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食用菌栽培种植 |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与复壮技术

时间 : 07-06 投稿人 : 小农民园艺 点击 :

1、一级种(母种):在同一种培养基上具有原菌株的菌落形态特征,无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生长健壮有力,边缘整齐,不发黄,不老化,菌龄掌握在刚长满斜面即用于扩接原种或继代培养。

食用菌菌种的质量鉴定与复壮技术 | 菌菇种植

2、二级种(原种):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粗壮浓密,均匀布满瓶周,外见颜色一致,无不均匀斑,培养基由棕黑色转为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菌丝不萎缩,不发黄,接种后应在40-50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10天左右使用。

3、三级种(栽培种):无感染病虫杂菌,菌丝洁白玉米黄,粗壮有力,均匀布满瓶周,外观颜色大体一致,无明显不均匀斑,培养基成淡棕黄色,有蘑菇特有香味,培养基不萎缩,不吐黄水,接种后菌丝应在30-45天长满瓶,菌龄掌握在菌丝长满瓶后15天内使用。

食用菌种质量鉴定

1、直接观察

首先用肉眼观察包装是否合乎要求,棉塞有无松动,试管、玻璃瓶或塑料袋有无破损,棉塞和试管、瓶或袋中有无病虫侵染,菌丝色泽是否洁白均匀,有无发生老化。然后在瓶塞边作深吸气,闻是否具有蘑菇菌种特有的香味,原种和栽培种可取出小块菌丝体观察其颜色和均匀度,并用手指捏料块检查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

2、显微镜检查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然后挑取少许菌丝置水滴上,让菌丝体充分展开,盖好盖玻片,再置显微镜下观察。也可通过菌丝体染色后镜检观察。蘑菇菌丝体应粗壮,菌丝节较长,呈分枝状,说明是正常菌种,如果菌丝节很短,分枝很浓密,菌丝较纤细,生长缓慢,一般为不正常菌种。

3、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将所获的菌种,转接至PDA 培养皿中央, 待菌丝身皿边辐射蔓管时, 用直径0.5cm的打孔器,经灭菌后打取边缘菌丝,边同培养基重新接入PDA 培养皿中央进行培养,每隔24小时,测定菌落直径,直至菌落覆盖全皿为止,从而耱出菌丝平均生长速度。

4、耐高温测定

先将母种试管数支置于24℃下培养,10天后取出部分试管置30℃下培养,24小时后再放回24℃下培养,经过高温的处理,如果菌丝仍然健壮,旺盛生长,则表明该菌种具有耐较高温度的优良特性,也可将母种试管移接至草基试管培养基中,置24℃下培养5天正常生长后,把试管置28℃下进行培养, 如果菌丝能较正常生长也表明该品种具有耐较高温度的优良特性。

5、 吃料能力鉴定 将试管母种接入新鲜配制的装在试管中的粪草培养基中, 置24℃下进行培养,5天后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如果菌种块能很快萌发,并迅速向培养料中生长伸展,则说明该品种的吃料能力强;如果菌种萌发后生长缓慢, 迟迟不向四周和料层深处伸展,则表明该品种对培养料的适应能力差,是劣质菌种。

6、生理特征测定 蘑菇菌种的生理特征测定包括酶活力测定和遗传分析两方面。酶活力测定主要是进行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遗传分析主要是进行酯酶同工酶的检测,以及RAPD检测等,分析该品种的遗传物质是否保持原有品种的特征带,如果遗传分析发现主要标记酶带或扩增带发现变异说明该品种有可能出错或已发生变异, 是劣质菌种。

食用菌菌种的退化原因与复壮方法

1、菌种的退化

菌种在传代过程中,因遗传物质发生变异而引起的使原有的优良性状渐渐消失或变坏,出现长势差、出菇迟、产量不高、质量不好、子实体丛生等现象。这些现象人们泛称为“退化”。“退化”是一个群体概念,即栽培中子实体群体中有少数子实体与亲本不同,不能算退化,只有相当一部分乃至大部分个体的性状都明显变劣,群体生长性能显著下降时,才能视为菌种退化。菌种退化往往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菌种退化只有在发生有害变异的个体在群体中显著增多以至占据优势时才会显露出来。因此尽管个体的变异可能是一个瞬时的过程,但菌种呈现“退化”却需要较长的时间。

2、菌种发生退化的原因

①、菌种混杂 在菌种继代培养过程中,不同品种间交叉感染,导致不同品种的菌丝体混杂在一起,菌丝生长发生变异,导致原有品种生产性状的改变,常常表现出产量下降、质量变劣等。

②、有害突变的发生 一般来说,一个正常菌株经过多代移植,不会导致遗传性状的改变。但是如果一个菌株的菌丝细胞中发生有害突变,而且突变体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那么,随着移接次数的增加,有害突变体在菌丝细胞群中所占的比例会逐渐增大。这样,该菌株的生产性能就会随之恶化,退化现象就逐渐显现出来。

③、杂交菌株的双亲核比例失调 杂交菌株的菌丝体在转管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营养条件等改变的影响,其中一个亲本的核发育正常逐渐占据优势而另一亲本的核可能不适应而逐渐减弱,这样导致双核比例的失调,随着扩管代数的增加,核比例失调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在栽培中表现出退化现象。

④、病毒的感染 菌种感染病毒后,病毒不仅会随着菌丝体的扩大繁殖而增加,而且会通过带毒孢子传染下一代。当菌种携带一定浓度的病毒粒子,在栽培中都会表现出明显减产,菇质量下降等退化现象。

3、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

①、要防止菌种的混杂,在菌种转管,进行出菇试验等工作中,均应加强品种隔离,减少品种间的混杂,以保证优良品种的遗传组成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足够的稳定。

②、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菌种传代次数越多,产生变异的机率就越高,因此菌种发生退化的概率就会越多,生产中应严格控制菌种的移接代数。

③、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保存菌种 菌种保存应是短期、中期和长期三者相结合,根据不同的要求从不同保藏方法中进行扩和移接,确保菌种能长期保持该品种的原有优良性状。

④、创造菌种生长良好营养条件和外界环境 菌种培养基的营养条件应适宜,才能使菌种生长健壮,减少退化的发生。营养不足和过于丰富对菌种生长均不利。菌种的生长繁殖受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如条件适宜,菌种生长正常,不易退化,不相适宜,则会引起菌种的退化。比如芳香族化合物,能诱发绒毛状菌丝体成扇形菌落的形成,这种菌丝体在料床上易形成致密的白斑,导致产量下降。

⑤、对菌种可能遭受病毒的感染应保持足够的警惕。对有疑问的菌种要及时检验。确证已感染病毒,尤其是病毒粒子含量大,菌丝体及子实体性状已受到严重影响的菌种,应及时淘汰。

4、菌种的复壮

①、菌丝尖端分离进行提纯复壮,在显微镜下应用显微操作器把菌丝尖端切下转移至新瓶的PDA培养基上培养,这样可以保证该菌种的纯度, 并且可以起到脱病毒的作用,使菌种保持原有品种的遗传物质,恢复原来的生活力和优良种性,达到复壮的目的。

②、适当更换培养基,长期在同一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的菌种,生活力可能逐渐下降。将碳源、氮源、碳氮比、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作适当调整,对因营养基质不适而衰退的菌种,有一定的复壮作用。

③、菌种分离,要有计划的把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法交替使用,反复进行无性繁殖菌种会不断衰退,而经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孢子,是食用菌生活史的起点,具有丰富的遗传特性,因此必须定期进行蘑菇菌株的单孢分离筛选,从中优选出具有该品种原来优良性状的新菌株,逐渐替代旧菌株,这样就可不断地使该品种得到恢复,长期使用。(江苏食用菌网 本文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食用菌菜谱 | 平菇烧豆腐
    食用菌菜谱 | 平菇烧豆腐

    -食材- 豆腐一块、平菇100g 油、盐、蔬果粉适量、酱油、淀粉适量-做 法- 1. 平菇洗净撕小块,豆腐切块; 2. 起油锅,倒入平菇翻炒片刻; 3. 放入豆腐,再放点盐,用锅铲推匀后盖上锅盖,中小火烧5分钟左右; 4. 小碗里放一小勺淀粉兑点水搅匀备用; 5. 倒入酱油和蔬果粉,用锅铲推匀; 6...

    2474 食用菌菜谱 食用菌日常食谱
  • 食用菌病虫害 | 菇床鬼伞的防治方法
    食用菌病虫害 | 菇床鬼伞的防治方法

    菇床鬼伞又称狗屎苔、野蘑菇等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鬼伞科。它是双孢蘑菇、鸡腿菇、平菇、和草菇等栽培床上常见的大型竞争性杂菌,尤其是夏季高温期发生最多。其典型症状是鬼伞子实体发生后短时间内即自溶、腐烂,其菌丝成熟后遇雨天菇床鬼伞又称狗屎苔、野蘑菇等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379 食用菌 食用菌病害与病因
  •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青霉的识别与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食用菌青霉的识别与防治

    常见危害食用菌的种类有桔青霉、绳状青霉、黄青霉、圆弧青霉、苍白青霉、指状青霉和意大利青霉等,其多发生在真姬菇、平菇、香菇、金针菇、黑木耳、毛木耳等品种的袋料培养基上。青霉也是食用菌制种和栽培中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青霉是食用菌制种过程中常见的杂菌,其主要危害食用菌的菌丝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香菇、...

    2468 食用菌种植技术 食用菌病害诊断标准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孢子粉的加工流程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灵芝孢子粉的加工流程

    灵芝孢子粉的加工流程:基地孢子粉采收→ 阳光房晒干 → 风选 → 灭菌 → 破壁 → 包装入库从基地采收的孢子粉统一运送到阳光房晾干。该阳光房由全玻璃和不锈钢构成,它的使用避免了普通农户使用彩条布或塑料布晾晒带来的塑化剂污染,并且避免了干燥时灰尘和杂...

    2436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病虫害 | 八措施防止有机菇类萎蔫症
    食用菌病虫害 | 八措施防止有机菇类萎蔫症

    有机菇是一种很常见的有机菌类,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现在很多人爱吃有机菌类,正是由于有机菌类种植过程不添加氮磷钾,人们吃了更健康。下面就介绍一下八措施防止有机菇萎蔫症:1.拌料早防。用玉米芯、麦秸、稻草作主料时,底添加5%麸皮或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用含氮丰富的棉子壳作主料时,可不加氮源,但要注意控制螨...

    299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木耳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玉枣银耳罐头加工
    食用菌加工贮藏 | 玉枣银耳罐头加工

    选用肉厚、皮薄、核小、全红、无病虫害、无霉烂的脆枣为原料,配备8~9倍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把枣放入维持1~3分钟,至果皮变成黑红色,轻触表皮即可脱落时马上捞出,用冷水冲洗,并筛脱枣皮,将枣果表面的残留破液冲洗干净(去皮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使果肉腐蚀和褐变影响成品质量),然后用去核机去核,再用清水漂洗干...

    839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柄肉松的加工方法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柄肉松的加工方法

    一、香菇柄肉松: 香菇柄肉是以香菇柄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量的肉松(一般占15-20%),调味品,加工而成。成品纤维絮状、疏松,外观、色泽与肉松相似,除了带有香菇特有的风味外,还含有浓厚的猪肉香味、口感,可以与肉松相媲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1、原料:香菇柄、肉松、食用油、蔗糖、味精、盐等。 2、工艺...

    934 菌类 食用菌种植指南
  • 食用菌知识 | 食用黑皮鸡枞菌 这些禁忌您知道吗?
    食用菌知识 | 食用黑皮鸡枞菌 这些禁忌您知道吗?

    黑皮鸡枞菌的功效与作用黑皮鸡枞菌不仅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还含有钙、磷、铁、核黄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体弱、病后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疗佳品。黑皮鸡枞菌肉细嫩,气味浓香,味道鲜美,是食药用菌中丰富资源宝库中的一枝独秀。它的提鲜美味之功效远在味精之上,因为它的谷氨酸钠含量较高,所以,无论炒菜还是清蒸或...

    168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食用方法
  •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重在综合防治
    食用菌病虫害 | 平菇病害重在综合防治

    平菇是城乡广大消费者十分喜爱的的绿色环保型食品,从笔者在农村调查的情况来看,多数有经验的农户生产的平茹长势茁壮、肥嫩,生物转换率高。但也有不少农户没有很好地预防病害或者是忽视管理,菇床或菇袋上发生病害,造成一定的损失。其中,尤以绿色木霉为害损失最大。培养料被污染后,菌落初期为白色棉絮状,无固定形状,...

    1710 食用菌杀虫药有哪些 菌类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香菇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香菇素有山珍之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等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 一、晒干法 香菇采收前2...

    2772 蘑菇 食用菌种植知识
  • 食用菌育种 | 食用菌出菇营养液添加方法
    食用菌育种 | 食用菌出菇营养液添加方法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1.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2.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免引起细菌性病害。3.空气湿度过大时不喷。4.菇棚(房)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浸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完l~2茬菇后,若栽培袋呈...

    770 食用菌种植技术 蘑菇种植方法
  •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鲜的实用的技术
    食用菌加工贮藏 | 金针菇保鲜的实用的技术

    1、低温贮藏法 (1)常温保鲜 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 (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 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

    2700 菌类 食用菌种栽培技术
  •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反季节栽培防畸形菇
    食用菌病虫害 | 香菇反季节栽培防畸形菇

    香菇在反季节栽培中,往往因生产条件的调控不到位而产生畸形菇,影响菇的商品质量,降低生产效益。畸形菇的主要表现及防治措施如下: 1.菌盖小而薄:表现为菌盖既薄又小,即使菇龄较长也无法长大,鲜食时没有香菇的特殊香味;其发生原因一是没有完成转色,花菌袋或白菌袋时即进行出菇;二是基料营养明显不足;三是生长的...

    497 食用菌种植教学 食用菌药品牌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皱环球盖菇的菌种制作
    食用菌栽培种植 | 皱环球盖菇的菌种制作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可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新区主要靠引进母种或原种。适合大球盖菇母种生产的培养基如下:母种培养基(1)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胨(豆胨)1克、酵母2克、麦芽糖20克、琼脂20克,加水至1000毫升。(2)马铃薯葡萄糖酵母...

    203 食用菌种植教学 蘑菇种植知识
  •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制作方法
    食用菌栽培种植 | 液体菌种制作方法

    一、营养液配方:葡萄糖20克、酵母膏5克、蛋白胨5克、食 盐3克、 V-B15片、 硫酸镁0.4克、磷酸二氢钾0.5克、水1000ml.、按比例配方、文火熬制、冷却沉淀、装入瓶中、添加琼脂、添加油脂、棉花封口、及时灭菌、冷却接种。二、生产设备:① 1000-5000ml的瓶子若干个②气泵一个(多头的...

    899 木耳 蘑菇种植教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