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姬菇的接种发菌:料袋冷却后,将部分料袋密排至接种桌,其余装入周转箱,或码在接种桌周围;将种源用75%酒精擦洗后,排在接种桌一另一端放置净化机,开机10分钟后,即可进行播种,袋、接入菌种等均常规操作,一般每瓶种源可接30袋,或接两头出的菌袋15个左右;也可采用常规接种箱进行该操作;播种操作注意项如下:
①检查料袋温度。必须降至28℃以下,如在高温季节生产菌袋,则降至常温水平即可,料袋起始温度过高的结果必然是影响菌种活力,或者使菌种抗性降低,后期发病严重,甚至烧死菌种。
②严格检查种源。对于自制种源,确认合格后,可使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直接进行播种操作即可;对于外引种源,除引种时的检查外,在使用前仍需进行严格检查,包括是否有杂菌斑点、条纹以及有无活虫或虫卵等,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③无菌接种环境。由于真姬菇菌丝相对较弱,发展速度慢,占领料面需时较长,给杂菌的侵染造就了一定的机会,所以,作为料袋的解口,与空气直接相对,其所处空间环境的杂菌基数高低,就直接决定了菌袋的成功率,因此,创造一个接种的无菌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生产中,发菌成功率很是理想,并且,由于人体不受接种箱的限制,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且没有药物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没有对人体的伤害,也就不存在药物残留等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发菌:一般在气温30℃条件下时,可予常温发菌。要求将空气湿度调控至75%左右,过低的湿度往往易使菌袋失水严重,导致影响出菇效果;但当气温高于30℃时,有条件时可采取水温空调等设备进行降温,或应采取将培养室顶部喷水降温、周围挂草苫喷水降温、加强晚间通风降温等措施。
单从这一点看,安排适宜的生产季节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宜在春季进行播种发菌,否则,进入夏季以后,持续的高温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菌袋的发菌成功率。适宜条件下,一般50天左右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完成发菌的菌袋,菌丝洁白,基料间隙完全被菌丝体充盈,菌袋硬度提高,手敲时发出类似空心木的声响,且富有弹性;打开袋口,菌香味较浓。
菌丝后熟培养:后熟培养,是真姬菇特有的生物特性,是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如在春季进行菌袋生产,待完成发菌时已进入高温时段,气温多在30℃左右,高者可达35℃左右,但由于长成的菌丝体具备较强的抗高温能力,所以,高温甚至是持续的高温条件下的后熟培养(也称二培菌),非但不影响菌丝活力,而且,只有经过该高温阶段的后熟培养,或者说,也只有后熟培养达到要求,菌袋(菌丝)才具备理想的结菇能力,所以,该阶段的高温条件及培养时间,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予高度重视。
后熟培养的操作较为简单,但是,期间不但时间长,而且客观因素影响较多。菌袋可在培养原地不动,利用通气等方式使室温升高至30~35℃,其它条件可同前期发菌阶段。期间要注意防治病虫危害;如空气过于干燥,菌袋失水严重,可适当阶段性地提高湿度至80%以上;通风量较前稍加大;管理方便时,可适当增加光线及温差刺激,以提高后熟效果,缩短培养期。
一般50天左右,菌丝体即可达生理成熟,其标志是:菌袋重量较播种期低约20%~30%、菌丝变为浅白黄色、基质由于失水而呈收缩状,已具备离壁条件,但由于失水速度极慢,基质周边与塑料膜贴合较紧,随着基质收缩,塑料膜呈凹凸不平的皱缩状,但二者结合紧密、手敲发出干段木的轻音,不闷不沉;无明显病虫害及潜在危险(虫卵等)。根据上述基本指标,即可判定该批菌袋已达后熟培养效果。
结束后熟培养后,如仍处于高温季节,离出菇的适宜时间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只有将菌袋进行简单存放,或转越夏处理;存放条件以阴、凉、通风、闭光、无虫害为最佳,以山区及城市中的人防工事、地下室等为好,但大多数生产者无此条件;在林荫下搭遮雨荫棚并围以防虫网方式,主要是以闭光存放,大型果园下亦可;部分地区有连片种植佛手瓜、丝瓜、南瓜、葫芦的习惯,瓜架下用于菌袋存放的效果就很不错,但需注意闭光和控制湿度,尤其要注意防虫,总之,出菇前的菌袋存放以闭光、低温、通风、防虫等管理为主。(大相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