须做到均衡上市。现在使用的切花菊品类,成长开花特点各异。自然花期能够分别在5月至12月,在此时期可用通例种植进行切花生产,经过温室和棚室等呵护地种植和其他人工催延花期,可将花期延迟至l-2月及提前至3-4月,这样构成周年栽培体系。

(2)种植对策:切花菊商品化生产,种植面积较大,而且要求成长势与花期一致,所以菊苗要大批量生产,对扦插期和菊苗大小要求严格,特别是品系不能搞混,花色和花期要符合生产计划要求。依花期不一样及周年生产要求,4-6月可扦插早秋、秋、冬(9-12月)开花的切花菊品类,10-11月可插插3-7月开花的品系。

定值适时随品类、种植的株型、摘心次数和供应花期不一样而异。一般多花型定值适时为5月中下旬,大花型则以6月上中旬为好。订植深度以略超过原扦插深度为宜,过深过浅都将影响根系的发育。切花菊成长旺盛,植株高大,在订植密度上要依品系类型、种植所需的株型来肯定。单头及独本种植,由于周期较短,茎杆粗壮挺拔,花径较大,易于抑制,花枝不易折断。故适宜密植,一般每平方米50-60株。小花型多头菊及多本种植是经过摘心加强花枝,每平方米15-20株,可剪取切花50-60枝。

在水肥管理上要促使菊株健壮成长,经常坚持土壤湿润、肥沃,防止土壤过干过湿。在高温季节可经常进行叶面喷水,以补充水分,加强空气湿度,下降叶面温度,延长叶的寿命,提升光合能力。大面积种植切花菊,栽培密度大,耗肥多,要施足腐熟底肥。追肥要按照季节和成长期区别,采用差别的浓度和肥料。高温季节施肥不宜过量过浓,否则会损害根系,酿成脚叶枯黄脱落。营养物质成长期虽需氮肥较多,但不能偏于氮肥,可恰当施个别磷钾肥。追肥可用复合肥料或尿素,也可用腐熟的豆饼水加适量的硫酸镇、过磷酸钙。秋凉后菊株成长快速,可加强施肥次数,恰当加强浓度和施肥量。菊株转向生殖成长时,应停止追肥以利花芽分化,待现蕾后可重施追肥。其它,每周用0.1%-0.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根外追肥1次,可使叶色浓绿,花色明艳而有光泽。

切花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有的达到1米多高,为避免倒伏,需立柱张网,柱的高度为1米-1.2米。网用尼龙绳编织,网宽同畦宽,网眼20平方厘米-25平方厘米,当菊株成长到20厘米-25厘米高时,在30厘米高处张网,并拉紧扯平固定在立柱上,菊株长高后则自行穿过网眼,为使枝条分布匀称,可人工准时调解,早先随着菊株的不时长高,把网逐渐升高。

为使切花菊具有较长的货架寿命,采收应在花朵尚未全开时切取。温度较低时应以花开至七八成时采收上市为宜,温度较高时,以花开至五六成为好。

切花菊的其他种植技术,与一般盆菊种植办法大同小异,可参照进行。

(五)配植与使用

菊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品系繁多,色彩充沛,花形多变,姿态万千。每年深秋,不少地方都要举行菊花展览会,供人们欣赏。它可配置在园林的花坛,花境或假山上,还能够制作盆花、盆景、花篮、花圈、大丽菊、悬崖菊、塔菊、树菊、扎菊等。更可作插瓶切花,近年来,开始扩展地被菊,它被作为“开花地被”等用。此外,菊花还有药用价值,滁菊、黄菊、毫菊、茶菊等药用菊花,对于治疗某些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有些菊还可作为蔬菜食用。如南京一带的菊花脑Dnankingense系一大众化的蔬菜,其嫩梢幼叶,清爽可口,且富有营养物质。

相关文章

  • 茶花养殖三法
    茶花养殖三法

    茶花(学名:Camellia sp.)又名山茶花,是山茶科、山茶属多栽培物和园艺品系的通称。花瓣为碗形,分单瓣或重瓣,单瓣茶花多为原始花种,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达60片。茶花有差别程度的红、紫、白、黄各色花种,甚至还有彩色斑纹茶花,而花枝最高能够达到4米。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花期较长,从10月份到翌...

    1096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技术要点
  • 植物激素对大花蕙兰组培快繁的影响
    植物激素对大花蕙兰组培快繁的影响

    摘要:在大花蕙兰组培快繁过程中,植物激素对原球茎的诱导、增殖及小苗的分化有明显影响。细胞分裂素6~BA和成长素N从最佳配比对大花蕙兰组织培养很关键,尤其是细胞分裂素影响较大。关键词:大花蕙兰;组织培养;植物激素 大花蕙兰(Cymbidium)是兰科兰属中一个别大花附生种及其杂交种的统称,属复茎地生兰...

    691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教学
  • 苦瓜的介绍
    苦瓜的介绍

    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又名凉瓜。幼嫩果实可供食用,因味苦得名。原产热带亚洲,广泛分布亚热带、热带及温带地区。中国明代初年列为救荒植物之一,当时尚未普遍种植。至明代中后期才较多地为南方人所食用,至今仍以华南种植较多。根系发达,茎蔓性,易生侧蔓,具卷须。叶掌状深裂,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

    381 种植知识 苗木种植禁忌
  • 芦荟的采收技术
    芦荟的采收技术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血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576 苗木种植知识 苗木知识入门
  • 矮雪轮的种植技术
    矮雪轮的种植技术

    矮雪轮。拉丁名:Silene pendula别名:大蔓樱花科:石竹科属:蝇子草属原产:地中海。二年生草本。高30厘米,全株具白色柔毛,上部具腺,多分枝;茎自基部有外倾性呈半匍匐状;叶对生,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花腋生,聚伞花序,花瓣倒心脏形,先端二裂,粉红色,种植种中花色较多,有白、淡紫、浅粉、玫瑰...

    2200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方案
  • 花卉根腐病防治和治疗办法
    花卉根腐病防治和治疗办法

    花(Flower ['flau];复数:Flowers),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具有繁育功能的变态短枝,有很多种类。 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成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形成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花卉根腐病防治和治疗对策 一...

    543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教程
  • 栀子落花落果的 因素及防治和治疗方法
    栀子落花落果的 因素及防治和治疗方法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定、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含番红花色素苷基,可...

    398 苗木种植 苗木种植科普
  • 萱草的种植技术
    萱草的种植技术

    萱草(HemerocallisfuIva)又名黄花菜、金针菜,百合科,萱草属。品系繁多,色彩充足,花开持续数十日,而每花仅开一日,在园林中丛植和群植,成效最好。(一)形态特性及品系多年生宿根花卉,地下具短粗的根状茎,根系肉质。叶丛状基生,呈条带状披针形,花茎高1米左右,顶生聚伞花序,每序着花6-12...

    667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方案
  • 碗莲的种植技术
    碗莲的种植技术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昔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依据《中国荷花品系图志》的形容,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

    2011 种植教程 苗木种植教学
  • 无花果设施种植技术
    无花果设施种植技术

    无花果(Ficus carica Linn.)是一种开花植物,隶属于桑科榕属,重要成长于个别热带和温带的地方,属亚热带落叶小乔木。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系,绝大个别均是常绿品类,只有长于温带地方的才是落叶品类。果实呈球根状,尾部有一小孔,花粉由黄蜂传播。又名阿驲(《酉阳杂俎》、译自波斯语:anji...

    2253 苗木种植常识 苗木种植技术
  • 香草的有机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香草的有机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香草的有机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一、香草种苗之培育与选择香草种植对种苗的选择非常主要,不管是以种子培育或扦插养殖,都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种子或小苗,节茎粗壮,叶色青绿无枯黄叶子,以手触摸有厚实感、具芳香、根系旺盛,且展现白色者为上品。香草种植对品系选择非常主要,夏季宜选用较耐热品系,或选在1000米以上之...

    2417 种植技术 苗木种植科普
  • 沙田柚提升肉质与外观的对策
    沙田柚提升肉质与外观的对策

    沙田柚(学名: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乔木。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枝扁且有棱。叶质颇厚,色浓绿,阔卵形或椭圆形。果梨形或葫芦形,果顶略崎岖,有显著环圈及放射沟,蒂部狭小而延长呈颈状...

    1299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技术
  • 芦荟养护管理措施
    芦荟养护管理措施

    芦荟(学名:Aloe vera)芦荟属,为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血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1483 种植教学 苗木种植科普
  • 羽叶茑萝的种植
    羽叶茑萝的种植

    羽叶茑萝又名茑萝,为旋花科、茑萝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茎长达4米,光滑、脆弱,单叶互生,叶子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整齐,托叶与叶子同形。翠绿的羽状叶子似羽毛般,婆娑可爱,朵朵红花如繁星般点缀其中。茑萝原产美洲,喜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旱,不择土壤,适应性强,管理较为粗放。茑萝养殖用种子,采摘种子宜...

    1110 种植知识 苗木种植方法
  • 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的养护
    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的养护

    仙人掌(学名:Opuntia stricta (Haw.) Haw. var. dillenii (Ker~Gawl.) Benson ),是仙人掌属的一栽培物。别名仙巴掌、观音掌、霸王、火掌等,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为丛生肉质灌木,上个别枝宽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或近圆形;花辐状,花托倒卵形;种子多...

    2365 苗木知识普及 苗木种植方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